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规划中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设计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4期   作者:徐静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城市景观也逐步成为众多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

        徐静
        滁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 安徽 滁州 239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城市景观也逐步成为众多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如何将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完美融合在一起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文章以宝鸡市中华石鼓园为例,探究了如何在进行城市景观建设的同时更好地促使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城市景观规划;地域性文化元素
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文化强国与文化兴邦的发展概念得以进一步推广及发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若缺乏文化自信则难以屹立于世界,文化的兴盛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复兴大业。对地域文化及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基本要求,也因此对城市公共景观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和全新的发展指导方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也正不断加快,但是与此同时,城市公共景观的地域文化建设则相对薄弱,难以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相匹配,从而使得城市化的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有序性及规划性,进而造成了城市公共景观的地域文化特征逐渐削弱和减退。对于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中的应用问题来讲,要充分考虑和融合各地域不同的人文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特点及经济发展现状等各方面的内容,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来进行地域文化的深入探索及挖掘,避免重复化、复制化的地域文化构建模式,在继承地域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现代化的创新建设,充分挖掘和展现城市公共景观建设中的文化特点。
1城市道路景观的概念
        城市道路景观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规划不同的街区,调整城市密度,科学、合理地规划出城市的景观,可以方便人们出行,提升城市形象。城市道路景观主要是根据静态景观以及历史文脉进行划分,以此来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
2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地域文化选择不具备科学性
        我国地貌种类、文化资源丰富,每个湿地公园都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文化背景。一方面,在我国众多的湿地公园建设中,许多地方都趋于雷同,景观建设缺乏艺术创新与文化沉淀,地域文化特色欠缺,地域识别性模糊。许多湿地公园景观因对地域文化掌握不够,盲目模仿,而忽略了该湿地本身特有的形态、色彩、动态美,造成景观千篇一律的现象。另一方面,许多湿地公园对文化体系的选择能力较弱,一旦挖掘到沾边的文化背景就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2.2文化表达方式较为单一
        直接在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中,常存在地域文化表达载体过于单一的问题。如在公园景观中,滥用原生木质材料进行表达,各种配套设施缺乏设计感和识别性,没有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就建造文化长廊、展现历史典故或建造雕塑等,导致景观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性和设计细节,使场地失去其特有的魅力,使用者也会因此而审美疲劳。
3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3.1保护生态环境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应用过程中,应该遵循保护生态原则,这是景观设计的基础原则。当前社会中,生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主体,各行业都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所以园林景观设计理应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另外,园林景观设计本身就是对城市环境的提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必须遵循景观设计的基本生态原则,保证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融入不对景观的环保性造成破坏[5]。


        3.2民族精神文化元素
        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被称为“儒家五常”。仁为宽厚,义为正直,礼为谦让,智为才能,信为诚实,这“五常”贯穿于中华民族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华民族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中华石鼓园内的五德园是以中华民族五德文化“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内容修建的以雕塑为主要载体的园区,分别用五个不同的历史人物或典故传说,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渊源、继承与发展。以雕塑为载体,融合了中华民族“五常”民族精神元素的雕塑景观设计,既打造了大众所喜爱、接受的城市景观环境,也推动了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
        3.3传承和重构
        在当今城市公共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对传统的地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是极为核心的内容。基于目前社会发展环境下对地域性文化的保护性发展理念,我们就更加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基于现代化的建设及设计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打散及重组,在色彩层面和造型层面上对地域文化的设计性元素进行重构性运用,在色彩性重构设计中突出设计功能和地域文化标志,在造型性重构设计中突出设计景观的特征[4]。将历史文化及地域文化中的内容和元素进行打散及重构,是当今文化传承和运用中的一种创新手段,在城市公共景观的设计中也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运用和融合手段,从而使文化元素得以在景观层面和时间层面上不断凸显。设计师可以据此更好地把地域文化中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等元素进行融合性、重组性应用。经过重新组合的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景观规划中能够彰显出更具标志性的设计元素,从而在城市公共景观规划过程中实现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加强地域文化和现代城市设计之间的有效结合,促进城市地域文化形象的树立[3]。
        3.4四元价值构成平衡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的四元价值构成主要就是代表景观之间产生的一定平衡,其中较高的就是价值评定标准产生的和谐关系,这四个层次就是场所价值、连接价值、环境价值和文化价值,主要是讲系统的平衡关系。场所价值是城市道路景观最基本的一种价值,由于城市道路本质就是公共景观的利用,场所是城市道路景观本身职责的升华,也是考察城市道路景观效用的重要指标。连接是指城市道路连接各种公共景观,形成交通网络,以便于城市居民共享。需要强调的是,城市道路景观的连接价值需要尊重当地的地理环境,保持对周边环境的尊重,不能盲目进行拆建。文化价值自身是没有限制的,文化积淀越厚,越能够产生更多的文化价值,这种价值是源于城市本身历史文化底蕴的,主要以城市道路景观的形式体现出来[2]。
结束语
        在文化趋同的今天,在地域文化视角下进行景观规划是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的必经之路,地域文化可以创造具有归属感的湿地景观,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分析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公园中表现的问题,结合设计原则,从生态、人文、表达三个方面提出尊重场地地理条件、顺应场地生态结构、挖掘地域文化、体现场所精神、丰富文化载体、注重多元表达的策略,以期给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体现提供参考[1]。
参考文献:
[1]余乐水,孙晨璇,余乐山.城市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以宝鸡市中华石鼓园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0(27):130-132.
[2]祝子薇.地域文化视野下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规划与设计——以马鞍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西部皮革,2020,42(18):53-54.
[3]张晶.地域文化导向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24):56-57.
[4]黄颖慈.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08):48-49.
[5]刘兮兮.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市公共景观规划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08):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