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德育理念渗透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4期   作者:邵忠林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邵忠林
        鄂州市鄂城区樊口街道范墩小学 湖北省 鄂州市 436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当前,学校在加强学生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小学生要树立道德观念,加强小学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教育的现状来看,这一点需要加强。本文将阐述小学德育的现状,以及在语文教育中如何加强德育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想品德教育;理念渗透
引言
        现阶段社会过度强调学生的应试教育,而缺乏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导致出现了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拥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他们的品德素质非常差,成为社会培养的“蛀虫”。因此应当在学生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因为目前学生的课业压力繁重,学生在学业成绩上竞争激烈,德育方面没有给予更高的重视,导致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并不是非常乐观。因此任课教师也应该关注在授课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1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现状
        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价值观的关键阶段,由于现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定型,加强现阶段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但是现阶段小学德育课也存在以下问题。
1.1对德育重视不够
        由于现行的教学评价标准单一,教师会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现在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力”的学生出现。即使学校教师意识到这些问题,他们也无力改变这种状况。
        此外,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视,使我们只关注智育。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家长在评价教师素质时,往往用课堂表现来评价。如果一个老师教的学生成绩好,这个老师就是个好老师。在家长的需求里,教师应该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往往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1.2思想品德教育流于形式
        在目前的学校教育阶段,很多班主任没有意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也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智育上,更加关注学生成绩的发展,忽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不重视使得学生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没有实际意义,从而导致思想品德教育流于形式[1]。
1.3教师队伍素养不足,无法给学生树立良好形象
        思想品德教育并不能依靠书本知识去完成教育,而是应当通过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让学生从潜移默化中了解到如何做一个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优秀的人[2]。要完成这样的目标,首先需要教师与家长提高自身的素养,将优良的品格传递给学生,在做人处事上,传递给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乐于遵从道德标准去完善自己,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建议、尊重法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目前有些教师只是单纯的去要求学生,而对自身素养的提高普遍缺乏重视,这对学生的培养十分不利。
2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理念渗透策略
2.1丰富教学形式
        由于教学形式单一,课堂僵化,教师很难提高课堂兴趣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获得学生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多讨论,利用多媒体等资源展示影视素材,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部编版六年级课文《开国大典》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感受当时的盛大场景,并且为学生补充相关的历史知识,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达景象和人民激动的心情,同时也体现了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崇拜和感激。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不同人物在当时激动场景的动作、神态,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2.2重视道德教育
        德育的本质是要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这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

对于学校来说,学校领导在认识到这一问题后,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教育学生。另外,家长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学生最常模仿的就是身边的家长,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提高他们的道德教育水平。
2.3课文创作背景中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教育最大的乐趣是学生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自己的经验。这一切的基础是充分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作家创作的背景。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当时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感受。
        在教课文时,教师应充分解释每一篇课文的背景知识,特别是一些创作的历史背景,小学生生活经验少,有没有经历过或了解过就很难理解。而学生所学的古诗文,大多都是我国著名诗人所作,其背后往往有着深刻的意义,学生要想理解它们,就要最大限度地了解作家的创作背景。这样学生才能够理解诗文中表达的含义,进而学习其中包含的思想道德理念。
2.4在课文讲解中渗透德育教育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对某事物或事件的感想。它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后创作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反复斟酌而产生的。每个词、每句话都值得推敲,小学生没有这样的学习能力,他们需要帮助老师的指点和引导,这是课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方面。在逐字深入讲解的过程中,将德育渗透其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2.5形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德育课程中,应结合语文教育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僵化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气氛,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让学生以最低的防御心理接受德育教育,这样的德育效果最佳。
2.6 在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而且可以延伸到课外实践中,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组织开展趣味性强、内容丰富、富有吸引力的课外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而且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进而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最终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日常和社会文化实践活动,使他们更好地接受优秀的文化熏陶。
        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课文后,让学生分析五位战士在“生”和“死”之间的选择,体现了他们忠贞报国、视死如归的高贵品格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在这里教师让学生结合影视资料去分析,并给出相关的阅读篇目,让学生课下阅读并相互交流感想。最后,教师可以在课后组织一个以“爱国”为主题的学生读书会,或者一手抄报,或者举行爱国演讲会。同时,还可以参观展览馆举办的各种书展和图片展,以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3]。
2.7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深入研究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德育资源,提高小学生的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讲解六年级课文《桥》,老书记在引导人们有秩序过桥躲避洪水时,非常有原则性,让自己是党员的儿子不要插队;然而在最后,生死关头,书记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体现了浓浓的父子之情。这里体现了老书记在自身两种角色中的抉择,让学生思考从老书记身上学到哪些?生活中是否也有同样两种角色之间的矛盾呢,比如作为儿子、女儿和作为学生两种角色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在讨论中成长,进行德育教育。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核心的内容。因此,应当明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有趣的课堂活动并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175-176.
[2]郭晓辉.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德育理念渗透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0(29):229.
[3]郭苏平.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7):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