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4期   作者:熊思琴 何叶 姚萍 杨群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促使广大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围栏,
        熊思琴 何叶 姚萍 杨群
        (铜仁学院教育学院 贵州 铜仁,554300)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促使广大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围栏,努力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出适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认识观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绽放出新光芒。小学教育专业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小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但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存在“课程结构单一,内容陈旧;教学技能培养注重理论,缺乏实践”等问题,进而提出“改变教师教学观念,落实教学技能新理念;改革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相结合,实现教育现代化”等培养优化策略,进而促进小学教育本科生教学技能的提升,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繁荣发展贡献优秀的教师。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技能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所呈现出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观等的不断变化,促使广大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围栏,努力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出适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认识观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绽放出新光芒。小学教育专业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小学教师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必须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将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提上日程。
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实需要
(一)就业的需要
        在我国,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猛增,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要想在众多的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教学技能就是核心竞争力,自身专业技能必须过硬,才能满足就业的需要。
(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科技的更新必然导致教学技术的进步,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尤其是新课改以后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要融入社会,只有不断提升教学技能,提高从教素质才能在社会发展中立足。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单一,内容陈旧
        师范专业认证要求加大师范生实践技能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占比,而大多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仍然以理论课程为主,课程内容更多的注重学术性知识传授,实践技能课明显不够。除此以外,课程内容并没有及时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教学技能方面提出的诉求进行更新,导致当下一些小学教育的本科生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育教学技能水平不高,有些学生甚至在实习过程中难以胜任小学教学工作。
(二)教学技能培养注重理论,缺乏实践
        目前高校对本科生教学技能的培养观念落后,课程大多都在校园课堂里完成,单一的技能培养模式缺乏情景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导致现在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未能将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技能培养的教学内容也更偏向于传统的理论指导,这样,教学技能也仅仅只能停留在书面理论教授,不能充分开展教学技能实践训练,对于新一代教师的培养无疑形成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的现象。


三、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培养的优化策略
(一)改变教师教学观念,落实教学技能新理念
        现代社会要求教师要时刻发挥终身学习的良好职业理念,不断让自己对现代课程设置有较高的敏锐性和创新性,成为教育的实践者、研究者和创新者,实现与学生平等对话,不断转变只关注课本知识教授,忽略学生教学技能实践的落后教学观念,将教师指导与学生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加快践行教学技能新理念。
(二)改革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的构建对指导教学实践有着重大意义,完善课程结构就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传统课程结构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教学内容,形成新的符合现代小教专业本科生需要的课程结构。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认识上的偏差对专业技能的培养极为不利,因此为小教专业本科生提供一些专家讲座、课堂教学生活体验的活动很关键,基于此,可以不断丰富他们对于教师的情感认知,从而产生教学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高校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到“成功”的创造性乐趣,增加学生对自己的认可度和愉悦感,从而培养学习兴趣。任教教师要上好每一堂课,为学生作出榜样,在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教学环境中去感染学生,展现自身教学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对小教专业技能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教育职业观。
(四)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相结合,实现教育现代化
        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教育理论对指导教育专业技能实践意义重大。要合理划分小教专业学生的培养阶段,做好课程设置,在大学前两年的学习阶段中主要开展教学技能方面的专业理论学习,为学生在将来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大三期间进行教育实践课程的针对训练,比如开展情景模拟、模拟课堂教学,学生轮流讲课专业课老师进行点评等方法,也可以让专业老师带队到一线小学当中进行教育见习、实习,听课评课、观摩助教,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切身感受小学教育的真实情况,学生体验过后提出问题与专业课老师进行探讨,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形成互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大学最后一年的时间当中,进行一学年的脱离学校的实习,实习期间要时刻反思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独创的教学风格,并且在实习期间与专业老师探讨,完成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徐丽华.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培养模式的报告[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6):43-46.
        [2]惠中.高等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2):35-41.
        [3]施茂枝,谭德君.“四性”耦合:学教育专业特色的建构[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6.


  基金项目:铜仁学院梵净教育研究立项项目“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以铜仁学院为例”;(校办发[2019]63号)
        作者简介:熊思琴(1997-),女,铜仁学院学生
              何叶(1998-),女,铜仁学院学生
                  姚萍(1998-),女,铜仁学院学生
                  杨群(1998-),女,铜仁学院学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