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福
国网泉州农电服务有限公司安溪分公司, 福建 安溪 362400
摘要:电力配网的运行质量是决定电力系统整体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当今时代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促使我们对电力配网运行的可靠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不难发现,我国目前的电力配网仍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力配网;可靠性;存在的不足;对应措施
引言
电力系统中配网是衔接用户和供电公司的关键一环,其可靠性是有效衡量企业是否能实现连续供电的关键性指标,电力配网可靠性不但会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影响,同时还能体现出供电企业用户服务水平。若电力系统运行的时候,培养可靠性没有办法保证,则有可能会出现电力安全事故,严重的还会对电力用户的安全产生威胁,故有效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是非常必要的。
1 电力配网中的不足
1.1设计不具备合理性。设计不合理是造成电力配网不足的一个主要问题。在进行配电网设计期间,,没有对配电区域进行有效的规划工作,同时也没有做好细致的研究,从而造成电力配网工作很难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
1.2配电网的电压合格率比较低。一些配电网区域的合格率不高,从而造成一些电网系统需要较强的电压,否则很难得到有效的运行。同时在电力配网的过程中,极容易发生网损的情况,而要是特别严重的话,那么此线路当中的电力设备将会耗损很大一部分的电能。以上的情况是造成电力配网稳定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停电,从而给用户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1.3电力配网的自动化程度不足。许多配电网过于老化,而且自动化程度普遍偏低。在进入智能化时代以后,这种配电网显然已经无法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角度,如果继续使用的话,那么电网在进行电能分配的时候,就无法获得足够的电压。
1.4电力配网的设备更新缓慢。电网如果想得到有效运行,拥有完善的电力配网设备非常关键。目前,即便是最大容量的电力配网,也不能够给用户提供充足的电力,因此必须要对设备进行更新。不过因为受到财力、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导致电力配网设备迟迟没有得到更新。同时,电力单位也没能够对电力配网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其设备无法充分的展现出自身的性能优势。
1.5客户自有设备方面的问题。客户端设备经常会造成配网故障的发生,根据统计,由于客户端故障而导致配网出现问题,一共占据了配网故障的10%。现在,我国对客户自有设备并没有系统性规范,这正是客户端频繁出现问题的原因。另外,由于无法和配网主网架相分离,导致停电规模进一步加大,从而对配电网的可靠性造成了影响。
2影响配网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供电可靠性,指的是供电系统的持续供电能力,它作为对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能够可靠的反映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是衡量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其衡量指标主要有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及次数、系统停电等效小时数等等。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造成供电可靠性低的主要因素有下面几点:
(1)设备及线路故障,设备缺陷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隐患,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人为或非人为造成的损坏都是造成配网可靠性低的原因。
(2)运行环境,主要是指环境、地理、自然等方面对配网运行的影响。
(3)电网结构不合理,这是由于传统的设计建设不合理。在电网建设改造中制定和采用合理的电网结构是提高配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4)线路缺乏运行维护与管理,运行维护及管理是供电企业的重要日常工作,其管理水平及工作人员技术水平都与供电可靠性息息相关。
(5)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不健全,这是由于改造工作未能及时跟上用电需求。需要加快电网改造速度,加大在系统中应用先进的自动化系统设备的推广力度。
3 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策略
3.1对电力配网结构进行动态性完善
在优化电力配网结构的过程中,要根据对电力配网稳定性的实际要求设计电力配网结构,规划好电力配网的配网线路。同时,要根据变电容量规划设计电力配网,对电力配网周边区域的用电量进行能源消耗数据的规划设计,并规划未来的用电量变化情况,在合理的规划模式下保留足够的电力配网。另外,还要充分考虑电力配网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作相应的数据整合处理,并利用RSES软件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检验。在验算过程中,可以使用t检验的方法,即:以保证得到的电力配网数据的合理性。在动态性完善电力配网结构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电力配网结构外来发展的合理性,要在保证电力配网供电能力的基础上完善现有的电力配网结构。
3.2推行配电自动化技术
新科技时代,电力配网工程应该引进自动化技术,其功能板块包括数据检测、数据存储报表、控制开关、数据传输、检查疑问和自动确诊更改。
(1)数据检测要求记录交流电的信息包括电流、电压、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等。通过计算功率因数和功率,将得出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发送到主站。
(2)数据存储报表以日核算、月核算数据信息为对象,核算后及时储存起来,其中核算数据的存储时间以月为单位,月核算数据的储存时间约12个月。
(3)控制开关需要监测终端用来采集线路开关情况和自动记录改动发生的时间和情况。
(4)数据传输是基于GPRS技术,获取电表信息数据,核算信息数据,实现通讯。
(5)检查疑问可以对变压器输出的电流、电压进行检查,遇到异常情况时汇总疑问信息并上报给主站。
(6)自动确诊整改。针对系统运行出现的疑问可以自动诊断并修复。
3.3加强电力配网的信息化管理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将配网自动化技术改造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信息化改造管理平台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实际改造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做好信息技术的引进、应用及融合工作,逐步建立具有企业特色的信息化改造管理平台,完成配网自动化技术改造模式的变革,例如:利用BIM技术,建立与配网系统相匹配的管理模型,常态化模拟供电过程,制定预防解决方案,为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通过软件分析获取数据,全面解决在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配网系统改造前期,帮助电力企业评估改造风险,进一步发挥辅助决策的作用。
4 结语
电力配网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关系电力服务水平的高低,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电力配网存在的不足;其次结合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关于如何提升电力配网可靠性的几点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提高电力配网的可靠性,为电力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电磁兼容标准的发展动向[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02).
[2]熊霁.自动化设备在水电站中的实际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1(06).
[3]黄育欣. 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技术分析[J]. 科学与信息化, 2017, 000(010):84-85.
[4]龚华勇.电力配网的不足与可靠性的提升[J].科技与创新,2014(24):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