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勇斌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於潜中学 311311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现状,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期实现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精准,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散文 阅读教学
一、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导致的原因简析
扎实有效的散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进而提升审美创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的教学情况是现当代散文(以下简称散文)教学被边缘化乃至忽视,散文教学的课时被文言文(重点讲“言”)、小说、古诗词教学挤占,教师将散文的考点知识整合到诗歌和小说的教学中,用散文阅读训练替代散文阅读教学。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核心的因素是教师对散文的文体特征把握失准,散文的阅读教学点选择失当,以致散文阅读教学跟小说、诗歌阅读教学没有明显的区别,导致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二、散文阅读教学的原则:立足散文文体特征,凸显文本体式
王荣生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指出散文是一个被剩余的文体概念,凡是在文体上说不清楚的文章就纳入散文的范畴。因此无特征就是散文的文体特征。“无特征”并不是“绝对的无”,它只是对散文文体不拘一格、形态多样、且无定法成规的特点的概括。正因为这一点,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找准“这一篇”散文的特质——文本体式,进行教学。所谓体式,即具体单个文本的个性特征,是由“内容”(内蕴之质)和“形式”(外显之形)相统一构成的特定的言语体系。所以散文阅读教学要尊重散文的文体特征,凸显文本体式,通过把握文本个体的“外显之形”去理解其内里所蕴含的丰富的“内蕴之质”。
散文主观色彩浓厚,更加突出作家对生活审美体验的强烈爱憎感情的抒发。因此散文教学的关键点不在文本记叙、描写的客体,而在记叙和描写中所灌注的作者主体的情思。比如杨绛的《老王》,很多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人物形象分析,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这固然是语文素养培养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但这与写人叙事的小说教学就区别不大了,散文教学的特质也就无处体现。笔者认为《老王》一文中的“老王”,是杨绛眼中的老王。作家叙述老王的故事的语言和刻画出的老王形象都着上了作家对老王的情思,因此教学绝对不能止步于客体的老王的形象分析,而是要根据作家眼中的老王,去理解作家主体平等待人,以仁爱之心为人处世的态度和作为知识分子自我反省的社会责任感。抓住关键性的语言品味,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在作家眼中老王是“苦的”(没有亲人、老、瞎)、“老实”(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善的”(他坚决不肯拿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老王把我当成最亲最敬的人(临别送我香油和鸡蛋)。当我们把这些联系起来品悟,就能够理解作者对老王“愧怍”的原因了——在与老王的交往中,“我”给予老王的是“同情”与“善意”,忽略了老王的真心真情,收获的却是老王对我的“善意”与“信任”,(老王死了,我十多天后才知道)作家意识到了老王送来香油和鸡蛋是在作临终告别,老王之前对我们做的一切也不仅仅是“善意”和“感激”,而是出于朋友的关怀,尤其在文革后,“我们”作为人民专政的对象,老王还那么的亲近“我们”。因此,在通过细读抓住文本的情节和细节品析后不难发现,本文写作的目的不仅是颂扬老王更是表达自己的反省,也让读者认识到了伟大的善良不仅仅是让困顿中的人体面地得到救助,保护他们的尊严,更是让他们在精神上有被尊重和被需要的获得感,接受被救助者的感激更是仁爱。
由此看来,只有抓住散文抒发写作主体情感这一根本的文体特征,细品文本语言,咀嚼其间的内蕴情感,教学凸显文本的体式,才能准确地解读文本,获得审美愉悦和人生教益,提升语文素养。
三、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1.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散文教学要抓线索,抓文眼,否则学生无法形成对文本的整体认知。散文中无论写景、状物,还是记人、记事,都不是单纯的写景、叙事,而是为了表“情”。要把握其“情”,就得立足整体,深入理解作者谋篇布局的巧思。
《我与地坛》(节选)的教学,如果不知道散文写作目的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对人生经历的感悟这一根本点,很容易走偏,把它简单地理解成写“母爱”的文章,然后很自然地把教学的重心放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去分析母亲是如何的关爱“我”,给“我”鼓励,而忽视第一部分的教学。或者即便是注意到第一部分,也很难讲清它与第二部分的关系,教学支离破碎。
笔者在教学中,将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对文本叙述、描写(主要是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语言赏析,体悟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以及对母爱深切而伟大的领悟。教学过程分为概括各部分内容——思考各部分写作目的——弄清两部分内在联系三部分。
教学实践发现,学生比较容易完成第一个教学环节任务,知道文本第一部分是写我在地坛的所见所想,第二部分是回忆地坛中我与母亲的往事。难点在于教学环节二,引导学生思考其写作的目的。笔者让学生找出文章中表现作者情绪感受的语句。第一部分中,学生找出了如下的句子:
1.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2.园子荒芜并不衰败。
3.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4.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5.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6.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梳理第一部分的文脉,通过细读文本,赏析精致的景物描写,不难理解本部分借景抒情,主要写了作者在残废后失魂落魄,痛不欲生,走进地坛思考生与死的问题,最后在地坛荒芜但不衰败的景物感召下以豁达、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第二部分写作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其理解的难点在于明确本部分是写母爱还是“我”对母爱的深刻领悟。引导学生关注抒情和心理描写的语句,学生还是能够较快地明白主要是表达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深切的感悟,以及因当年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而无视母亲的忧心致母亲早逝的发自灵魂深处的痛和悔。
接下来完成第三步教学弄清全文的内在联系就水到渠成,地坛让作者豁达平静地对待生死,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深沉的母爱让作者明白了生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与母亲都给了“我”生命的启示,因此地坛和母亲是合二为一的。
