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炜哲
容城县供电公司晾马台供电所 河北 保定 071700
摘要:电力作为现代社会最基础的能源之一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能为社会创造更多效益,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为便利。电力系统逐步完善,使得人们日益提升的用电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并且有利于保障用电安全。因此,探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基于自动化技术的电力系统发展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工程
引言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计算机、智能等技术集成应用中的产物,其技术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电力系统控制、监测体系中,能够增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力度,使系统时刻处于稳定状态。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电力系统涉及到众多的生产环节,不仅需要将其它形式的能源转化为电能,还要将转化后的电能进行很好的传输、变压以及配置等,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环节,电厂生产的电能才能更好的满足用电单位的电力需求,确保用电单位能够正常的生产运行。在电能转化的输送过程中,需要对电能进行多次的调整保护,涉及到众多的数据采集,数据的运算以及科学的管理,只有通过精准的控制,才能确保电能的质量以及供电安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让电力系统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控制方式,以现代化计算机控制为主,更加全面有效的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利用计算机中心控制,可以发挥系统中软件的作用,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和调度,确保电力系统运行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以及自动调节和控制、系统及设备的自动保护以及网络信息的自动传输、电网调度自动化、火力发电厂自动化等。这些自动化系统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构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体系。电力系统自动化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不利影响,利用设定好的程序来自动的管理电力系统,使其能够实现自动的运行,对于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自动处理,让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更高,反应的速度更快,整体的运行环境更加的安全稳定。
2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领域
2.1变电站领域
在变电站领域中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自动化管理和运行变电站,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利用电力信息自动传输系统,实现调度中心和发电厂以及变电站信息高速传输,利用遥测和遥控等装置,信息接收终端可以自动控制变电站,降低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实时监控电网系统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电网系统中的问题,维护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2.2电力系统调度领域
电力系统调度是需要搜集大量复杂的数据来进行工作支撑和协助,数据分析往往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由于人力特性,也可能导致数据计算的精准程度出现偏差,从而产生巨大的成本消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自动化技术随之融入电力系统调度中。利用计算机技术不断的采集、实时计算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数据,同时利用自动化技术对电力调度数据不断的进行控制、实现可视化实时监控、不间断的检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目前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地的电力系统调度中,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受到很多企业的认可。自动化技术最大程度的帮助管理人员进行数据的分析,从而大幅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管理人员也能结合数据做出实时反馈。通过计算机的实时计算功能,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调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故障问题,同一时刻可以由计算机对其发出指令来进行管理。调度中的自动化技术不仅改善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降低故障率,还减少不必要的抢修工作,此举可以有效减少因为人力造成的管理不及时所产生的经济损失。
2.3发电厂分散测控领域
电网系统中具备很多单独的监控单元,系统数据通信和控制站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并不会产生相互干扰问题,这也加大了系统检测的难度。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结合不同的分散单元,完善网络控制系统,降低系统负荷问题,可以合理监控发电厂设备运行情况,获取准确的数据。
2.4电力系统维护中的应用
我国电力系统大力发展特高压输电线路,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布广泛且地形复杂,这样带来了相关的问题,即维护困难,不仅消耗更多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为解决该问题,现今电力系统企业引入无人机技术进行巡线工作,该技术的出现受到电力系统的高度重视,通过应用获得一片好评。无人机巡线可通过影像还原真实细节,模型效果真实,能够实现地表全要素表达,同时还能实现对影像实景三维模型的数据精准测量,且精度高。无人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途广阔,不仅可以巡检10kV-500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降低线路巡视难度以及巡线工作量,提高巡线工作的效率及速度,更能极大程度的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使得电力系统安全生产运行。
3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
3.1现场总线技术
该技术是将智能化自动设备与控制装置在现场展开直接的安装与组接,最终形成一体化的多向、多站、串行信息传输网络,同时能够将系统的智能传感器、数字通信和计算机等各方面的功能都综合利用起来。此项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普遍运用,能够对智能变送器的电量进行采集,并把收集到的信号传递给用于监督与控制的计算机。而智能控制算法则能够进行电能计算与科学判断,最终由计算机给控制设备传递指令,达到自动化控制的效果。采用该技术在现场完成了硬件与软件的连接以后,不必再对现场实施控制,只需要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妥善调配,就可发挥出现场自动化控制的作用。实践研究证明,现场总线技术的广泛运用,高效地完成了相关信息交流与共享的任务,从而贴合了多样化控制标准,促使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作变得越来越完善。
3.2柔性交流
输电系统是电力系统整体结构中的核心内容,其运行质量、可靠性影响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因此,相关人员基于电气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重视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建立,以此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实践中,提高系统输配电、电力生产过程中的输电效率。在此期间,为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相关人员应在系统更新中,重视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应用。从而丰富用户电力服务内容、保障供电服务质量,维护电力系统输电安全性。再者,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功能发挥时,有助于避免电力系统运行中,资源损耗问题的产生,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提供更为系统的保障。甚至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实践效能的呈现中,拓展电力系统功能改进思路,满足电力企业现代化发展中的节能降耗需求。
3.3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在电网调度领域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将电力生产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并监控电力生产状态,根据监控结果实时的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科学的评估。一般情况下,县级的电网调度控制中心规模较小,市级的调度中心比县级的大,对于监控区域内的各级变电站以及配电网进行实行的监控,确保变电站可靠稳定运行。国家级的电网调度中心规模大,服务器容量大,设施功能齐全,运行的效率比较高,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及时的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电网调度工作有序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工程中进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必须要对电力系统实施全面改革,提升总体管理水平,处理好当下存在的种种问题,拓展电力行业规模,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多方便。
参考文献
[1]袁灵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3):156-157.
[2]苏贺通.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展望,2018,26(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