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综合实践活动对小学生五育发展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4期   作者:黎国琴
[导读]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7年)》中明确提出要借助于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
        黎国琴
        (阳江市江城第十三小学 广东  阳江 529500)

        摘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7年)》中明确提出要借助于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素养,促使中小学生在参与、体验、实践、感悟中落实“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使中小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全能人才[1]。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开展了设计制作课型实践、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此综合实践活动对于促进小学生的五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即对此展开具体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五育发展;综合实践活动
        “五育”是新教育改革提出的具体策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发展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实践活动中有助于学生在参与、感悟、实践中强化五育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等。本文从实践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学以致用中强化创新智力;竞赛比赛中感悟体育精神;作品展示中渗透美育素养;实践活动中提升劳动能力展开论述。
        一、综合实践活动中落实学生德育人生三观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德育观和人生三观,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以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为主,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创新活动,旨在促使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地参与、感悟,体验活动的乐趣,培养正确的德育三观和高尚的情操。
        如在“家乡美食”课题研究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在分组基准下,一同确定探究课题。如班级一小组就确定课题为“找一找家乡美食”,在确定好课题后,学生们自发地借助网络工具、调查问卷、采访调研等方式,询问家人、邻居、陌生人家乡最念念不忘、味道最纯正的美食名称,并搜集归纳好资料。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品尝了这些家乡美食,被家乡美食的独特风味给征服;了解了这些美食在家乡的具体位置;激发了小学生们对家乡的热爱与喜悦之情。此次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们爱家乡、了解家乡的德育品格。
        再如“春联文化”课题研究活动中,学生们依旧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实地探究中借助于网络、采访、实地调研等追溯春联的起源;搜集春联中的小故事;了解春联的格式;学习春联的创作方式;明确春联中“福”字的含义;学习春联的张贴等,在此次课题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明确春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感悟理解并心生自豪,有助于发展小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素养。
        除此之外还有“春节的文化”、“姓氏的追踪”等综合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学以致用创新智力、欣赏体验的美育素养、不屈不挠的体育精神和实践制作的劳动能力,更培养了学生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德育品格。
        二、实践创新活动中强化学以致用创新能力
        “智”是“五育”素养中较为重要的素养之一,其需要学生聪慧且具有创新、创作的能力[2]。在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们在具体的实践体验中有效培养了他们学以致用、不断创新的聪慧品格。
        如在“纸陀螺制作和旋转比赛”中,其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实践、敢于创新,以此发展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能力。其实践步骤如下:一是学生们借助于准备好的工具,如纸张、牙签、双面胶、粘合剂开始在脑中、资料中回忆陀螺的具体外形和基本构造;二是学生们动手实践制作陀螺,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纸陀螺的重量、大小、中心轴的长短等等;三是开展实地的纸陀螺旋转比赛,旋转时间最长的小组或个人即获得胜利。
        此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考察着学生们将书本知识与理论实际运用并加以创新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智力素养得到较好发展。
        三、竞赛比赛中感悟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
        我国倡导着“比赛第二,友谊第一”的比赛精神,而其“体”素养中最为重要的是“永不言败”、“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体育竞技精神。在我校举办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很好地贯彻落实了这一体育素养。


        如在制作“纸桥承重”活动中,学生们需要借助于纸张来发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用纸张搭建成小桥,并将承重物品如钢珠、玻璃珠等从起点滚落至终点,此次过程中有的学生搭建的纸桥在半路上就倒塌或者玻璃珠无法通过;有的学生搭建的纸桥十分完美,玻璃珠完美滚落。学生搭建完成后教师综合考虑学生搭建纸桥的承重能力、美观度等来进行一个评比,并予以优胜小组奖励。此过程中,同学们合作交流、挑战自我、永不服输的精神得到了有效发展与提升。
        除此之外,在“投掷纸飞机”、“豆豆的发芽”、“废吸管手工比赛”中学生们经历了参与、挑战自我、比赛竞赛、对优胜小组心服口服并予以鼓励赞扬、对自己予以鼓励并下次再战的一系列实践心理过程,学生的体育竞赛素养得到发扬。
        四、作品展示评选中培养学生美育素养
        审美鉴赏能力是小学生“五育”素养中的一种,其要求学生们能有效感知美、体验美、欣赏美最后创造美。在学校举办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实践创作、作品展示阶段,学生们在欣赏其他小组作品过程中,能对其他小组的作品开展外形、构造、搭配、颜色等赏析评价,依次培养了小学生的美育素养。
        如在“废吸管手工比赛”活动中,教师们给予每个小组等量的废吸管、彩纸、热熔胶、双面胶、固体胶、剪刀等等制作工具,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过程中展开了“变废吸管为宝”的手工比赛。在学生动手实践活动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都开发智力,利用废吸管制作出了“吸管灯笼”、“吸管小猫”、“吸管杯垫”、“吸管水彩画”“吸管地图”、“吸管别墅”等等,美不胜收,童趣十足。学生小组全部制作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们派出代表将手工制作作品拿到讲桌上,一系列的手工作品皆有其独特的韵味。随后教师随机邀请每组学生对手工作品进行点评,描述“喜欢哪个手工作品,为什么”。再之,在学校的范围举行作品展示。
        学生在欣赏、体验过程中,对同学们的废吸管手工作品进行了造型、质量、颜色搭配等的赏析、评价,此过程中学生欣赏美、创作美、体验美的美育素养得到提升。
        五、制作作品中提升学生劳动品格与能力
        劳动教育是我国倡导的重要课题之一,旨在借助于劳动促使学生领悟劳动艰辛、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劳动品格的能力。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在制作作品、种子发芽等实践活动中感知到了这一点。
        如在“豆豆的发芽”实践活动中,小学生们每人能拿到几颗黄豆的种子,学生们首先了解到黄豆发芽的条件,即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空气等。随后学生在教师们的带领下将黄豆种在快递箱、泡沫箱内,学生们在7天内观察自己的黄豆发芽情况。有学生因并未落实“将黄豆浸泡一夜”的标准;有学生丢下黄豆就不管;有学生一直细心照看黄豆并记录。因此在四天后有部分学生黄豆成功发芽,也有部分学生黄豆并未发芽。教师即可灌输学生“种子发芽十存六七”的种植理念,学生了解到种植的辛苦和艰难。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小学生感悟到劳动的艰辛,在学习到基本的劳动操作技能后,学生爱护粮食、珍惜粮食的品质得到发展,学生的劳动品格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为贯彻落实“五育”要求,学校和教师即可借助于综合实践活动,将两者有机融合,在实践活动中有机渗透德育素养;在实践制作与赏析中强化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素养,以此在落实“知行合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培育全面且综合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020.11.9
        
        
【参考文献】
[1]崔建梅.利用地域资源构建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J].教育(周刊),2020(24):25-25.
[2]方凌雁.意义·目标·路径: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统整实施[J].基础教育课程,2020(13):1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