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及应对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月20期   作者:吴玉明
[导读] 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改善我国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同时带动我国其它行业的快速发展。
        吴玉明
        贵州中天尚城建设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改善我国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同时带动我国其它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局势也越发严峻,建筑企业要在竞争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加强革新,对工程施工设计与技术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完善,尤其是建筑设计人员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积极运用各种现代化技术,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充分突显出房屋建筑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使企业在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应对措施
        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发展非常迅速,带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建设质量关系到民生发展,要全面掌握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及应对措施,才能保证建筑质量。建筑结构设计要以建筑设计理念为依据,充分合理的进行设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的质量有了更高追求,要以全新理念为指导,做好建筑设计。
1、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建筑物本身的功能是为人民服务,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筑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增加了精神上的需要以及长期的发展。在这种观念下,生态建筑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因此,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是设计的基本原则。2.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筑的设计必须与社会的普遍发展相协调,以满足现代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建筑的设计必须遵循相对完善的设计状态,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同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的自然环境因素,使民用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
        第一,施工不合理或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如果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或者技术管理人员未对各个隐蔽工程进行全面、严格的监督,就有可能会由于不合理的施工措施导致裂缝产生。比如施工过程中上层钢筋已经绑扎完毕,仍然随意踩踏,就会直接影响到钢筋结构的稳定性。原材料质量也是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裂缝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混凝土原材料,且钢筋与混凝土会互相影响。第二,温度变化原因因为环境温度的变化,可能会使得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隔热、绝缘或者伸缩缝零件安装不正确,那么温度变化就会导致裂缝。第三,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建筑体量大,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普及使得建筑产品的体积越来越大,地基所承受的负荷也越来越高,如果地基软土层处理不当,或地下水过度开采,或者设计不合理,比如未充分考虑地基的土质及自身的弹性模量,这些因素就会导致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会直接影响到地基的稳定度及承载能力,沉降幅度过大就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裂缝会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因此地基裂缝通常集中于房间、空间被削弱的位置,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如果地基裂缝得不到及时处理,裂缝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越来越大,最终损毁建筑的整体结构。
3、应对措施
        3.1精心选择原材料
        如果只是针对原材料的质量,通常很容易管理,但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最近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建筑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是缺乏对原材料的适当控制。而且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一些公司对建筑材料进行更宽松的选择标准也毫不奇怪,所使用的大多数材料的成本较低,质量也相应较差。在设计建筑结构时,有必要确定原材料组合、原材料类型和规格,除了选择良好的原材料外,还应根据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原材料的购买,必须严格遵守原材料审查程序,并尽一切努力避免原材料质量出现问题。


        3.2注重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
        根据有关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建筑设计存在很多明显的漏洞,如标注不完整,设计粗糙,甚至出现了违反规章制度的设计。在这方面,建筑结构的设计师必须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实践来提高实际业务发展水平,改正工作态度以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和质量。另外,在实际选择设计过程中,有必要对设计师的相关证书和资格进行审查,以提高土木结构设计的规范性。
        3.3科学设计结构缝
        建筑的结构缝设计是房屋的关键点,只有全面提高结构缝设计水平,才能保证建筑的稳定性,提高建筑使用寿命。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把握好地理因素,才能设计出合理的结构缝,提高房屋安全性。结构缝设计好坏是影响建筑安全的关键,要充分重视结构缝设计,对结构缝设计开展重点研究,提高设计水平与能力。那么,在实际设计作业期间,企业就需要全力投入,不能把眼光放在眼前,要保证建筑质量,提高对结构缝设计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建筑稳定性,避免建筑工程坍塌的情况。相关设计人员要以现场为指导,深入施工现场对各种数据进行复核,做好相应勘察与分析,在掌握大量科学数据的前提下,把握好工程量,做好结构缝设计。比如说,当前,建筑现浇板应用较多,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应力的问题,先分析现浇板受力面情况,这样,才能对现浇板设计条件进行全面把握,根据工程具体进度,合理使用材料,把控好施工有利条件,进一步提升建筑结构荷载力,要不断优化现浇板设计思路,明确设计目标,做好缝隙预留,通过结构缝的合理布局,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
        3.4排水结构协调优化
        现代建筑工程中往往设有给排水专用房,其中涉及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如此一来就会加大建筑的负荷量,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应尽量将水泵设置在地下室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排水房间中的管道数量非常多,且管道规格尺寸各不相同,因此,必须适当加固楼板上的穿孔位,预留出满足规范要求的孔洞,最好不要让孔洞影响到水平方向管线对建筑梁结构的贯穿。若管道需要贯穿建筑的承重墙,则还要注重加强对墙体的维护,整个排水结构优化设计中,必须处理好结构布设与管网体系的关系,以免发生管道绕梁或柱的问题。
        3.5裂缝处理措施
        一旦出现裂缝,需要采用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裂缝进一步发展,对建筑整体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常用的裂缝处理方法包括表面涂抹法、充填法、灌浆法等几种。其中表面涂抹法是指结构出现裂缝后直接涂抹聚氨酚等高分子防水材料,该方法对结构表面要求较高,并要求结构表面具有良好的干燥条件及清洁条件。充填法就是向裂缝内部填充速凝堵水剂等材料,填补过程中要注意分层压抹,以保证良好的封闭效果。灌浆法主要是利用仪器将修补材料灌入结构内部裂缝,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灌浆材料包括环氧树脂类材料、丙凝、氰凝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结语
        建筑结构裂缝作为建筑质量和安全性能的主要威胁,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分析可能导致裂缝的因素并加以控制。
        参考文献
        [1]张文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6):11-12.
        [2]徐小斌.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34):78.
        [3]廖屹昊.房屋建筑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9,1(09):87+89.
        [4]莫庆华.对建筑结构设计裂缝原因及措施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6):223-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