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志鹏
国网大同供电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据价值不断提升,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面对网络安全带来的隐患也在不断增大,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和维护,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重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让互联网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系统;信息安全
1 大数据环境下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
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安全成为我国信息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推动行业改革需要突破的关键任务。大数据技术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数据集处理技术,在实践中应用主要具有高效率、多样性等特征。大数据管理、建模的相关工具整体来说带有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大数据技术的实际运用也就被赋予了信息安全风险。现如今,我国在大数据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方面,范围逐渐扩大,并且技术本身也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大数据技术实践应用期间,体现出极佳的兼容性,同时也具有其他的一些性能,获得了相关行业领域的青睐,将其当作信息建设、行业改革创新的重要工具。与以往应用的信息技术不同,大数据环境下的计算机技术种类更为丰富,所以实际使用期间,必须要深入理解用户需求。
2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2.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制度不完善
完善和健全的监管制度是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和保障,但部分个人、企业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水平,并没有制定相关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制度,使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不断增加。其次,部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制度与用户行业实际情况不相符,在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并不能发挥监管制度的有效性,也会极大增加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
2.2黑客入侵
相关人员在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故障进行排查的过程中,发现黑客入侵是一个主要原因。黑客入侵主要分为2种。第一,黑客进行主动性攻击。就是黑客在对数据信息进行破坏的过程中,是有一定针对性的,导致大量的数据信息丢失,带来巨大的损失。第二,黑客进行被动性攻击。在入侵的过程中,对一些数据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破解,或者是截获数据信息,但是计算机网络仍然可以进行正常的运转,此过程具有被动性。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黑客入侵,都会对数据信息带来较大的影响,导致数据信息丢失,为计算机网络的后续运行带来较大的影响,埋下隐患。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计算机网络出现瘫痪。
3 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
3.1数据加密技术
计算机网络信息是建立在数据的流通与保存的基础上的,而数据又具有普遍性以及开放性。
在大数据时代,使用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流通与保存的保护,有效避免数据的破坏,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截取信息片段而获取保密信息。这是解决当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其中对数据保存文件加密可以防止数据被窃取或被毁坏,数据加密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数据流通提供加密服务,主要是在传输与接受两端进行加密与防护。该技术是利用线路加密以及端对端加密来进行保护的,更注重对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保护。端对端加密则需采用加密软件来实现数据的保护,文件发送方利用加密软件对发送目标进行加密,并将文件由明文转换为密文,再进行传输,而接受方则通过密钥来解密,将文件由密文转换为明文。
3.2设置网络防火墙来防护网络信息安全
一般而言,网络防火墙是基于预定安全规则来监视和控制传入和传出网络流量的网络安全系统。计算机的所有流入和流出的网络信息都要经过防火墙。计算机的防火墙技术就是针对内部网络安全的防护技术,预防外部的网络用户采用不良手段对内部计算机进行非法侵入,对内部网络运行环境进行防护,保证内部计算机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火墙技术按照功能的差异可以分为地址转换型、检测型和过滤型几种,针对不良信息的入侵种类采取不同功能的防护,全方位的将外部的不良因素阻隔在内部计算机之外,保证内部网络环境的纯净和健康运行。
3.3云端访问安全代理服务器的运用
云技术是指在广域网或者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云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是大数据时代的显著特征,但云端的访问安全问题也是最突出最尖锐的问题,必须要启动有效的安全防护技术。云端访问安全代理服务器就是部署在云端的安全防护策略执行技术,在云端资源被外部网络访问时,能根据内部预先设置的访问标准启动防护措施,从而保证云端资源的储存和运行安全问题。
3.4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力度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力度是提高网络信息安全必不可少的策略。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各地的人们进行组织交流最重要的模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地域限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督变得不可或缺,要确保出现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违法违规操作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此类监督主要针对硬件监督和软件监督,监管好硬件市场,确保硬件的质量达标是硬件监管的首要目标;软件监督是指对计算机软件的漏洞进行监督,有效防止恶意攻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龙振华.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6):161-162.
[2]孟高峰,刘芳.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9,25(6):176.
[3]杨军胜.大数据环境下病毒防护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电脑迷,2018(11):77-78.
[4]仇昱.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2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