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基建工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月20期   作者:何劲松
[导读] 近年来,我国基建投资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工程造价控制是企业实现内涵式扩张和效益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何劲松
        北京凯燕国际饭店管理有限公司 100016
        摘要:近年来,我国基建投资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工程造价控制是企业实现内涵式扩张和效益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有必要分析单位基建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弊端,并制定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以不断提离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单位基建工程;造价控制;全过程造价控制
        单位基建工程的规模普遍较大,周期普遍较长,实际工程造价常常超出预算,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困扰。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核心在于全面考察单位基建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包括项目决策、设计、发包、施工、竣工结算五个阶段,并把全过程控制作为重点和突破点,把工程造价的实际发生额控制在核定的造价限额或合理的范围以内,这对于我国工程造价控制的改革与创新具有现实的意义。

1.建设单位在我国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基本建设是一项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投资巨大的经济活动。我国基本建设程序是由多个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所组成。基本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包括规划、设计、组织、协调和监督。需要一个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业务上承担某项基本建设任务的组织机构———建设单位,来对具体的建设项目全面负责。建设单位是基本建设的基层管理单位,是基本建设实施的组织者和代表。
        建设单位的职责是在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机关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努力做好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在上级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总概算范围内,积极创造条件,协调协助各有关单位保质、保量、经济节约地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及时验收交付使用。
        建设单位在基本建设决策、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任务有:提出项目建议书,组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批;选择建设地点,编制设计任务书,组织勘察设计;初步设计和总概算经上报批准,列入年度计划后,组织招标、施工;工程按设计内容建成后,组织验收、交付使用。另外还要进行征地拆迁,合同预算,资金管理,进行项目后评估等项工作。
        对于一般的中小型工程,其建设单位通常是由工程建成后的使用单位来担当;它们对本建设项目各方面的条件和需求了解得最清楚,有较强的主人翁责任感;所以一些设有专门专业基建部门(如基建处)的建设单位,是可以而且有条件发挥其在基建项目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建设单位在基本建设实施过程中管理的责任心和水平,对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和建成后使用效果,尤其是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投资效益好坏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2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概述
        建设工程造价:一般是指为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最低量流动基金的一次费用总和。
        工程造价管理:是以土木(或安装)工程技术为基础,对拟建和在建工程进行计量与计价,并在实施中控制支付的一种工程管理技术。
        全面造价管理:是指通过有效地使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盈利和风险。它包括工程项目全过程、全要素、全风险、全团队的造价管理。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就是要将建设项目各阶段所发生的工程造价控制在预定目标之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基建项目建设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编制设计任务书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工程结算审查阶段),在保证项目使用功能、质量要求和工期要求的前提下阶段性检查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对影响项目造价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将工程总造价控制在工程概算内。
        以前建设单位管理控制造价的重点主要是放在建设施工阶段。现在大量工程实践的统计表明:在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节约,可占总控制节约额的70%左右。

因此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就是:在以前建设单位建设施工阶段管理控制造价的基础上,增加在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节约,并以后者为控制的重点。
        应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工程造价:首先通过编制投资规划、工程概算和预算,分析和论证工程造价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并对项目造价目标进行分解;然后将各阶段工程造价的计划值与实际值相比较;最后加快实施工程造价控制的各项纠偏措施(包括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等措施)。

2.1建设工程项目整个周期各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设工程项目整个周期可分为决策、设计、施工和使用四个阶段,根据参考文献[4]分析,建设项目最后造价和实现的经济效果,很大程度是由设计工作决定的,而设计工作又是体现和贯彻项目决策意图的。所以在项目决策和设计上失误是重大的失误,相反,在项目决策和设计上节约是重大的节约。

2.2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进行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
        经统计,高质量的勘察成果与优秀的设计方案,可降低工程造价的5~10%;而在施工阶段的控制效果则相对较小。
        (1)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合理设置造价控制目标。在选择设计方案时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分析优选。
        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其目的是以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经济指标)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技术指标),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功能(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分析,价值工程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功能分析,确定哪些功能是必要的,哪些功能是不必要的,从而在改进的方案中去掉不必要的功能,补充不足的功能,提高设计方案的价值。同一建设项目,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也就会有不同的造价。这时就可以应用功能与其费用之比(价值)的大小来进行设计方案的优选或修改。
        (2)以主动控制为主,不能只是被动地纠偏;将事后算账改为事先算账。
        (3)技术与经济并重,用限额设计来加强设计人员的经济意识。限额设计是指按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限额进行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按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中的各专业设计文件在保证使用功能、技术标准和工程规模的前提下进行投资限额分配。它是建设项目投资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性措施。

2.3在建设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
        (1)应综合考虑质量、进度与造价之间的权重比例关系来制订工程管理的目标。不能单纯强调工程进度,不惜一切代价地抢工期;尤其是要防止合同计划工期大大短于合理定额工期的超常规施工要求。
        (2)均衡、有节奏地组织施工,避免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匆忙开工。
        (3)严格控制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和经济签证。先算账,经分析研究后再决定是否变更和如何变更。

2.4在工程结算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后期管理
        认真审查所有结算资料,仔细研究招投标及合同文件,通过工地例会的会议纪要和施工过程中的结算人员的参与,充分了解整个施工过程的工程造价变化情况。同时要求建设单位现场代表参加结算的资料检查和分歧讨论调查工作,配合具体结算审查人员到现场查看、丈量。

结束语:
        单位基建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系统、复杂、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我国在这方面的控制仍然比较薄弱,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很大的差距。当前,我国基建项目日益增多,项目投资也越来越大,给企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企业应严格执行三算原则,创新基建工程造价控制理念,注重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武智猛.基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分析[J].知识经济,2018(15):109.
[2]苏敏,刁兆光.控制基建工程造价的採索与实践[J].企业导报,2018(7):50-51.
[3]陈攀东.浅析基建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J].中国医院離与装备,2015(5):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