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湖北省武汉市,430056
【摘要】微课教学已成为教学中的常见手段,学生能利用微课程获取数字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到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然而很多微课都是独立在,并非以课程体系而设计。该课题结合本校的学情,构建出一套更合适自己学生的系统全面的微课程体系,则更容易与学生建立亲切感,同时也有能效促进教学效果。
该微课程体系涵盖了整个三年级所有操作课,并通过微校推送给了家长,学生在家中也可以学习,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微课 操作课
一、问题的提出
湖北省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鼓励教师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提出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发扬学生学习方式的长处与优势,弥补其劣势和不足。现阶段微课程的教学方式已逐步进入课堂,学生能利用微课获取数字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到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1】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喜欢自己去尝试、摸索学习新知,而不喜欢一味的听老师对于操作过程的演示和讲解,硬性的强迫学生听讲或对于老师的操作“依葫芦画瓢”所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并且造成了课堂管理的负担和压力。针对课堂实践中出现的现象,很多老师都会采用微课时行教学,将课堂还给孩子,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自由和快乐!
但是,武汉版信息技术操作课在网上能够找到的微课较少,有的操作课甚至找不到微课,或者微课程不合适自己的学生,反而适得其反。因此,结合我校校情、学情,设计出一整套更适合本校师生的微课程体系,也成为了我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之一。学生在课堂中逐步适应了这种教学风格,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微课,达到双赢效果。同时,也让微课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成为常态。
二、操作课微课程的意义
操作课:一种以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使用计算机及操作各类应用软件的能力,其主要任务是技能训练,即在反复的练习中熟练操作,进而掌握技巧、总结规律并形成能力迁移。操作课强调在基本技能的训练中经历信息技术过程,即要求学生在技能的习得中明确过程与方法、经历过程与方法、体验过程与方法并感悟其意义。
“微课程”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2】
“微课”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是微小的课堂的意思,但从专业术语的角度来理解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而“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这都是百度百科及课程研究专家给出的定义,对于“微课程”的我的理解是:在“微课”的基础上将其系统化的开发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视频。在信息技术学科模块中操作类型的课在课本上都是以单元、模块化的方式呈现的,所以将每节课的“微课”视频内容加以前后联系或者采用同一个情境形成一个完整的软件操作教程,这样的一系列“微课”我把它称之为“微课程”,在信息技术教材中有它的可操作性,如:画图程序、Word、PPT、Excel、flash等软件的使用。
三、操作课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
(一)确立研究目标及内容
本次操作课微课程需达到以下几点目标:学生能利用微课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利用微课程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打造自由、自主的信息技术课堂,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为完成以上目标,教师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任务,并制作与任务相对应的微课,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微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学生不同差异,选择不同难度的微课程自主学习,使学生能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决定自己的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能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能通过微课程的学习解决问题,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激励学生努力进取。
(二)确定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我校三年级学生,主要针对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操作课而设计。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调查法、对比分析法、专家咨询法进行佐证。利用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了解学生对于学习方式的倾向。利用对比分析法研究不同教师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同上一堂课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咨询信息技术学科专家,探讨研究问题的内涵、发展动向以及相应的策略知识。
(三)确定研究的步骤
本次研究共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提出课题《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操作课微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充实这方面理论功底。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重点确定研究思路,进行研究部署形成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是具体实施阶段。实施教学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合作交流形成经验。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根据教学目标制作微课,组织学生做好实验准备工作。以下是课题操作课制作的微课程截图:
第三阶段是总结研究阶段。整理研究资料,修改总结理论研究报告。全面分析总结形成研究论文,教学案例分析和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步骤:
四、研究结论、效果
在三年级为期一年半的微课实践运用中发现,利用微课进行操作课教学,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厚,课堂组织实施简单,能够有效的解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且学生整堂课技能掌握的效果要远高于常规教学课堂的学生。微课实践的效果有如下几点:
(一)再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据调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在10分钟内。我将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内容制作成精彩的片段,短小而精悍,同时将这些微课上传到不同的学习平台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或移动学习终端进行,并且重复使用,使课堂学习过程得以再现,为学生提供了再次学习的机会。
(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对动态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微课程让学生感知到,知识不是一定要面对着枯燥无味的书本,还可以是有趣的情境视频,如:引入小故事、设置疑问、引入悬念等快速引入课题;在微课讲解中,内容与语言相结合,采用手势、动作、表情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不受干扰,可以对没有看懂的地方反复观看。不再因为的掉队而厌学。
(三)为学生提供单独询问老师的空间
在课堂中,有少数学生即使没听懂也不敢在课堂中提问,怕被同学们嘲笑,但是在微校平台中,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客户端,可以直接给老师留言,老师也可以及时作出回复,避免直面交流引起不适。
(四)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自从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后,学生已经充分适应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自觉打开微课,明确每一堂课的任务,边看边做,还可以根据进度与同学们进行沟通,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每堂课提交的作品明显增多。甚至还有学生对课堂中制作的作品不满意,回家后重新观看微课,然后提交更精美作品的现象,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爱学习。
(五)微课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可替代老师。
课题研究实施以来,大部分学生在家里都能自觉观看微课并且上传作品。多数家长认为微课程学习是一种很新颖的教学方式,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掌握知识的程度,持支持态度。但是仍有极少数学生无法打开视频或没有设备观看,或者没有完全掌握知识,或者认为看视频对学生眼睛压力过大,不建议多使用。因此,作为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中,仍然要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及时讲解,促进全班共同进步。也可以让学会的孩子当小老师,使学生感知成功的喜悦。
五、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http://www.edu.cn/20020327/3023657.shtml
【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 蔡跃 编,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