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4期   作者:张红
[导读] 伴随新课改的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重心发生转移。
        张红
        (广东省信宜市华侨中学 广东 信宜  525300)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重心发生转移。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素质培养更加重要。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打破尴尬局面,需创新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一经提出就广受关注,将其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切实完成新时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生;生活化教学

前言
        众所周知,道德与法治知识较为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再加上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如此一来,学生无法领略道德与法治的真谛,自身发展会受到严重阻碍,这并不是教师所希望看到的。要想扭转这个局面,需要教师依托新课改及学生学情,打造高效教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是一类新颖的教育手段,可激活课堂活力,提升教学质效。因此,有必要将其与道德与法治课相结合。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分析
(一)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引,一旦目标定位错误,会让一切努力化为白费[1]。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以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成果的指标,以此制定教学目标。殊不知,这种做法有失偏颇,会让目标定位出现偏差。在错误认知的引导下,教师重知识轻情感,这是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实现的罪魁祸首。在《青春的情绪》一课中,教师大多会直接讲解知识点,教会学生如何应对消极情绪。学生利用教师传授的方法对自己进行管理,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不久后,同样的问题还会出现。很显然,这种教学方法治标不治本。只有学生清楚消极情绪的产生原理,才能从根源处遏制,继而保持情绪健康。
(二)内容脱离实际生活
        任何学科均来自生活,并作用于生活,道德与法治亦是如此。相比于小学是,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显著增加。当他们遇到问题后,不会盲目附和,而是结合自身经验对其进行分析,以便找出解决之法。但由于初中生喜欢意气用事,不会计量后果,导致违法违规事件频频出现。为避免此类事件出现,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但事与愿违,很多教师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过于重视理论讲解,导致内容较为空洞。学生对这些内容并不感冒,往往是左耳进右耳出。如此一来,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未起到真正效用。
(三)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现阶段,大多数教师仍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先讲解知识、再死记硬背。这种方式不仅会消耗学生大量精力,学习效果还不理想。虽然部分教师认识到教学方法弊端,也在寻求创新突破,但受限于方法经验缺失,导致教学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只是在督导检查时应用新方法,意在烘托课堂气氛。但他们忽视了一个问题,教学内容偏离教材本身,教学效果自然不佳。具体表现为: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图片等资料,再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虽然课堂热闹非凡,但学生也只记住参与者的表现,并未准确把握相关知识。教师发现方法效果不佳,改为合作学习。但由于掌控能力不足,导致探究活动无效。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制定生活化教学目标
        一般而言,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只有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到方方面面,才能才算紧密联系生活[2]。首先,知识目标生活化。道德与法治知识来源于生活,其中蕴含大量的生活经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活知识,可让学生今后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其次,能力目标生活化。新时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以便应付各类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将实际问题摆到讲堂,并给予学生正确引导,逐步提高他们的能力。最后,情感目标生活化。为让道德与法治知识深入内心,需要引发学生情感。

随着知识不断积累,学生的情感逐渐丰富。以《做更好的自己》为例,阐述如何制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教会学生如何赏识自己,如何把握自己。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以及努力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如此一来,学生就可在自主活动中查漏补缺,从而做最好的自己。情感目标:教会学生如何放平心态,诠释一个道理,即个体不同、潜力不同。同时,让学生掌握如何发掘自身潜力。
        除了要联系生活目标外,还要与学生学情相契合。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尽相同,造就不同的性格特点。在制定目标时,要从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以此确定重难点知识。以《公民的义务》为例,阐述如何依托学生实际制定目标。知识目标:虽然我国已放宽生育政策,但独生子女仍占很大比例。他们受万千宠爱,独立性偏弱,履行义务的意识欠缺。因此,要将公民基本义务悉数告知学生。能力目标:为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法公民,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看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情感目标:借助教学活动,培养责任意识。
(二)构建生活化教学内容
        为避免教学内容过于空洞,要在其中注入生活化元素。一般来说,运用案例讲解知识,效果最佳[3]。比如被称作“最美奋斗者”的任长霞,被视为“人生榜样”的焦裕禄。为进一步引发情感共鸣,教师要多列举学生身边事例。借助事例促进学生思考,继而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教师讲解“独立”一词时,就可举出身边案例。教师要求学生总结出走读生与住校生的生活特点,并进行比较。这时,学生回忆后给出心中答案。无论是洗衣叠被,还是买饭购物,都需要住校生自己完成。走读生只需解决交通问题,其余问题均由家长完成。结合两类学生的生活情况,学生找到区别点,即住校生更加独立。
(三)实施生活化教学方法
        首先,导入生活化。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先声夺人,才能抓住学生眼球,让其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在导入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很有必要,可降功增效。常见的导入法有两类:第一类,故事导入。故事来自民间,其中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将其作为导入内容,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讲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时,教师就可以故事为引,故事名为“六尺巷”。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两户人家因土地问题闹至县衙。其中一家身居高职,县太爷有意偏袒,将决定权交由相府定夺。相爷阅读完状纸后,立刻予以批复,批复结论是“让他三尺又何妨。”上告方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距离,使得这条巷子宽六尺,六尺巷因此而得名。利用这则故事,引发深度思考,培养宽阔胸怀。第二类,歌曲导入。歌曲是生活中的调味剂,也是初中生喜欢的一种抒情方式。教师要依托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歌曲,以此丰富学生情感。例如在讲解《难报三春晖》时,教师可播放《听妈妈的话》。通过此举,给学生营造轻松氛围,为后续工作做好铺垫。
        其次,情景生活化。现代技术为教学活动提供有力支撑,需要教师积极运用。比如在《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课中,教师就可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视频,视频内容是未成年人伤害事件。在观看视频时,学生会将自己幻化成对方,从而引发情感共鸣。待看完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遭遇此类事件,要做和应对?学生勇于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将观念一一写在黑板上,并带领学生判断是否可行。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三、总结
        在新时期下,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初中生的实际需要,因此需要改革创新。通过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注入生活化元素,以此打造高效课堂,推动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连俊.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224.
[2]吴雨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分析[J].华夏教师,2019(36):48.
[3]张跻婷.基于生活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