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岑
沛县歌风小学(江苏 徐州)221600
摘要:一个良好的习惯可能影响人的一生,当一个习惯养成之后,人们就会潜移默化的在今后的生活中都向着这个习惯去靠拢,所以养成习惯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人们今后的发展。音乐学习也是同理,小学阶段是人这一生中的学习起点,在这个时期养成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发展,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够给小学生培养出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的话,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发展就会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身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就更应该注重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培养,以此为出发点,笔者在本文中着重讲一讲如何培养小学音乐课堂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小学音乐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课堂;学习习惯
一、培养小学生的日常音乐学习习惯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课前准备的好习惯,在每节课上课之前,把本节课需要用到的书本及教具准备出来,上课铃声响起后,学生们就要做到又快又静又齐地坐在座位上,减少课堂上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在上课时,教师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只有多次的提问,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保持一个专注的状态,才能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最后就是教师要对学生上课的坐姿有一个规定,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坐姿习惯,避免在今后的学习中出现驼背等现象,保持好课堂纪律,让整个课堂营造出一种干净、整齐的氛围。将学生们分成不同小组,就以上几点情况每节课都进行小组评比,对表现好的小组及个人及时提出表扬,让学生由心底产生一种荣誉感与满足感,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此外,在每节课结束以后,要按时为学生布置音乐作业并及时回收。通过课前的准备、课中的教学、课后的练习三个阶段,全方位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二、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学习中,学生是否能做到积极主动决定了这项学习是否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一个主动积极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做到手脑并用,通过课堂鼓励,让学生积极参与进课堂学习之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会全身心的投入进课堂学习中,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也会显著提高,保持一个好的课堂纪律,学生不仅在音乐专业能力上得到了培养,同时也养成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课堂学习习惯,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做到主动学习。
三、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方式
小学音乐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于音乐聆听习惯的培养,因为音乐艺术归根结底就是一门需要去倾听的艺术,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就会对学生将来的音乐学习产生一定影响,阻碍学生的音乐发展道路,但是聆听习惯又有很多种培养方法,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有的培养方法,以便可以在最合适的时候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培养方法。
(一)教学中培养
在学生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放着欢快的歌曲,让学生们聆听歌曲,按照歌曲的节拍,有序的拍着手或者踏着步伐进入教室,教师要训练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要做到所有学生都可以跟得上音乐的曲调,并可以自由表演,同时教师还可以用音阶来代替传统的口令,当上课时教师可以将传统的“起立”,改为一个上行音阶,将“坐下”,用一个下行音阶替代,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又可以让音乐课堂有了自己的特点,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对于表现较好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对于能力较差的同学教师也要给予相应鼓励,让每一位同学都爱上音乐课堂。
(二)歌曲中培养
当教师进行一节新课程的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安静,对于音乐的欣赏不能出现任何打扰,但是这项工作在小学阶段中是非常难以实施的,因为在小学这个阶段中,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学生自制能力很差,课堂的小动作较多,学生对所有接触到的新鲜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学生们在课堂上很有可能会出现交流声与哼唱声,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告诉他们如何保持一个正确的倾听音乐的习惯,当老师让同学们跟着音乐开始打节拍与哼唱时,学生再开始照做,养成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
(三)表演中培养
在学生对于音乐有一个了解以后,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心中的这段音乐用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是奔跑,可以是舞蹈,可以是各种表现形式,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但是要让学生注意不能用嘴巴发出声音,要做到用肢体表达出想要表达的一切。在进行个人表演之后,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演出与游戏,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我们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前课中及课后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正确看待自身的职责,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工作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小琴.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习惯[J].读天下(综合),2017(19):224-224.
[2]刘锦钻.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2016(16):239-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