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传冰
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柳州 545002
摘要: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工程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施工当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导致高支模施工不仅施工难度较大,并且其危险性较高,一旦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还会影响到工程的正常建设,如何科学、有效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成为困扰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难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多,成为现代化城市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当中,高支模施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其施工中不仅要对高度进行协调,还要解决建筑荷载承重等技术难点,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随着当前社会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性要求越来越高,高支模施工作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对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1.高支模施工技术及其特点概述
高支模施工则指的是支模高度较高的施工作业,根据住建部相关文件的规定,搭设高度超过8米或者搭设跨度大于18米的混凝土构件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用到高支模施工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存在以下两个特点:首先,高支模施工技术危险性较大,高支模的施工需要在高空进行支架和模板的搭设,极易发生坠落事故,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威胁极大;其次,高支模的支撑难度大,高支模施工不仅需要考虑到模板等材料的支撑能力,还要综合协调建筑的高度、跨度等因素,使得高支模施工的支撑难度非常大[1]。
2.建筑工程高支模基本施工流程
2.1高支模的方案制定
由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过程较为复杂,为确保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应当先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高支模方案。同时还要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高支模的各项数据和搭设参数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使得高支模施工的规范性、科学性得到保障,增强其施工的安全性[2]。
2.2高支模的搭建
高支模的搭建通常包括两个步骤,分别是高支模支架的搭设和模板的安装,在进行支架搭设的时候,应当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方式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支架连接牢固、结构稳定,充分满足设计的要求,而在进行模板安装的时候,需要在水平方向上把握好轴线和梁线的位置,使得模板安装的科学性得到保障。
2.3高支模的拆除
高支模的拆除作业是高支模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在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后进行,高支模的拆除应当遵循基本的支模拆除顺序并做好安全措施,同时对拆下来的材料做好分类工作,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拆除后的高支模模板和支架材料,性能良好的进行适当的维护可以将其利用到下次的支模作业当中,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3]。
3.高支模施工中的关键控制要点分析
3.1施工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系统性较强,为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可控因素影响高支模的施工,应当在施工前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测量放样工作,为后续的支架搭设和模板安装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其次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明确高支模的施工顺序,按照施工进度的安排对施工人员、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进行合理的分配,以保证高支模作业的有序进行;最后,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使得高支模施工能够符合相关的工艺要求,保证高支模的施工质量。
3.2支架的搭设
基础对支架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为避免支架出现下沉,应当在回填后对其进行夯实;支架立杆和水平的连接应当用扣件连接牢固,若是立杆有接头,应当保证至少一半以上的错开率。立杆每间隔四排要设置剪刀撑,与水平夹角控制在45-60°之间,剪刀撑搭设长度应当在一米以上,并用回转扣进行连接。需要注意的是,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以内,避免影响其支撑效果 [4]。
3.3框架柱梁的安装
框架柱梁是提升高支模施工质量的关键步骤,其施工包括柱体的浇筑和梁板的浇筑两个环节,通常情况下要先进行柱体的浇筑,确保柱体的浇筑质量后才能进行梁的浇筑作业,从而使得柱梁结构连接稳定。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排架支撑力满足支撑的要求,应当将其同建筑框柱梁进行拉结处理,使得柱梁、斜撑和脚手架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保证水平和斜向的支撑作用。
3.4模板的安装
模板的安装是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高支模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梁线位置的确定是影响到高支模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施工人员应当在搭建模板的时候,利用精密仪器对梁线进行确定,并以此为基础,全面展开模板的安装作业。模板材料的选择应当根据设计要求来进行选择,在选择木制模板进行安装的时候,为解决其吸水膨胀带来的不良影响,应当在模板之间留出一点的空间,避免膨胀挤压变形,使得模板表面保持一个平整的状态,从而发挥出最佳的支撑效果[5]。
3.5支撑系统的检查
为确保支撑系统的搭设科学、合理,在搭设之前应当对楼板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钢管、扣件等支撑系统的材料在进场时,应当对其质量检测报告和合格证书进行审核,并进行抽检,其中承重杆件的抽检量应当在总使用量的三成以上。支撑系统搭设完成后,随随机抽出约 10%的扣件对其紧固力矩进行检查,合格率应当保持在90%以上,支撑系统搭设完成后,应当由负责人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6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混凝土的配制方面,要根据建筑工程的浇筑要求,对混凝土中砂石、水泥等各类材料的配比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得其具备较高的抗压和支撑能力;另一方面是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其浇筑顺序应当先浇筑柱混凝土,再浇筑梁混凝土,同时在浇筑梁混凝土的时候,应当先浇筑中间,再浇筑两边,保持移动速度均匀,使得其平整度得到有效的保证。
3.7高支模安全保障
高支模施工高度较高,使得其作业危险性比较大,在进行高支模施工的时候,应当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一方面要将施工现场进行一定的封闭,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到施工范围内,保障周围居民以及过路行人的安全;其次,要在现场设立警示标识,以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促使其自觉做好安全保护措施,提高施工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作为现代高层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施工环节,其施工技术对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高支模的施工流程通常包括方案制定、搭建和拆除三个环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应当遵循施工方案的要求,充分掌握模板安装、框架安装等关键施工技术,使得高支模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充分发挥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峰.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中对安全和质量的有效把控[J].建材与装饰,2020(05):137-138.
[2]李爱红.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163-164.
[3]尤汉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研究[J].居舍,2020(15):73.
[4]郑金龙.基于实例探讨房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9(21):90.
[5]李浩.建设工程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