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4期   作者:冯桐松
[导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发展,政府原有的会计制度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
       冯桐松
        (宁远县教育局 湖南 永州 42560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发展,政府原有的会计制度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政府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深化的改革。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也对中小学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了配合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各中小学校必须采用积极的态度,对本校的会计制度进行调整,使其更加规范和科学。
        关键字:政府会计制度;中小学校;改革影响
        一、引言
        政府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会计制度。新政策的出台对于中小学校的管理制度要求更加规范,但对于目前中小学财务管理而言也存在一些挑战。中小学校不再延续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而改为综合财务管理方向发展。中小学校因缺乏经验,会在改革的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主要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于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影响为主要内容,分析了目前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二、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中小学校债权管理较为困难
        中小学以往所采用的会计制度,主要采用的会计制度是收付实现制,以实际收到的资金为入账资金。这也就使核算资产类会计科目时,得到的资金并不完整,存在一定的欠款现象。使得在进行资产类科目核算时,其真实情况得不到反映,对于中小学校管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并容易造成虚假或虚增的现象。特别是在学校开学之初,会出现学生延期缴费的现象,学校的管理人员对此并没有过多的关注。随着时间的累积,欠缴费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多,因传统制度的影响,使得中小学校的财务报表并不能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为中小学校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难度。
        (二)中小学校负债管理较为困难
        在收付实现制的影响下,对于中小学校的负债类科目的管理也存在较大的难度。例如学校购买了一批物资,在收付实现制的作用下,物资已经收到,但是并未付款的债务并没有得到体现,从而使得财务报表中的账面债务远远小于学校实际的债务。造成中小学校对于负债情况得不到真实的反映,以至于造成盲目乐观的现象。不符合会计制度中的及时性、谨慎性原则,也不利于中小学校的发展。
        (三)中小学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困难
        在之前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核算当中,其当期购买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均属于当期费用。这种账务处理方无法正常体现出资产的真实运行成本,而且会容易导致当期的负债过大或者当期的资产收入过高的现象,不利于中小学校长期的发展,以及对财务状况的预算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小学财务管理的改进措施
        政府制度会计制度最大的改革方向是由收付实现制,逐渐转化为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并存的管理制度。弥补和完善了中小学会计制度的不足之处,为中小学会计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政府会计制度在中小学中的实施情况
        1.1完善中小学对债权的管理
        中小学校的会计人员,更应该时刻关注国家相应的政策,并及时更新财务管理制度。积极响应国家制度规定并做好债权管理工作,特别是相关的会计要素、会计科目、核算方式的变化。对于中小学校债权的管理,政府会计制度明确了财务管理的方法。在新制度实施之后,根据不同收入及负债的支付年限以及未确定的款项,施行不同的会计管理制度,并计入相应会计科目的管理当中。例如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会计在核算中应该增设其他应收款--保教费、学费、住宿费等会计科目,并根据每个年级的人数以及收费标准将全部的费用建立“其他应收款”中不同的惊喜科目进行核算。根据政府实行的会计改革制度,使中小学校的资金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以披露。

并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小学校在债权问题上存在漏洞和问题,使中小学校的正常运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完善中小学对负债管理
        政府新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披露出学校债务的真实状况,使得学校财务风险的管理意识得以有效的提升。例如学校将本期的发生的债务进行细分,将分期的负债采用收付实现制,一般的负债采用权责发生制。确保中小学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可信度,并根据财务报表反映出中小学持续办学能力,对于学校规避风险,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
        1.3完善中小学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核算
        对于固定无形资产的核算,需根据不同的使用性质来进行划分。并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与摊销,分摊到固定资产使用的年限当中,将折旧转入相应的费用科目当中。使得中小学校转变对于固定资产传统的管理观念,将固定资产进行摊销。并将摊销的费用转入到相应的使用年限后,更加真实的、科学的、反映出中小学校办学的成本。
        (二)增强风险意识,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
        随着国家对于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使得投入力度较以前在逐渐加大,在学校内部会出现很多财务资金使用的现象,而资金的使用往往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就需要中小学校的领导者及财务人员,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市场调查。并出具可行性报告,确定战略性方向之后,根据其学校的财务状况,出具预算报表,使得在资金的运用过程中,尽量降低风险。而且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也要求各个中小学校进行资金预算,资金的预算已经成为重要的风险防范工作。各个学校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及时进行会计制度核算,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提高资金管理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三)加强对中小学校资产的管理,全面提升资产使用率
        对于资产的管理,中小学校应该积极的相应国家的政策,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和摊销,并加强固定资产的优化和配置。在学校内部构建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自建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对资金管理的合理性。例如对学校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提升资产的使用率。并且对资产的管理任命专门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核算,实现动态化的管理,使学校的资产得以全面的管控。根据学校内部实际的资产,并根据政府制度要求,定期进行资产的折旧以及摊销,并计入相应的会计科目当中,实现对资产实施的准确评价,从而能够使学校内部的资产得到合理的使用。
        其次,应该进一步的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在目前中小学会计制度管理当中,部分会计人员并没有资产管理意识,而且学校管理层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较为看重,但疏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所以中小学校的领导必须转变以往的观念,加强对于资产的管理。例如:学校购进的一批电脑,使用年限是不低于5年,对于年限的概念较为模糊。时间跨度较大。所以为保证折旧的年限,应该对电脑固定的年限使用范围作出标准,实现在同一标准下,实现对学校固定资产的同一管理。
        在固定资产处理问题上,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批,完全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清理流程。对于批准的自行处置的固定资产应进行集中处置,并学校的管理层需在固定资产清理表上签字,由会计人员和学校的管理层共同监督固定资产的清理流程,并根据固定资产的评估报告,进行入账。
        四、结语
        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对于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而言,是非常大的助力。通过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有效结合下,帮助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真实性,使财务报表更能反映出学校的真实财务状况,为中小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所以中小学校应对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自我革新,从思想转变到认识,实现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水平逐渐的上升,促进中小学校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兆献.政府会计制度对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20(21):142-143.
        [2]游月清.《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纳税,2020,14(18):62-63.
        [3]苏荣深.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02):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