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强
海南省澄迈县澄迈中学 海南澄迈 571900
摘要:科学思维是物理的核心素养之一,科学思维离不开科学的方法。本文通过案例,总结了科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促进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科学素质。
关键词:物理 科学 方法 总结
初中阶段研究物理的方法很多,如有观察法、实验法、假设法、类比法、比较法、分析法、控制变量法、图表法、归纳法、总结法等。运用方法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思维主要包括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下面谈谈常见的一些物理学方法及其运用。
一、实验法:
实验法是利用相关的仪器仪表和设计的装置通过对现象的观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后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方法。它是研究、探讨、验证物理规律的根本方法,也是科学家研究物理的主要途径。正因如此,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所在。当然,其中也包括了观察法,观察实验应注意重复试验,避免偶然性,发现规律;数据观测正确,理论与实验的误差,理想与实际的差异,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二、假设法:
假设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用假设法解题,一般是依题意从某一假设入手,然后运用物理规律得出结果,再进行适当讨论,从而找出正确答案。这种解题科学严谨、合乎逻辑,而且可拓宽思路。在判断一些似是而非的物理现象,一般常用假设法。科学家在研究物理问题时也常采用假设法。我们同学在解题时往往不敢大胆假设,不懂的怎样去创设物理图景和物理量,也就觉的无从下手了。还有一些题中的物理量较少,虽然结果只与其有关,但在分析物理过程中又需要一些新的物理量介入时,也要进行相关量的假设,最后可以再消去。
三、抽象和理想化法
抽象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初中讲动能、势能的时候,列举飞行的子弹、流动的河水、举高的重锤、压缩的弹簧等等都能做功,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形成功能、热能的概念,就是抽象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
初中物理课中最常遇到的抽象类型主要有:分析概括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把物质、运动的某种性质隔离出来;理想化也是常见的一类抽象形式。
在初中物理中可以使学生认识的理想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把物体本身理想化或者把物体所处的条件理想化;另一种是理想实验。由于这些理想化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经常用到,所以有必要使学生认识它们的本质、必要性和局限性。
科学的理想化不同于无根据的幻想,有它的客观根据。客观存在的复杂事物具有多方面的特性,处于多种条件下。但是在一定的现象中并不是所有性质、所有条件都起同样重要的作用,而是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起主要作用,其余的不起作用,或者作用很小。理想化就是突出起主要作用的性质或条件,而完全忽略其它性质或条件。例如在初中教学中,为什么使用的杠杆是一根粗细均匀的直杆,用线把它中心位置悬挂起来的目的又是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实验用杠杆可以看作理想的轻质杠杆,杠杆上只受到动力和阻力作用,这样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问题就简单化,很容易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凡是要突出事物的本质,必然要忽略一些次要矛盾,实验探究时,应该有一些理想化条件加以限制。如"研究功的原理"实验教学中,必须不考虑杠杆、滑轮的自重和受到的摩擦;"研究机械能转化和守恒定律"时,应不考虑滚动摆受到的空气和摩擦阻力等等。有些是实物模型的理想化,如“支点”、“光滑无摩擦水平面”。
认识理想化法的特点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认识:在一定理想化条件下得出的规律,只在(或者非常接近)这些条件下适用。
初中物理常用到理想模型法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将所处的条件理想化,如光滑、忽略导线电阻、真空不能传声实验等;
2.结构理想化,如、原子模式结构、磁感线、光线、电路图、力的示意图。
四、比值定义法
利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就是:将某一物理量作为分子,将另一个物理量作为分母,把它们的比值定义为新的物理量的一种方法。
具体程序如下:(以下依据功率为例展开说明)
1.引入目的(为了描写做功的快慢)
2.定义(功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3.定义式:功率等于功比时间
初中有关利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密度、速度、电流强度、比热容等等.也就是说,所有的利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都可以按照这一程序进行学习,且具有相当大的相似形.
五、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只有将自变量以外一切能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变量控制好,才能弄清实验中的因果关系。控制变量衍生到生活中的作用是控制一定影响因素从而得到真实的结果。
例如: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4.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5.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
6.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六、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物理学研究术语,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1.在研究合力时,一个力与两个力使弹簧发生的形变是等效的,一个力度就替代了两个力
2.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用一个电阻代替两个串联或并联电阻。
3.在初中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利用答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同,因为我们无法真正的测出物与像的大小关系,回所以我们利用了一个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蜡烛来等效替答代物体的大小。
七、比较法
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我们主要从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比较,就是辩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这种方法称为比较法。
初中物理中,采用“比较法”的有如下实验:
1.用水波类比电磁波。
2.用水流比电流。
3.用水压比电压。
4.用太阳系比原子结构。
5.用速度比电功率。
八、转换法
转换法是帮助我们认识抽象物理现象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转换法。
初中物理中,采用“转换法”的有如下实验:
1.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用乒乓球弹起的幅度比振幅。
2.研究振动可以发声时,看溅起水花。
3.温度计的原理:用液体的膨胀来表示温度。
4.摩擦起电,用吸引轻小物体感知物体带电。
5.液压计,用U形管理高差表示压强的大小。
6.研究动能大小时,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判断。
7.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8.铅块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9.判断电磁铁道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确定。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蕴含着许多科学方法,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的忽视它,又不能唯方法讲方法,要时时做有心人,把握时机,把科学方法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恰当点拨,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培养他们的科学思想以及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晓花. 探析培养初中生物理思维方式[J]. 南北桥, 2018, 000(015):39.
【2】李培才. 论中学物理学习思想与方法技巧[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000(013):14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