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0期   作者:武天惠
[导读]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电
        武天惠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高邑县供电分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1330
        摘要: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电力物资管理体系的科学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意义,其为提高电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管理体系智能化、保持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先导。电力企业应提高对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结合企业发展要求和物资部门特点,从多个层面同时着手,充分体现并发挥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体系优化中的作用。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电力物资;应用
        1、物联网的介绍
        物联网,英文名称为"The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由"物联网"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1]。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
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在物联网的发展的早期,IBM公司提出自己的物联网理念---智慧的地球,认为物联网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智慧”状态。
        1.1物联网技术架构
        物联网架构从大体可以分为3层,由感知层、通信层和应用层构成的3层组成。如图1所示:


        感知层:通过智能卡、传感器、工业自动化、音频、视频等电子工具,把物体进行标识、采集相应的数据信息,使物体智能化,让物体“活”起来。
        通信层:由物联网平台层和网络层组成。网络层主要进行信息的传送。网络层包括接入网和传出网。接入网是将物联网终端设备接入,主要包括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种。传出网是将终端数据传递给处理中心,即平台层。网络层将是物联网信息的基础承载网络。平台层只要对终端传递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各种处理服务器,并处理的结果传递给应用层。
        应用层:将采集的信息存储在统一的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开发各种应用软件,为不同的需求提供智能服务。
        1.2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常用的技术包括:RFID技术、传感网络技术、M2M技术等相关技术。
        (1)RFID技术
        RFID技术,即是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缩写RFID),也称电子标签。RFID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由于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因此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2)传感网络技术
        传感网络技术是传感器、大规模无线传感网技术及其智能处理技术的融合。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在传感网络中,传感器可以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路由,然后转发路由到网关节点。而网关节点能用多种方式与外界通信联系。
        (3)M2M技术
        M2M通过实现人与人(mantoman)、人与机器(mantomachine)机器与机器(machinetomachine)的通信,让机器、设备、应用处理过程与后台信息系统共享信息,并与操作者共享信息。它提供了设备实时地在系统之间、远程设备之间、或和个人之间建立无线连接,传输数据的手段。M2M和物联网的核心理念相同,物联网技术的概念比其更加宽泛。
M2M技术的应用涵盖范围广泛,通过“让机器开口说话”,实现对设备和资产有效地监控与管理,通过优化成本配置、改善服务,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并能够为社会更好的服务。
        2、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在整个电网运行的环节中,对设备的状态的预测、预防、调控等智能化策略,必须依托于透彻的信息感知,可靠的数据传输,健全的网络架构及智能管理和多数据高效处理等技术。物联网技术恰好在多种场合满足智能化电网管理的需求。
        电力设备是电力物资管理中的核心,它是保障电网正常运行的基础。电力设备的被盗或者故障,都会给企业用户带来很大的损失。如何使得这些可能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也是电力物资管理的重心之一。电力设备在电力公司的资产中占据比较大的份额,是电力公司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物联网技术可在电力物资监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进行身份识别、电子标签、远程监控,从而实现对电力物资的有效管理。电力物资管理一般分为:设备防盗监控和固定资产管理。
        2.1设备的防盗监控
        通过在电力井内部署监控设备,可实时监控井盖的开闭状态及井下浸水、温度、烟感、设备电池电量等信息,可为后台监控人员提供集中监控界面,实时解决问题;在设备上隐蔽放置小型设备追踪器,可实现电源通断感知、位移感知、GPS/LBS位置追踪,在设备非法断电、发生位移等情况下,实时告警并提供一段时间内的连续位置追踪。
在地面上,设置设备追踪器,可实现电源通断感知、位移感知、GPS/LBS位置追踪,在设备非法断电、发生位移等情况下,实时告警并提供一段时间内的连续位置追踪。
        2.2固定资产的管理
        在固定资产设备上贴附RFID标签,利用RFID标签非接触读写的特性,在机房或设备集中布放的区域放置RFID读写器,定期对区域内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同时,为维护人员配置RFID身份标签,在其进入区域进行维护操作时,记录操作行为;维护人员通过手持设备,在现场从管理平台下载工作任务,并通过RFID标签逐项对任务相关物体进行确认。
        2.3电力物资管理主要内容
        (1)小型监控模块
        通过连接到各监控点的特种传感器,可实时监控井盖的开闭状态及井下浸水、温度、烟感、设备电池电量等信息,并将相关信息通过标准无线传输技术发送到小型监控模块,由小型监控模块把异常情况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平台。小型监控模块可内置追踪器,对被盗设备进行位置追踪。
        (2)固定资产管理模块
        固定资产管理模块,通过终端扫描固定资产设备上贴附的RFID标签,并将相关设备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平台进行统一监管。
        (3)传输网络模块
        电力终端监控管理业务平台与标准通信终端之间的传输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2G、和3G移动通信方式传输,或者WLAN通信方式传输。
        (4)电力物资管理平台模块
        电力物资管理平台将各传感器上传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告警处理,从而实现了对电力物资的统一监管。并将这些数据与95598平台对接,使得管理更加高效,更加迅速。
        3、结语
        综上所述,物联网发展到今天,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其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设备管理,也将应用到其它方面,例如在智能电网方面也将具有很有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科锋. 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上的应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4):721.
[2]魏京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信息化应用[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20):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