《我与地坛》(节选)以“为什么生”“怎样活”两个核心问题贯穿全文,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基础,深情地叙述了作者多年来在地坛沉思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将思辨与情思完美地融为一体,容量丰富,内涵饱满,文章结构看似松散实则严谨。这一教学阅读结论得出的过程,很好地训练了学生思维从形象感受到抽象理解的跨越,提升了思维品质。
2.细读文本,披文入情
阅读是一个由言及意的探寻感悟过程,而文本的言说方式同文本的内容、意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散文的阅读教法少不了“披文入情”。“披文”是方法,“入情”是目的,即以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为抓手,体味作者的情思和理趣,并在此过程中学习语言运用的技能,积累语言经验,实现语言建构。
《荷塘月色》是抒情散文的经典。朱自清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精致、细腻描绘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古典诗词中的江南”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对现实的失落,想要超脱又不得的复杂情感。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包括笔者之前也是要引入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讲清对现实不满这一主题。王荣生说散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以言逮意的能力,教学要由言及意,往散文中的个性化言语所表达的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处走,严防脱离语句跑到概念化、抽象的思想精神,演变为谈论口号的活动。教学中,笔者先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概述每段的内容,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学生很容易找到第一段中的“心里颇不宁静”,第三段中的“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第六段中的“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第八段中的“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第九段中的“这令我到底惦记着江南了”。这样文章的情感线索就抓住了,接下来就围绕着这条情感主线指导学生品析语言,体悟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思。
第一段交代了出门散心的原因,第二段让学生抓住“幽僻”、“寂寞”、“蓊蓊郁郁”、“阴森森”这几个词感受作家所见之景的特点,思考该段最后一句“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内涵。既然说“也”,那么荷塘边的路景跟平日就差不多,为什么作家会感到“今晚却很好”?学生比较自然的想到朱自清此刻的心情是“颇不宁静”的,这种静谧、孤寂、落寞的环境契合了他的心境。这里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景”是作家眼中的景,折射的是作家心中的“情”。
第三段是描写心理变化的语段,细读后很容易理解“独处”让他觉得“自由”,而这种自由又是暂时的,因为他说“且受用”。“受用”说明他脱离了“心忧”,“且”说明他未完全摆脱,是在压制“不悦”。
联系文章最后写到情绪重回“忧愁”,可见这里有为复杂情感变化做的铺垫。还有就是第五段写“荷塘上的月色”美景时,出现“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这样与其它语句极不和谐的一句,这恰是作家努力克制不愉快却又难以完全克制,瞬时又回到感伤的真实情感体现。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容易忽略的细节尤为重要。第六段写荷塘的四面眼中之景,特点变成了“朦胧幽远”的,因为心境又回到了“不宁静”。第四段和第五段其它句的品读这里就不啰嗦了,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此为语言品析的重点,比喻、拟人、通感的修辞作用都分析得很透彻,问题是要在语言品析后要感受作家的心境,把“景”与“情”的关系剖析清楚: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幽静、淡雅之景,烘托出的是暂得的宁静,淡淡的喜悦;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朦胧、缥缈甚至恐怖,折射出作者压制不住的愁闷。
第七段和第九段是由眼前的荷塘之景想到了江南采莲的旧俗,看似与“荷塘月色”无关,实则大有深意,“颇不宁静”的原因在这里显露出痕迹。正如作者所说,“采莲”在江南历来就有,他本人是江苏人,为何不写自己经历的生活而写诗歌中的情景呢?指导学生品析诗歌会发现诗歌中的生活情景是那么的浪漫美好。显然这是要与现实生活对比,表明了朱自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的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实是苦闷的,因此只能在“联想”中去寻求慰藉,他惦记的江南是理想中的江南,而不是那个作为故乡的江南,但“乡情”、“ 亲情”乃至“国情”即便不如意又怎能割舍得了呢?最终朱自清还是在“且受用”荷香月色后回到了令他“忧心忡忡”的现实。从全文的抒写看,文中流露的淡淡喜悦之情转瞬即逝,烘托出他欲得宁静而不得的寂寥和落寞,让我们真切地体认到一个因家事、国事陷入忧思的深沉孤独苦闷的朱自清。
散文教学需围绕着文本赏析语言体悟情思,因为作家的人生经验密码就存在于文本的言语体系中。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和词语深入文中细细揣摩,就能体悟到作品的内蕴,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经验,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言结构,在真实的语文活动情境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结语
因为散文缺乏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规定,且每一篇散文都有其独特的体式,所以散文阅读教学缺少共性的教学方法,要总结出一套教学模式去解读所有的散文是不科学的。但这并不是说散文教学没有规律可循,笔者认为立足散文的文体特征,在教学中凸显文本体式是散文阅读教学要遵循的原则,教学活动开展必须围绕着它展开。“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和“细读文本,披文入情”是散文阅读教学开展的两个基本方法。在文本阅读中,这两者其实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阅读教学时要依据文本特点、教师个人的教学特点和学情选择一条路径作为主线,用它贯穿起全部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点。要实现散文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文本细读的能力是关键,根据文本特点结合学情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是节点,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在教学中把文本的独特之处导引出来,才能让学生真的习得散文阅读的知识,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黄厚江.你也可以这样教阅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
[3]刘祥.有滋有味教语文:语文教师应知的教学技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