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物ID技术的运维成本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0期   作者:赵宇琪
[导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输配电的价格变动变得越来越严格
        赵宇琪
        重庆市电力科学院 400022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输配电的价格变动变得越来越严格,成本监管变得越来继越苛刻,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对电网公司提出规定,要求电网公司对于分电压等级输配电成本不在实行合并计算的方式,而是采用单独计算的核算方式。输配电成本是有多种成分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运维费用,运维费用涉及多个领域,每次的交易金额都是数值比较小的,而且运维费用需要进行现场操作,时间相对比较紧迫,再加上工作在一线的操作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使得成本归集工作出现诸多的问题。这篇文章主要针对实物ID技术的运维成本管理进行深度研究分析,设计了科学化的抢修流程,从而确保信息采集工作的展开,为解决运维成本问题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分电压抢修成本归集;输配电价改革;实物ID
        一、电网公司运维流程现状
        (一)业务流程现状
        对于电网公司来说,常见的设备维修工作通常被分为两种:一种是有计划性的大型维修工作,这种工作需要提前进行规划;另外一种是没有计划的抢修工作,这种工作具有突发性,按照一定原则又被划分为有提前设定的标准业务和没有提高设定的非标准业务。一般来说,突发性的抢修业务具有固定的流程,分为三部分:首先,运检部接到事故抢修的报告,并且填写抢修派出单并且告知现场抢修人员;其次,等抢修人员完成抢修工作以后,现场检修人员负责检修工作,并且填写记录相关的费用,送到运检部进行备案处理;最后,运检部进行总结整理相关的抢修所花的费用,整理好以后送去财务部备案入账。
        (二)当前业务模式的改进空间
        通过前文介绍的突发性抢修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了解到,这种业务方式优点较为突出,既操作简单,又高效快捷,对于抢修工作的突发性特别适宜。输配电价还没有进行改革的时候,抢修业务模式是一种很不错的工作模式,不但与抢修业务的严厉要求不谋而合,而且也特别适合文化素质较低的抢修人员操作。这种程序简单易懂的,没有额外的信息反馈,易于操作,为整体的抢修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保障。然而,近几年来,国家对输配电价进行了改革,而且对输配电价的监管要求也变得越来越苛刻,那么原来的抢修模式就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改革以后的状况。
        1、现场修理人员回复的相关抢修成本数据时效性较弱
        输配电价格变动以后,信息系统的输入方式也随之改变,原来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的工作人员不能够很好的胜任此项工作,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这些员工为了能够适用这种新的模式,就不得不进行技术培训,造成了培训成本的大量支出,此外,由于工作人员工作技术不熟练,造成了大量的无法控制的输入性错误出现,因此,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目前依然保持用纸质派单的模式进行抢修工作的展开,在这种纸质抢修单派送费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抢修单传送不及时,使得相关抢修的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回应,造成了现场修理人员回复的相关抢修成本数据时效性较弱的现象产生。除此之外,抢修成本的统计工作也受到影响,由原来的单次核算抢修成本变成了一段时间内的总体抢修成本的核算。
        2、信息上报质量不能满足多维精益管理要求
        所谓的多维精益核算制度指的就是监管和非监管业务的隔离、法定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国网为了建立这种多维精的合算制度,对会计科目进行了改革,选择了一种全网统一、一贯到底的会计科目,设立了一种能够随时调整、灵活变动的起到辅助作用的维度。对于多维精益合算来说,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管理维度,换句话说,管理维度是整个多维精益核算的灵魂。管理维度是与抢修有关的管理维度信息来源的源泉,就目前情况而言,经过抢修现场上报的信息模式不仅不够主专业,过于简陋,而且管理维度也不够丰富多彩,根本无法与多维展示信息的收集规则想匹配。
        二、流程整体改进思路
        为了能够满足国家对输配电价监管的苛刻要求,把无计划非标准的抢修业务成本的分电压的等级分摊变成现实,项目必须要根据无计划非标准的抢修业务费用部门进行改革,基于实物ID技术能够快速输入的特点,把每一次抢修时候的具体行为进行详细的纪律备案。

对于抢修业务的分电压等级核算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完全按照行为基准分摊的原则进行费用分摊工作。ABC分摊是基于抢修行为的分电压成本分摊的简称,根据不同电压等级的抢修工作发生的频率的高低以及抢修时候的工作量的大小作为参考,把整个的抢修所花费的费用实现分电压等级的核算工作。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现了分电压等级维修成本与它定义的完美匹配,真可谓是实至名归。这种方式的分摊标准就是不同电压等级抢修实际花费金额的多少,既满足了输配电价监管的严格要求,也为财务数据对公司业务的经营决策提供了保障。虽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特别多的,带来的好处也是随处可见的,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当数据处理的数量很大的时候,单单依靠手工进行数据输入的方式极大的浪费了时间,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正确率也无法得到保证。
        三、抢修流程整体设计
        要想费用结算流程保持不变,更好的进行应实物ID的抢修成本数据收集,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对一些具体的操作程序进行整改。例如:
        1、当运检部接受到设备故障的报告以后,系统中自动生成抢修操作单并且及时的告知第三方负责修理的公司进行抢修工作安排,安排相关工作人员的及时达到现场。
        2、到达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携带实物ID扫描设备工作,然后依靠员工卡进行出勤人员的名单录入工作。
        3、当第三方负责修理的公司人员到达现场以后,必须要对现场设备进行安全检测,找出故障原因。
        4、出现在现场的工作人员扫描故障设备实物ID,然后进行相关抢修操作单编号的输入性工作,与此同时,记录现场的处理情况、过程以及结果等等,最后等一系列工作完成以后把抢修单进行系统上传,上传的抢修单中必须明确记载所有参加抢修工作的人员名单、抢修时间、抢修地点、更换的材料等等。当运检部接到系统抢修单后根据实物ID然后与国网公司其他数据库进行连接,导出与抢修单据相关的其他维度的信息。
        5、等到上面的工作完成以后,运检部门就会根据原有费用的具体结算流程来进行费用的申报工作。
        6、财务部完成最终的结算费用后,那么所有的抢修费用工作也就完成了。
        四、流程改进效果
        通过上面的流程改进,分电压等级抢修费用核算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运检部从成本归集的中枢位置的成功脱离
        抢修的负责部门有好几个,其中运检部是所有部门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在运检部所负责的所需工作之中是不包含成本归集这项工作的,但是在流程没有改进之前,不仅财务部收集信息的传递需要运检部的帮助,而且现场修理人员保送的信息也需要运检部的配合。
        (二)现场工作人员成为第一手资料的直接提供者
        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提高了信息收集的及时性,极大地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压力,为后续分电压等级抢修费用的核算创造了条件。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实物ID技术对运维成本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实现了运检部从成本归集的中枢位置的成功脱离,并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第一手资料创造了条件,值得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未来的时间里,实物ID技术对运维成本管理仍是人们研究的核心,需要专家继续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徐泉根,郭军辉.基于实物“ID”技术的电网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2):156-157.
        [2]买合布拜·肖开提,马占军.基于电网实物资产统一ID编码技术的新一代物资配送及移动收发货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20(13):132-133+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