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莺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梅关中学 341500
【摘 要】 客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块灿烂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魅力。赣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本就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客家文化,将客家山歌、客家楹联、客家人文精神、客家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整合,能使课堂教学更高效,使学生
不忘根本,人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客家文化 语文教学 有效整合 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代代中国人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也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土壤。客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块灿烂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魅力。闽西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本就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客家文化,培养本土情结对提高学生基本素养有很
大的帮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通过语文学习,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明确要求了教师应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如果能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文化进行语文教学,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更可能成为有效课
堂。下面谈谈怎样才能将客家文化渗透到日常语文教学中。
一、客家山歌与诗歌教学
中国古典诗歌文化源远流长,是文学殿堂中最精美的一部分。在中学语文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因它短小凝练,含蓄蕴藉,对学生来说更是一个难点。客家山歌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又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收了南方各地民歌的养分,脍炙人口。用客家方言、山歌去印证诗歌的一些知识,由熟悉的知识去切入,使抽象的知识通俗易懂,学生会更感兴趣。 高中接触古诗从《诗经》开始,《诗经》生僻字较多,但它来源于劳动人民,内容朴实,就像学生熟悉的客家山歌。《诗经》中常用的比兴手法在山歌中也有体现,讲《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时,列举客家山歌“山上一枝芙蓉花,日子长久会跌下,敢久蛮见妹个面(这么久没见妹的面),心肝跌落手中拿”。这首山歌通过比兴手法,由芙蓉花开久会谢起兴,讲述对爱人的思念,非常生动,更可以和初中课文中的《关雎》相印证,从而让学生明白“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意思。
诗歌的其他特点比如押韵、修辞手法等,在客家山歌中也有许多例子:“不要愁来不要愁,自有云开见日头,自有水清见石子,自有好日在后头”,“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古诗中有些我们现在读起来觉得不押韵的地方,用客家方言读就会觉得押韵,这也说明了方言中的古汉语保存较好,课堂上适当穿插这些,既可以传承客家传统文化,又可以学习课本知识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客家楹联与对联教学
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现今春联、寿联、行业联等依然重要,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学习对联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回家收集对联,尤其是我们赣南的特色――姓氏联。具有独特的文化景观。镇上盛行姓氏门联,每逢节庆喜事,各家各户均贴上自己的姓氏联,以表达念祖追宗,饮水思源之情。如“高山流水第,舞鹤飞鸿家”(钟姓),“好古家声远,秘书世泽长。横批:颍川流芳”(陈姓),“金鉴千秋第,青钱万选家”(张姓),等等。
每副对联的背后都有相应的历史故事,让家在镇上的学生收集到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共享,既可了解当地文化特色,又可以此分析对联的“仄起平收、词性相对、结构相同”等常识,增加故事的积累,作为作文事例使用,由学生自己去收集,从自己的姓氏入手,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在蔚为大观的客家楹联中,除了许多溯源敬祖的内容外,还有大量教育子孙为人处世、修身养德的内容,特别是其中道德与教育方面的内容,展示了客家人崇高的道德操守和精神追求,鞭策和激励着一代代客家子孙爱国爱乡、孝悌友善、崇文重教、立身成才、修身养德、清廉节俭,激励后世不畏艰险、奋力前行。如驰名中外的客家土楼“承启楼”和“振成楼”的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明白如话而又教诲谆谆,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客家人文精神融入日常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课文中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身边的优秀人物也不能忽视。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 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四海为家,诚实守信,艰苦创业,勤劳节俭,崇文重教,谦虚礼貌,团结友爱,爱国爱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传承着客家民系优秀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正是客家人对美德和清廉教育的重视与传承,使得无数客家人走出大山,跃马平川,纵横天下,叱咤风云。 学习荆轲、苏武等人的爱国精神时,可介绍古代客家名人如唐代郭子仪、宋代文天祥的爱国事迹;在讲授鲁迅先生针砭时弊的杂文时,可介绍民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宋庆龄和廖仲恺、胡汉民为革命做出的贡献;在感受毛泽东的豪情壮志时,可推荐叶挺、叶剑英、刘亚楼等客家名将。这样,学生大开眼界,自豪感油然而生,对他们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客家其他特征与语文教学
高中必修部分有一个戏剧单元,包含《窦娥冤》《雷雨》等,故事精彩但学生对这种体裁较为陌生,不好理解。其实客家文化中有一种艺术形式,称为汉剧,也可让学生有机会去欣赏。比如,我们本地的汉剧团近期演出的大型汉剧《定光佛》《百姓镇轶事》等,可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戏剧这一传统艺术。
客家文化中另一重要特色就是客家建筑。高中课文中有一篇《中国建筑的特征》,介绍了中国建筑的几个基本特点。在讲这篇课文时可推出客家建筑的代表――土楼、围龙屋,也可用适当机会带领学生参观本县中山镇的迎恩门、相公塔、永安桥等古建筑,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从生活中发现美,这也是作文之道。
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传统节日习俗在历次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每逢喜庆节日假期结束,可让学生交流自己家乡的民俗特色,增长见识。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通过客家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我们可以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能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要知道,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又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
正如客家山歌所唱:“客家来自黄河边,水有源来树有根。”一代又一代客家人的文化情结传承不衰,形成了客家文化这一独特的文化景观。我们作为学生素质提升的引路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是客家人中的一分子,更应该将客家文化与语文教学整合起来,将它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河《开掘客家文化 弘扬客家精神――高中语文“客家文化”研究性学习课程开 发》,语文建设,2013年第4期;
(2)阙金梅、赖端琴《渗透客家文化 激活语文课堂》,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
(3)宋汪洋《开发与利用客家文化资源,开展乡土作文教学――以桂东南客家文化为例》, 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