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4期   作者:吴苗苗
[导读] :在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我们需要追求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吴苗苗
        三亚市海棠区温泉小学  572013
        摘要:在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我们需要追求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农村地区的教学也不例外。素质教育提出了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因此,处于农村地区的教师就要采用一定的耐心与信心,来让学困生转变学习态度,增强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语文这门学科由于具备一定的母语优势,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接受,提高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要转变以往的语文教学理念,让学困生很好地认识到语文的优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这部分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到语文的理念,以实现更好的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
        在每个阶段,有一部分学生会不能很好地跟上整体的学习进度,这一部分学生就被叫作“学困生”。他们的学习能力不能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发展与完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资源都达不到城市中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要分析本班学困生的学习状态,以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作为参考,运用合适的方法完善其语文学习,让学困生能够掌握语文的学习技巧,使学困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完善,以便让农村的语文教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农村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对于农村地区的教学,有一部分学困生存在,这部分学生的形成有很多种原因。由于农村地区特殊的情况,很多家长都要外出务工,留下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这就造成有很多留守儿童的出现。老人的年龄比较大,他们对于孩子们的功课辅导非常不到位。这就造成小学生学习不自觉,对自己的定位不准,认为学习没有用,从而放弃学习。这就导致了学困生的出现。
        二、实现“学困生”有效转变的基本策略
        (一)完善评价机制,消除自卑心理
        对于农村地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我们发现会存在一部分学困生。为此,教师就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提升做出一定的努力。在以往的评价机制当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差”“不及格”这样的评价词语。这就造成这部分学生会产生自卑的心理。针对这样的不足,语文教师可以有效地完善这一评价机制,用鼓励性的语言代替以往那些绝对性的语言,如“继续努力”“很有进步”。这样有利于学困生在心理上受到激励。另外,教师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合理设置评价语言,让学困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用心,激起其语文学习的兴趣,端正其学习态度,使其成绩可以一步步得到提高。


        (二)营造互助课堂,完善语文教学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意识,让他们能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水平达不到城市的水平,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相对而言比较落后。尤其是对于班内的学困生,教师就要运用合适的方法来使他们把精力放在语文学习上。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分组,保证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能够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在讲述完基本内容之后,可以提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让互助小组之间展开讨论,使优等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带动学困生进行思考,以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在课下,教师也可以鼓励学困生向优等生进行请教。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学困生要勇于提问质疑,优等生也要热心地帮助他们,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气氛,从而有效增强学困生对于语文的兴趣,让学困生能得到更好更快的转化。
        (三)唤起语文自信,降低学习要求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灵活的教学理念,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在农村地区的教学中,语文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认识到语文的意义。针对班内的学困生,教师要为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注意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以实现逐步提高。在语文课堂当中,教师要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的信心,通过合适的方法提高他们对于语文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设置给进步的学生发奖品的环节。在学习中,每当学困生有一定的进步,教师就要鼓励他们,颁发小奖品是为了表示鼓励。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被表扬、被奖励,学困生也是这样,他们都渴望进步,期待得到教师的赞赏。教师的鼓励要表现在方方面面,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还要从精神方面给他们信心。与此同时,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适当降低对他们的学习要求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他们的能力为基础,适当减轻负担,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在课堂上,教师在提问时也要照顾到学困生,多给他们机会,从而有效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在当今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学困生这一存在,为他们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式。虽然学困生这一群体的人数较少,但其也影响着一个班级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教师要走近学困生,以便让这部分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关心,让他们在合适的方法引导之下,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得以提高。为此,教师就要充分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状态与学习当中的需求,从各个方面给他们鼓励和信心,让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能够得到良好的转化,增强语文学习的动力,最终有效提高学困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美芳.农村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8):129.
        [2]黄晓华.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J].才智,2017(26):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