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洁
萧山区开元广场幼儿园 311200
内容摘要:和其它活动相比,数学活动显得比较抽象、枯燥,且以集体教学为主,
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思维特点,而采用重复、灌输的教学方法,压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积极性。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结合游戏进行数学教育将使幼儿摆脱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在欢愉的气氛中学习数学知识。新《纲要》指出,“游戏不只是教学借助的一种手段,游戏更有它自身的价值,应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我们运用游戏将数学知识和游戏巧妙结合,增强幼儿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与能力。
关键词:游戏 建构 数学 兴趣
一、研究的缘起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它能帮助幼儿认识世界,领悟建立在人脑中的抽象关系,给幼儿提供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枯燥无味的、难以理解的,对幼儿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幼儿在学习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不积极加以引导,幼儿就会很容易降低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研究设计:
1.理论假设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主要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游戏是幼儿对生长过程的一种适应,幼儿的所有学习主要是在游戏中发生完成的。本课题旨在以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上,探索不同类型的游戏方法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2.概念的界定
数学教育: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产生兴趣,构建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游戏化:把游戏作为一种活动的客观特点,将游戏的特点融入活动之中,使活动主体更加富有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获得乐趣。
游戏中构建数学教育: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使幼儿在活动中摆脱“完成目的”的包袱,从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3.研究目标
①通过数学游戏化的实践,使幼儿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渗透到规则和动作中去,从而使游戏成为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发展思维的有效方法。
②通过这一实践研究使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
③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④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内容及途径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游戏情景组织数学活动,在游戏中提供材料让幼儿操作
和探索,让幼儿在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中发展思维能力。
(一)根据主题活动内容,编制相适应的数学教学游戏
主题活动是适应幼儿需要和发展,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教育、开展教学的活动。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是,主题活动打破了传统的分科教育模式,它注重课程的整合,注重教育的回归生活,使幼儿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探索。编制数学教学游戏时,我们需要根据本园使用的主题活动课程,来设计相适应的游戏。在主题背景下开展一系列数学活动,能使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主动地体验、尝试,并积累感性经验。我们将幼儿数学发展的要求与主题活动的开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能吸引幼儿兴趣的数学游戏情景,寓数学教育于幼儿的活动之中。
(二)创设活动区——小小数学屋,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数学屋的活动是一种开放、自由、自主的活动,能使幼儿在活动中轻松愉快,没有心理压力,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并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去操作实践,对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是开展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数学屋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幼儿是半开放的,他们可以在每天游戏时间内自主选择,自由活动。但为了能使这些活动能够真正引起幼儿的兴趣,达到真正促进幼儿数概念发展的目标,我们对活动区的环境、材料投放及幼儿的活动进行有交往的控制和指导。
1.精心创设环境,吸引幼儿参与
根据需要合理安排活动空间。数学屋不同于表演区、角色区,它需要个人在活动中独立地思考、探索,自主地练习、尝试,因此,活动环境应该相对安静,便于幼儿养成专注于活动的良好习惯。为此,我们把数学屋放到了靠近窗口的矮柜上,光线比较充足,教师的指导也比较方便。同时,还固定摆放了5-6张小椅子,控制活动区的人数,让进入区角的幼儿既能与同伴交流、共同探索,又不至于受到过多的干扰保证其与同伴、材料的充分互动。
2.适宜的材料投放,激发幼儿主动操作
围绕目标分层提供操作材料。数学屋的材料投放由教师根据本阶段数学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既考虑到幼儿发展的共性,又要考虑到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而创设和提供的。提供的操作材料、提出的操作要求应有所不同,根据幼儿不同的水平和接受能力,对幼儿提出不同要求。让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进行探究。除了数学区的多种探究,我们还根据同一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利用多个活动区横向拓展游戏内容。
(三)教师在数学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1.教师是物质环境的提供者
我们从大班幼儿数学活动目标出发,设计各种游戏材料,为数学游戏化提供物质保证。在“有趣的圆柱体”的教学中,为了让幼儿正确感知圆柱体的特征,我们不仅进行了材料上的准备:各种形状的积木、大小一样的硬币等,还进行了场地准备:活动室一角布置成“超市”,其中提供圆柱体实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固体胶等。孩子们通过一个个的游戏,主动掌握了圆柱体的特征,体现了材料为数学游戏服务的宗旨。
2.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正确处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把教学活动从教师在教育目标控制下的对幼儿的施教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幼儿的学习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活动过程中,对于不同情况教师应善于以不同的角色——“合作者”、“发现者”、“援助者”、“评价者”对幼儿进行诱发、激励、辅导、组织、评价。因此我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通过
观察、询问、交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性评价,并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调整。
3.教师灵活指导各种性质和形式的游戏
在不同形式的游戏中,我们以不同的角色身分进行指导。在自由游戏中,我们把幼儿带入特定的数学习环境中,由幼儿自选材料、自主地进行操作,我们主要任务是观察了解并适当记录幼儿的学习情况,按照“最少的干预、最大的激励”的原则把握指导策略,逐步缩短我们预设的目标和幼儿之间的落差。
四、研究结果
(一)激发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主要表现在幼儿主动投入活动、专注程度提高,快乐的情绪始终伴随。在生活、游戏、区域中,幼儿能自主选择数学活动,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集体数学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动手操作探索,碰到困难不退缩,而是积极地去寻求解决的办法,数学活动的兴趣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其他幼儿。
(二)给幼儿带来良好的情绪体验
数学教学游戏化是由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创设一定的游戏环境,
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与好感。由于教学活动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也和游戏一样,能够保障幼儿的心理健康,丰富幼儿的情感。
(三)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发展
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美国学者布鲁纳研究了“游戏对3至5岁儿童解题能力的影响”,证实了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游戏可以为幼儿提供没有压力,但需要坚持性和毅力的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环境,在游戏环境中,有利于幼儿思考和处理问题,并取得结果。
(四)培养了幼儿的非智力因素
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游戏,使幼儿进行积极、主动的智力活动,同时,在活动中幼儿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最后获得成功,因此对幼儿的意志性格的培养和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信性、自制力的发展有较大地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梯形与其他图形的转换”中,我设计了“帮小动物分饼干”这样一个游戏情景,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理解转换的含义,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游戏设置的问题,幼儿的独立性、创造性持到了提高,当活动成功时,更增加了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游戏中要求幼儿遵守一定的规则,提高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自制力。在一些集体游戏、小组游戏中,必须依靠幼儿之间的互相合作才能获得成功,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合作性。
五、反思
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充分领会到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经验使我们感到:幼儿数学教育不仅要重视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思维的发展,更要兼顾幼儿的情感、态度、技能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只有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不同的幼儿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参考文献
1.《幼儿园游戏教学论》刘焱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3.《幼儿如何学习数学》北京儿童之家教育中心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幼儿心理教育手册》郑雪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5..《幼儿园数学教育》张慧和、张俊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6.《幼儿游戏理论》华爱华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