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迁移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4期   作者:李青松
[导读] 语文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迁移能力的重要途径。
        李青松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  100084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迁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学会迁移的前提是要形成概括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形成迁移的关键是具备联想能力,进入高层次的阅读,凭语感自动地、直接地了解课文,快速准确地产生联想。形成迁移的最终环节的培养学生分析类化能力。只要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学会了概括、产生了相关联想,在学习文章时能将其类化到同作品的知识框架中,那么无需教师过多地引导,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这也我们所追求的就是迁移能力的形成了。

        关键词:阅读教学;初中生;迁移能力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前者叫正迁移或简称迁移,后者叫负迁移或干扰。迁移首先是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地调节人的行为,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迁移是向能力转化的关键。能力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也依赖于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概括化、系统化。研究发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迁移是由审题、联想、分析类化几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认知成分构成的,即首先必须形成对有关问题的最初映象,让映象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然后统一分析新问题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具体问题归入原有知识结构,形成概括化联想,从而解决新问题,构成一次完整的迁移。
        在语文教学中这一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对于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学会迁移都是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只有学会了迁移,才能由单纯的识记、模仿,转化为运用甚至是创造,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得课本乃至所学到的一切知识能够真正为我所用,才能做到举一反三,高屋建瓴,面对问题把握本质,不为各种看似变幻莫测的考题所迷惑。
        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多年来总结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经验,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迁移能力的一点粗浅看法。
        首先,学生学会迁移的前提是先要形成概括能力。迁移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因此要想顺利解决些问题,必须对于已学习的知识要一个明确、清晰、居高临下的把握,也就是要能够从其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概括出其内在的语文学科本质来,这样才能够为下一步的迁移运用打好基础。
        比如在学习《白杨礼赞》一文时,要让学生明确“白杨树是伟大的,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我要赞美白杨树”这一主题,在阅读上该做哪些工作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学生学到的其实是碎片化的体验,只是大量类似知识点的堆叠,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感性层面,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其实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先脱离开文本,选取文中对白杨树外形描写的几处画面,用ppt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去观察,只是减去原文中对于白杨树所代表和象征的精神评价,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对照原文,去发现自己描绘的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对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深刻挖掘,这时候学生对于文章中这些能够点明主旨的抒情议论性语句就会格外关注,通过简要分析学生就能够独立概括出“白杨树是伟大的,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我要赞美白杨树”这一主题了。
        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其实很多文章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除了《白杨礼赞》这样的散文,像《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变色龙》这样的讽刺小说都有其共通之处,学生如果能够学会通过具体分析对于人物形象的那些传神的描写,学会概括文物性格,进而能够学会深挖造成人物性格的社会根源,那么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也就不再是难事了,掌握了这样的概括方法,迁移能力的形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文言文的学习则更是如此,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这些特殊的文言语法现象,其实是最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在积累的基础上,概括总结迁移到未来所遇到的陌生文言阅读中来。在当前北京市中考改革的背景下,文言文的考查必将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单纯的背默课下注解和语句翻译走向用课内知识解决课外问题。因此,在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概况,迁移运用即使重要的,又是非常急迫的。以名词活用为动词为例,像“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这些句子,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一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一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一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其次,迁移的关键是具备联想能力。因为对所学知识和以往经验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但在解决新问题时却不能激活旧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准确的联想,也同样无法进行迁移。亚里士多德提出,一种观念的产生必伴以另一种与之相似的或相反的,或在过去经验中曾与之同时出现的观念的产生,而这一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联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道:“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这就是强调联想的重要性。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训练、提升学生的联想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文本是学生理解与接受作品内容的前提,正确阅读文本能引导学生审准方向,展开联想。如《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却大有深意,它一方面是说文中的小伙计因为没有看到或听到有人说孔乙己已经死了,而只是猜测,便用了“大约”,又因为在那样的一种社会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中,被打折了腿的孔乙己,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可能了,便又用了“的确”。如果学生不能准确阅读就无法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不能把这个句子顺利地归纳到“矛盾而确有深意”的主题相关句的知识框架中来了,也就不能形成争取的迁移了。再如文言文阅读,断句很重要,“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句,如果把“地方”连在一起读就不能正确翻译全句,也就不能准确联想,当然也就不能把“地方”嵌入到“古今同形异义词”的知识网络中。
        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久而久之就进入高层次的阅读,即凭语感自动地、直接地了解课文,快速准确地产生联想。
        最后,分析类化能力的培养是迁移的最终环节。通过联想,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回想起与之有关的旧有的知识经验,之后就是通过分析旧知识与新问题的相似点与相关处来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就是分析类化。
        例如,在学习小说《儒林外史》的节选《范进中举》时,可以把它嵌入到讽刺小说这一类主题的作品中去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比如这篇小说中胡屠户的见风使舵、势利虚伪的形象,与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的形象以及契诃夫《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的丑恶嘴脸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而三篇小说所反映的人们所处的那种被金钱奴役下的社会背景同样也是一致的,这样在其他两篇文章学习的基础上,只要学生学会了概括、产生了相关联想,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能将其类化到这一类文学作品的知识框架中,那么对于人物形象和主题的理解就无需教师过多地引导,因为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将所学知识迁移过来,这也我们所追求的就是迁移能力的形成了。
        总而言之,知识迁移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存在,注重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而这种提高是有其方法和途径的,只要从概括、联想、类化入手,我相信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将是可期的。

参考文献:
[1]王红枫;论学习迁移及其规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06期
[2]王文静;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教育科学;2004年02期
[3]王新如;迁移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09期
[4]盛小燕;概括·示范·练习——谈初中语文中迁移能力的培养;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年1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