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认同教育”贯穿政治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4期   作者: 桑树尧
[导读] 所谓“认同教育”,就是把不同水平、不同情感
        桑树尧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
        所谓“认同教育”,就是把不同水平、不同情感、不同程度的个体引导到正确的道路、规范的准则、集体的意志、科学的发展上来,使之达成共识,并内化为自觉行动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多年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之一体现于学生是否对政治产生认同感,其中包含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对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的认同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认同感等。因此,高中教师应在教授思想政治课程时以强化高中生对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自豪感为基础,以此从根本上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优化,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
        实现“认同教育”贯穿思政课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要实现师生的政治认同。
        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是新高考的选考科目,而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并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思政课教师是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培养者和领路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有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和认同,才能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敏锐性,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理论上清醒、信念上坚定、政治上认同,将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融合在知识传授之中,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核心学科素养和价值取向的领路人。
        为学生形成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政治教师始终坚持政治学习,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追求并确立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以坚定的政治认同和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二.要培养师生的学科认同
        美国著名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是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之中,对本学科产生浓厚兴趣,从所学知识中受到启迪并上升到对本门学科的认同。
        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知识水平,难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本(我)校政治组教师利用考研活动的时间,探索议题式教学方法和生活化教学模式(何谓议题式?生活化教学模式?如果展开论述呢?)的构建,结合生活案例,从生活实际出发,将课本知识带入生活中,让学生以现实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体验、感悟,产生共鸣。这样做有利于明确生活主题,基于生活来构建将要学习的思想政治观点,让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产生联系,探究生活问题,解决生活疑惑,加深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
        我校政治组教师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专门给政治教师订阅了《时事报告》、《中国新闻周刊》、《看天下》等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的杂志,开拓教师的自身视野。

全体思政教师也注意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时事教育,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增强探索与思辨能力。针对高中学生重课本知识、考试成绩,轻视对社会现实、国家大政方针了解的特点,创新设计了课前两分钟学生展示的环节,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选取素材、组织语言、上台讲解,阐述自己对热点问题的理解,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度及语言组织能力。这些创新的形式让学生好学乐学,在不同程度上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学科认同。
        三.要培养学生的家国认同
        政治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是理论上的、知识上的,更应该是情感上的,尤其是爱国家、爱家乡的情感认同。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国家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是每个中国人的立身之本,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内心深处更应该深植爱国主义的情感基因。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深知爱国主义教育应该贯穿在课堂内外。尤其在新冠疫情网络教学期间,本校思政课教师,迅速组织研讨,把疫情当教材,抓住抗击疫情这一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时机,及时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信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通过中西抗疫的对比,引导学生要珍惜国家现有体制的优越性,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有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本校思政课教师结合唐山本市实际,开发了实践探究课程。课程以唐山在其百余年发展历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为教学资源,围绕“因煤兴市到重工业城市转型”的主题,选择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开滦博物馆、启新水泥工业博物馆、南湖公园/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主要实践地点,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探究性问题:唐山南湖公园对唐山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的意义;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那么如何在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前提下更好的地维持南湖生态园的发展?南湖作为生态旅游产品的市场开发,请你为其设计一款符合唐山特点且具有市场推广价值的产品。
        四.要培养学生的行为认同
        教师的教要和活动联系在一起,学生的学也要和活动联系在一起,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活动的作用,用活动来进行课堂教学,让老师在活动中教,学生在活动中学。做到知行合一,就需要实现价值认同基础上的行为认同。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被定义为活动型学科课程,使得活动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根据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法、小组探究成果展示发、专题辩论法、角色表演法、合作游戏法、故事感悟法等各种各样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有效接受及自主探究和体验的过程中,逐强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活动设计。通过议题研讨、案例分析、实地调研、撰写小论文等,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和学生活动的主题之中。
        受高考制度的影响,学校、教师、家长很容易出现学生评价机制的片面化,出现唯分数论的评价倾向。学校以试题为主来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用统一的考核制度来衡量学生,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尤其缺少对其道德实践的锻炼和评价。为此,学校不以试卷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优劣的唯一标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评价,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日常实践活动相结合来进行考核。
        学校为实现学生的行为认同,努力创设人性化的校园环境。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学生感兴趣的学校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意义。思想政教师先后组织了“扬起理想的翅膀”入学教育讲座、“我的理想”演讲比赛,“高中生创业实践企划案”评比,“感受家乡变迁”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