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4期   作者:郭利娟
[导读] 随着高考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中考也随之改革,
        郭利娟
        河南省禹州市鸿畅镇第二初级中学        461670
        摘要:随着高考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中考也随之改革,每每翻开有关教育话题的文章,都谈到“得语文者得天下”。“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观念已经慢慢淡化了。要学好语文是全民所认同的。随之改变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初中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只有自主阅读才能更好地跳出语文“为考试而学”的怪圈。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实现由学会向会学、乐学、善学转变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自主阅读是一种学生自愿的、主动的,以关注内容满足实际需要为中心的感性体悟,放松惬意的无负担的阅读方式。它以发展学生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不是被训练或灌输得到的,而是学生以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主动建构形成的。自主阅读的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进行广泛胡自主阅读,不仅使初中生突破语文课堂的限制,拓寬视野,融入多元时代,更对他们获取多元信息,进行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方法。众所周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出来的。怎样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呢?我主要是从兴趣的激发、方法指导、营造氛围、习惯培养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1.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于阅读的过程对于初中学生的心智来说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而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也即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教师应注重用生动活泼的多样的阅读形式,教师要敢于带头示范朗读,最好配乐朗读;或根据课文不同的内容,组织多种朗读方式。吸引学生阅读,让学生在轻松中进入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比如在教学《狼》的课堂中,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晚”境;读出“暇”;读出“暴”;读出“悟”。让学生“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学生学习兴趣正浓时,趁热打铁,从而引导学生阅读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实现由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的延伸,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实现课内外联读来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慢慢地爱上语文课,爱上语文,爱上阅读。
        2.自主阅读方法指导
        在教育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一旦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以独立的广泛的获取知识。从而获得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应帮助学生确立有效的自主阅读方法,我国南宋著名学者朱熹曾总结出由“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须教有疑”24个字组成的读书方法。“循序渐进”强调阅读要有系统、有步骤地从低向高、从浅入深的进行阅读。“虚心涵泳”强调要仔细认的阅读,反复自我切磋、研磨、体会、切忌马虎从事,或自以为是。“切己体察”指阅读要结合思想、经验、阅历、需要,去体验文献中的意味,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熟读精思”强调在熟读的基础上要理解和思考,深刻领会其要旨,使书中之话好像出于自己口中,其思想似如自思。“著紧用力”强调阅读要聚精会神、刻苦用功、花大力,丝毫也不松懈。“须教有疑”强调阅读中要善于提出和解决问题,学会“质疑”,阅读要从“有疑”到“无疑”之后,才算真懂,才算掌握其实质。由此可见,自主阅读过程有一定的规律贯穿其中,指导学生领悟阅读方法,才可以提升阅读的能力。
        2.1指导学生制定中短期阅读目标。
        学习目标是人们期望通过参加学习活动获得的结果或达到的状态。学习目标对人们的学习活动有激励、导向、调控的作用,如果目标模糊或没有目标,就会使学习活动陷入极大的盲目状态。阅读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外因,但外因要通过启发学生的内因才一会起作用。学生一旦意识到学习是他们主观上的需要,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化被动为主动。从学生自身的角度看,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激起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成效。自主阅读的学生具有主动阅读的心向。

通过目标定向,自主阅读的学生可以科学地自我安排学习过程,对学习活动的速度和学习效率的高低进行调节和控制,进而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
        2.2帮助学生规划课内外阅读时间。
        加强课前预习叶圣陶曾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可见预习对于语文学习和阅读文章的重要作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难以实现完全的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很高,因此课前的预习十分必要。预习不仅有助于复习巩固已经学到的基本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主阅读应以尊重、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为前提,让学生主动地控制调节自己的阅读活动和行为。从学生角度来说,阅读教学的目标可以概括为“读懂、会用”四个字,“读懂”有三个方面的要求:读懂文章的词句、读懂文章的结构、读懂文章的思想感情。读懂之后还要会用,会用就是会在说、写中使用。“会用”也有三个要求会用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会用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逻辑结构,会用文章的词句。
        3.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语文老师应该精心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有益于学习的读物向学生推荐。如文学名著(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阅读的名著、课文选择的文学原著)、名人传记、优美散文等,丰富学生的优秀读物的范围。
        班级布置丰富的读书角,由学生自主管理,每到课间时间,喜欢读书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专心阅读起来,自觉保持安静,离开时能将读物放回原处。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学校的图书室阅读。利用周末时间跟父母一同去图书馆亲子阅读。每周利用一节课分享阅读感受,展示阅读笔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分等级评价,根据阅读及分享情况评定每周“阅读之星”,每月“阅读之星”……让学生努力方向。
        4.坚持自主阅读习惯培养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根本保证。自主阅读贵在坚持,才能有成效。对于本来就阅读能力弱、阅读习惯差的中学生来说,更应该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1养成“每天读一点”的习惯。
        初中生学习任务重,考试压力大,但是也要挤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争分夺秒地读。可以用午休或者晚寝前的十分钟,即使考试也不放弃。在节假日每天坚持阅读半个小时,平均一天一万字左右,那么三年下来接近可以读三十本以上的书,非常丰厚的一笔财富。每天读一点,习惯成自然。
        4.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读书要养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及时记录当天阅读的书名、作者、阅读的章节,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对重要的词语用圈、点、钩、划等形式做记号,对重要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做评论,并把精彩的词句、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加强对读物的理解,并掌握精彩片段,化为己用。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让我妈明确了教育的大方向,特别是语文学科,应该让学生跳出“为考试而学”的怪圈,让语文教学向素质教育这一良性方向发展,形成“大语文”概念,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实现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5结束语
        时代发展使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原地,必要紧随时代步伐快速前进。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独立性与主动性展开培养,要帮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自主探究。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展开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对知识点展开分析,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夠在学习中展现自己的个性。教师应当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学生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如果仅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便只是做到了授人以鱼,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中最为重要的引导者,教师要将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才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方向引导,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武春玲.让语文融入生活——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J].语文天地,2014(05):79-80.
            [2]田爱民.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 2017(3):19-20.
        [3]许金玉.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 2014(8):30-31.
        [4]孙晓娟.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 2015(19):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