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语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4期   作者:张洪源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芝麻开花一样的提高了,
        张洪源
        中共蓬莱区委党校 山东蓬莱  265600

        关键词:网络  现代社会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芝麻开花一样的提高了,电脑也正一步一步的进入到寻常百姓的生活当中,网络当然也就随之而来。只要能表达自己意思,自己的情感,有创新意识的网民就开始在网上大胆的使用各种符号、方言,从而也导致了网络语言出现口语化、粗俗化、不规范化的局面。就是这种局面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
        当今网络已经通过国际互联网形成了一条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进行多媒体信息交流的神奇纽带。网络提供了到目前为止所有交流方式中最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交流方式,交流就离不开语言,网络语言就应运而生。
一、网络语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上网人数的增多以及网络自身的优势,它已成为或正在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作为网络交际载体的网络语言也自然而然地强势发展起来,并日益向现实生活渗透。而在现代社会中,与网络联系最为亲密的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学生,作为接受时代信息最快的他们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就显得格外的突出。在此,我想要说的是网络语言对大中小学生以及我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所捕捉到的网络语言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一) 正面影响
        首先,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当今网上交流必不可少的方式,对大学生而言,网络语言 以其独特的魅力积极地影响着他们:网络世界是一个推崇个性、崇尚创新的世界,这就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在追逐前卫的同时也在精神层面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灵动的、新鲜的、与传统已完全不同的养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于是,花样另类、异彩纷呈、极具想象力创造力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如网上说“再见”,一般就只用“886”代替;用“偶像”表示对方是令人呕吐的对象。“3Q” -“THANK YOU”(谢谢)等等。这些词语极大地发挥了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了大学生追求自由,崇尚创新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大学生的语言创新能力。其次,网络语言便于交流。现今社会,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都上网,并乐此不疲的通过上网的方式来接触外界,与外界交流。我们可以看一下网络语言在大学生间的实际使用情况,如:用“粉丝”代替“FANS”,就避免了在聊天状态下的中英文的转化;用“9494”、“520”等数字形式来表达“就是就是”、“我爱你”。就节省了时间,加快了打字聊天的速度;还有一些省略词的运用,如“酱紫” -“这样子”、“表” -“不要”,这些网络词语的运用,以其输入的便捷性、视觉的直观性和互动的积极性,无不体现着网络语言对交流方面的积极影响。
(二)负面影响
        但世间任何东西都不是完美的,绝对的。网络语言对当代大学生也同样有消极的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语言的使用在方便快捷交流的同时,实际上也制约着网民与非网民的交流,容易让不同年代的人,甚至是同龄人之间交流产生代沟。如:问:“咳!今天你偷了没有?”答:“真倒霉,就晚那么一会,就被他们偷得差不多了。明天我可要起早点!”显而易见,不会上网的人,听了还不给吓个半死啊,难道他们是一个偷盗团伙么?这就造成了一定的交流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将使用网络语言和不使用网络语言的学生割裂开来。
        首先,大学生摒弃传统的语言规则而不顾,一旦有了长期使用网络语言的习惯,会导致正规语言的运用能力的下降。

如某些旧词新意的情况:“太平公主”、“芙蓉”、“山寨”,一旦出现在阅读性资料中,就会让人不禁联想到“超级大平胸”、“芙蓉姐姐”、“仿制品”,从而表现在态度上就是不严肃,进而影响到阅读注意力,也使鉴赏力弱化或退化。
        其次,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类学生如果将网络语言运用在教学上,对辨别能力差的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如:把“一往情深”写成“一网情深”,这种故意写错别字、故意歪曲字词的本义,就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混淆甚至障碍,从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在表达要求准确而严肃的公文里,如果同样使用网络语言就会影响到应用文的运用效果;还有网络语言中的一些“无厘头”格式,也会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放眼望去,上网的不仅仅是大学生,那些数理化公式还记不牢的初高中学生也悄无声息的加入到“网民”的大军中来了。特别是学习负担不太重,又处于叛逆年龄的初中生也算是网虫一族的主要群体。十三四岁的孩子接受新事物特别的快,而且一旦接受了马上就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网络语言也不例外。有些网络语言已经迅速的成为他们的口头语,如:“我靠”、“我晕”、“犀利哥”、“你在玩什么东东呀?”、“哥做的不是作业,做的是烦恼”等等。甚至他们用网络语言作为老师的外号,如“剩女”老师、“青蛙”老师、“很S”老师,听了这样的话,老师真是胆战心惊。他们已经视会说网络语言为时尚前卫的象征,谁不会说网络语言那他就太落伍了,同学们会笑话他的。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还不懂网络,你原始人啊。
三 、适当规范,尊重网络语言
        一种语言,只要有创新就会推动它的发展,是件好事,虽然网络语言不符合传统语言的规范,但不可否认其中也有传统语言不具备的个性化、不拘一格、生动风趣等优点。网络语言才受到网民追捧传播。只要网络这个载体存在,网络语言就会存在;只要网民存在,网络语言也就会存在。
有的人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可以体现现代人生存和思维状态的新语言,它的出现在语言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的人持有一种否定的态度,认为“网络语言已经不同程度的
破坏了汉语言的纯洁”。我们认为语言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如得到社会的公认,就不能也不可能人为地去破坏它,扼杀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网络语言呢?
        首先,网络语言作为网上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无论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对待网络语言,我们必须给予它最起码的尊重。就网络语言而言,专家们的态度也已经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藐视到重视,国内一些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也已开始关注网络语言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部分来自网络的新词新语将被编入网络用语辞典,相关的专著和教材也将出炉,一门新兴学科-----网络语言学正在建立之中,这一切,无疑有助于网络语言生动活泼、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
        其次,对网络语言应疏、导结合。网络语言的现状是网络发展的必然。网络对人类来说,不仅意味着一种新事物,还意味着新的交流方式和新的交流空间。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语言都是精华;当然,全盘的否定网络语言也是不正确的。作为使用网络语言范围最广的学生,我们教师也不必惊慌。对于多数学生喜欢的网络语言,我们不能严令阻止他们使用。因为语言是有生命的,它也是在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着的,它散发着一个时代的气息。任何人都不可能阻碍它前进的脚步。要持疏导的态度对待学生,告诉他们,语言也有好坏之分,要提高分辨的能力。从而使网络语言能真正的丰富他们的语言生活。
无论如何网络语言需要一个从言语走向语言的过程,语言规范究其实质,也是一种社会习惯,它只能通过约定俗成的途径建立,而不能由语言机构或语言学家强行规定。
        网络媒体的特点决定了净化网络语言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这需要政府社会和广大网民的共同努力。汉语传承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悠历史,是中华民族存在的重要的基石和载体,是我们民族的血脉,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网络语言对现代语言规范的冲击与影响,为了让语言发展有个相对良好的环境,为了让中华民族继续发扬其良好的传统文化,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工作,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