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7月20期   作者:王枫,王天佑,姚钊齐
[导读] 在我国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中,确保变电站正常、稳定运行的主要系统就是继电保护系统
        王枫,王天佑,姚钊齐
        国家电网蚌埠供电公司   安徽省   233000
        
        摘要:在我国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中,确保变电站正常、稳定运行的主要系统就是继电保护系统。但是在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运行故障,从而对继电保护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对此,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主要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技术方案展开研究。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研究
        
        继电保护装置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迅速切断故障设备,为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保障,但是操作不正确也会对系统带来危害。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基于一体化信息平台方式,在故障情况下以简洁明了的可视化界面将故障信息清晰的展现出来,防止潜在问题的存在。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方案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同行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概述
        通常情况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会发生各种突发情况,但具体而言,常见的几种异常情况主要包括高频保护以及母差保护、瓦斯保护和微机保护、距离保护。当定期通道的实验参数不能满足具体运行要求时,直流电源消失、装置故障信号无法复归,在这一情况下就会发生高频保护。而母差保护是在母差直流电压消失、母差交流断线及母差不平衡,并且电流不为零的情况下发生的。瓦斯保护主要发生在变压器滤油、加油和换硅胶过程以及潜油泵、清理吸湿器、冷油器等过程;如果系统四保护灯亮或者总告警灯亮,但在此过程中告警插件的信号灯不亮及CPU发生故障、打印显示CPU×ERR,此时就会出现微机保护;除此之外,当系统的三相电压回路断或者PT退出运行、助磁电流过小或者过大,如果负荷电流超过允许电流值,就会出现距离保护。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技术方案分析
        2.1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的生成
        当启动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运行装置后,无论对其进行任何操作,系统都会自动将多个历史操作文件进行完整记录,这些数据文件主要包括动作情况的简报文件以及故障录波文件、中间节点文件等,这些相关的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故障信息传输主要依靠DL/T860展开操作。因此,当继电保护装置在启动或者关闭系统设备时,系统中自动生成的故障录波文件记录的时间与中间节点文件具体时间一致。但是,故障录波文件与中间节点文件存在一定差异,中间节点文件除了包含继电装置内部相关逻辑控制信息外,还包括故障录波文件中记录的有效信息。因此,中间节点文件可以清晰显示继电装置运行故障的可视化保护逻辑关系图。对于故障录波文件而言,系统中只包括每一次系统设备启动、关闭或运行的相关重要信息。因此,从二者记录的故障信息中可以看出,故障录波文件信息与中间节点信息文件的主要作用不同,前者用于系统运行故障的判断和分析,而后者主要被用于故障的深入分析。所以,针对这一特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可视化研究,需要充分利用中间节点自动生成的继电保护逻辑关系图,从而结合图示信息建立具体的运行故障模型,使继电保护的故障可视化呈现。继电保护装置在作业过程中,可以详细记录系统中发生的故障情況,具体来说记录的内容包括发生故障时的波动、实施保护时的状态以及系统故障等信息,信息以可视化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对工作人员故障分析、研究非常有利。
        2.2对继电保护故障的逻辑关系图进行可视化分析
        在故障可视化分析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继电保护装置逻辑关系图中的可视化功能,将其应用到继电保护故障录波分析过程中,通过时间关系,结合故障简报以及继电装置自动生成的录波文件、中间节点信息文件,对故障信息展开科学分析。

在此环节中,可以清晰掌握故障发生的每一个节点,同时也可通过可视化功能,使继电保护功能相关部件之间的动作逻辑以及先后运行顺序进行可视化呈现。在具体的故障可视化分析过程中,应该通过“高量”表示继电保护中间节点信息文件所记录的相关动作情况。与此同时,还要对基础单元中可视化图形的绘制风格进行定义。
        在故障运行逻辑图中包括“state”这一文件,其可以表示相应图元的个体属性。同时,采用图元内部保存的对象属性文件“sta”表示相应定义单元的全部图元对象以及相应图元的所属状态。同时,还可以结合图元内部的对象属性文件“sta”参数值,绘制图元模板中的内部对象。因此,继电保护的故障可视化呈现图形,完全可以按照逻辑图单元中的对象属性“sta”值的不同,显示出不同的风格特征。通常情况下,在对我国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的可视化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分析时,为了采用更加简洁的图像进行故障可视化呈现,需结合“keyid3”这一参数值,对相关的连接线进行条件绘制,其中红线表示“sta”值为“1”,而黑线表示“sta”值为“0”。
        2.3继电保护逻辑关系图的G语言互操方法分析
        通常情况下,采用G语言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逻辑关系图进行科学自描述,同时利用G图形处理工作对应用服务器中的对应逻辑关系图进行科学分析。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经常应用的标准化图形描述语言就是G语言,因此其十分有利于不同厂家之间进行互操。但是,在具体应用实践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电力企业G语言使用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具体互操过程中,通常采用两种不同的互操方式进行工作。一种是厂家只需通过G语言直接进行配合展开互操作,但互操过程不需进行任何相关工作。因此,可确保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呈现具有一致的风格。而另外一种情况是,厂家不需采用G语言进行可视化操作描述,只需将可以执行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分析的插件引入系统即可。当需要进行故障分析时,便可直接调取程序中的运行插件。这种故障可视化技术方案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利用一个可视化故障分析插件,同时满足不同型号智能继电装置的故障分析需求。在此过程中,为了便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呈现操作调取相关数据波形,需要确保插件具有附加调用参数功能。
        2.4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模型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继电保护逻辑关系图的自描述可采用G语言开发与解析模块,并在波形分析过程集中引入G语言开发解析模块。在这一解析模块中,继电保护逻辑关系图可充分利用波形工具增加故障回放功能,相应的时间节点文件会在录波文件打开时,同时被自动打开。从上述图示中不难看出,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启动或运行过程中,波形分析工具会针对可视化保护逻辑图与故障波形展开同步回放分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或启动时,会自动生成中间节点文件及故障简报文件,故障路波器会利用文件服务器从保护继电系统中调取相关故障信息文件,故障信息再经过故障录波器进行展开传输。所以,在整个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技术方案中,综合应用服务器以及系统故障录波器、调度端都能进行故障的可视化分析。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正常运行,可以将运行状态以图表的方式展现出来,提高信息的可观性,减轻继保运维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安全保护措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结语
        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提出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分析方案,通过G语言进行图形描述,从而对故障波形图进行解析和回放,可以大大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安全性。在实践过程中,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分析方案的相关软件操作简单,可在不同厂家之间通用,具有较强实用性,是我国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分析的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宝伟,倪传坤,李宝潭.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分析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05):73-77.
        [2]黄树帮.电网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处理主站系统中故障测距和通信规约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