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培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山东菏泽 274700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当下,建筑行业也在迅速的发展,使高层大型的建筑越来越多,导致我国社会对建筑、建设施工的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深基坑支护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内容,本文通过研究建筑项目在建造的过程中所需要进行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以及对有关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性描述,确保在土建基础施工过程中,可以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土建基础;深基坑;施工过程;支护;施工技术
深基坑支护作业对于土建基础的施工整个过程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而且深基坑支护技术也属于建筑工程顺利进展中关键性的技术,可以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举措,从而会直接影响建筑设施的持久性以与稳定性。所以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施工的安全与建筑的稳定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极其重视土建基础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技术的施工质量,才能够有效保障土建基础施工的质量。
1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分析
1.1灌注桩支护技术
在深基坑技术的施工过程中,灌注桩支护技术属于比较成熟的技术,灌注桩支护技术主要就是通过运用间隔方式,对柱列式钢筋混凝土进行灌注,不仅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也需要较高的经济成本。同时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支持保护桩,一种是在桩与桩之间拉近距离;另外一种方式是,留有一段一定的距离。虽然柱列式的桩所组成的支护体系十分的坚硬,但是因为桩和桩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从而需要将冠梁连接安排放在桩的最上部。为确保有效防止地下水与泥、沙,通过桩间隙而渗入到基坑之中,必须在装连接点的地方运用当管或者双管高压旋喷柱与搅拌桩进行防水处理。这种施工技术主要是运用人工,所以不仅不会破坏周边的土体,也没有任何噪音,成本还比地下连续墙低。
1.2排桩支护
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中排桩支护方式是运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一种方式,而且排桩支护具有十分良好的灵活性,在运用排桩支护方式时,主要是在土质比较柔软的地方进行连续排桩支护施工。同时排桩支护技术通常方式主要就是针对连续支护桩进行灌注防水浆,在一些土质比较好与地下水的水位比较低的建筑工程中,对柱列排桩支护技术进行使用,像这样的支护方式主要就是由数量一定的挖孔桩所形成的。如果是深基坑支护,所进行施工的周围土质都是较软的土质,并且它的地下水位比较高,那么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水泥搅拌排庄去进行支护,这种支护的方式不仅可以防水,也可以挡土。其次在使用钻孔密排桩支护方法时,需要结合深基坑实际的深度进行合理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如果深基坑的深度较大,那么一定选择密度较大的钻孔密排桩,才能够使所使用的支撑设备得到增加。
1.3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在深基坑的支护施工过程中应用土钉支护技术,主要就是通过对原有的土进行锚定,使得后来的施工过程中变得相对有清晰、容易,深基坑的边界进行填充的难度也会相对减小。同时在运用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钻孔施工方式与上面所讲到的施工方式相同,而且随着周围土体被填充之后,会形成较为良好的整体应力,从而达到对深基坑进行支护的作用。并且土钉支护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回填材料的释放,以及可以在日后的施工过程中承担更大的压力。
1.4地下连续桩
因为运用地下连续桩技术进行施工,会增加土建基础施工的成本,而且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在完工之后,仍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与物资,对施工结束之后的质量问题提供保障,所以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地下连续桩技术进行广泛的运用。同时在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过程中,地下连续桩方式对深基坑支护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主要是由于地下连续桩自身就具有良好的优势,使这项技术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基坑支护技术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大力推动建筑工程在土建基础工程上的进步与发展。并且地下连续桩不仅可以保障土建基础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也可以使土建基础工程的承重性能得到提高,还可以大幅提升土建基础工程的质量,从而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对不同项目所提出的不同标准进行充分满足,为建筑工程的长期发展提供一个夯实的基础。
2土建基础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
2.1深基坑支护的安全性设计
安全合理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可以直接影响土建基础深基坑的施工,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上总结可以知道,深基坑支护它的主体如果是土钉,那么就需要在深基坑的四个方位,也就是东西南北的四侧,转角十米之内安装上双排的水泥搅拌桩,让它们作为帷幕安装在基坑的四周,通过上述这样做就可以使挖掘机在挖坑时,保障施工周围的淤泥更加的稳定,从而为建筑施工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设计方案采用沿着基坑深度布置土钉,需要将土钉布置为七排,那么土钉墙厚度应该为100,并且对混凝土以及水泥搅拌桩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施工周围的环境特点进行帷幕的布置。
2.2土方开挖方案设计
设计深基坑支护相关的土方开挖的方案时,主要是根据以下几个不同特点进行设计,其不同特点包括了分层、分段以及分区,而且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保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顺利的对深基坑土方进行开挖从而有效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将基坑作为中心以八米为半径画圆,在其范围内的区域进行自由开挖,在对这个区域进行自由开挖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分段、分层开挖的原则,在一般的情况下,规定段与段之间的距离,不可以超过25米,按照这一要求进行施工,不仅可以保证土方开挖施工的进度,也可以确保其科学性。
2.3环境监测方案设计
在一般的情况下,需要在其它建筑商以及深基坑的周围道路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环境监测点,在原则上环境监测点的设置,需要每两个监测点之间相隔25米。而且深基坑开挖施工正式开始之后,每个观测点每天都需要至少进行两次观测工作,以及需要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认真仔细的记录。同时土方开挖工作结束之后,必须保证每个星期至少观察一次,当深基坑回填达到了一半的时候,监测工作可以停止。并且在进行监测工作的过程中,一旦发现监测的数值达到了警戒值,需要立即通知相关的部门,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3总结
深基坑支护这一建筑技术,在土建基础施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主体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进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被广泛应用,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其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可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从而尽量的减少对其周边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1]张建国.土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探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8,(14):115.
[2]马春光.土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探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8,(11):84.
[3]张建国.土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0):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