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摘要:电网基建工程中应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标准,严格规范施工过程的安全防护工作,降低施工风险带来的损失。在本文中主要分析电网基建工程中的主要问题,然后就如何提高安全水平,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电网基建;安全管理;方法
近年来,我国电网基建工程得到长足发展,在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安全管理,从电网基建工程全过程入手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电网基建工程的安全实施。本文研究的重点在分析电网基建安全管理问题,深入了解电网基建工程中的安全隐患、风险等,对电网基建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对提高电网基建工程安全管理水平起到一些参考。
一、电网基建安全管理的概述
电网基建施工阶段中涉及到大量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而且施工环境具有不确定性,施工阶段的安全隐患和风险识比较大的,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施工过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问题的重视。因此,电网基建安全管理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科学合理的规划施工决策、计划、组织以及控制等,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系数,实现人力资源、物力、机械设备、环境等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增强安全管理成效。如图是2012-2019年电力安全事故数据:
图1 2012-2019年电力安全事故数据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电力行业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在电网基建中必须切实落实必要的安全措施,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二、电网基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淡薄
在电网基建施工阶段中安全隐患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安全管理措施必不可少。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无论是一线作业人员还是现场管理人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比如一线作业人员在施工操作中没有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凭借自己的经验行事的情况时常存在,而管理人员对这些情况没有给予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损失不计其数。同时,在电网基建工程中也经常有经验不足的工作人员甚至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相关工作的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更差,对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了解不够,安全技术和知识也没有掌握,给施工过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施工安全设施未按照相关规范进行
施工安全设施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而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阶段中必须按照《电网建设工程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设施规范应用手册》中的要求严格设置安全设施和必要的安全措施。但是实际施工中安全设施也薄弱的环节,比如施工现场安全围栏高度不够、安全不牢固、围栏材料达不到规范要求标准;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存在质量隐患,施工人员没有重视脚手架搭设的重要性,方法操作不当以及材料不合要求等,增加安全隐患。而且近年来,由于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要求引发的安全事故不计其数;施工现场关键的位置没有设置安全标志牌、道路名牌、消防标识等,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三)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不到位
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阶段中,为了保证施工过程安全顺利进行必须提前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各项生产活动有章可循,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规章制度只是形式化存在,很多项目中都只是随便借鉴一下其他工程项目的规章制度,并没有根据电网基建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所以规章制度内容缺少针对性,内容空泛。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也会忽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不遵守规章制度,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工作经验操作,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三、电网基建安全管理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利用远程监控系统提高安全监管力度
我国电网基建工程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工程施工阶段中的安全风险也更加复杂。为了保证电网基建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电网基建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监管。比如构建基于 C/S 模式带安全帽识别和人脸识别考勤功能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引入人脸识别功能可以增强工地监控的智能性,也极大的方便施工现场监管人员的工作。在施工阶段中,监理、安全员等相关负责人无法时刻的对施工情况进行监督,通过构建远程监控系统可以解决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对施工环节的实时监管。施工人员大多专业技能水平偏低且安全意识不足,安全帽作为施工现场重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经常被施工人员忽略,存在侥幸心理,针对这一问题就可以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加入安全帽识别功能,严格监督管理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的问题,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监管效率,也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使其在施工过程中遵守安全规定,佩戴好安全帽,并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环节可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二)实施实名制,严格监管人员和车辆的进场准入
电网基建工作中,为了维护施工现场的安全氛围,必须严格监管人员和车辆的进场准入,严禁非参建人员随意进入施工现场,增加安全隐患。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可以建立“一人一卡”身份识别机制,施工人员以及相关负责人都需要持“人员身份信息卡”上岗,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而且系统中还会记录车辆出入的情况,避免未报审车辆、无合同车辆以及无关人员出入,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维护施工现场出入的秩序,也能在一定程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三)发挥视频监控平台的作用,把控安全风险作业
电网基建工程中存在一些高风险作业环节,必须严格做好计划管理,并针对高风险作业环境制定预案,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首先,每周应该安全“一本账”,可以通过卫星定位表明作业地点,方便对施工现场进行抽查监督;其次,做好施工前一日的“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信息统计表”,明确施工现场的风险情况,掌握施工风险级别,并加大力度检查和管理,降低安全风险带来的施工进度影响以及安全事故发生;最后,利用监控平台对三级风险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控,可以采用抓拍的方式,记录施工人员存在的违章行为,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盲区必须提高重视,实施动态监管,消除隐患。另外,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工程规范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比如脚手架材料的质量必须严格审查,符合工程规范和标准才能用于施工中;围栏的高度和质量必须保证,并在关键位置设置醒目的警示牌,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建设方针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中。
结论
综上所述,电网基建是电力事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在施工阶段中安全隐患较大,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事故发生几率降到最低。本文研究认为当前电网基建工程中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做到位,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规章制度形式化存在,没有发挥其作用,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利用远程监控系统提高安全监管力度、实施实名制,严格监管人员和车辆的进场准入、发挥视频监控平台的作用,把控安全风险作业,不断创新安全管理办法,探索更多有效的安全措施,为施工阶段营造安全的氛围,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促进电网基建工程的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蒋一峰.对基建安全管理的一些思考[J].项目管理评论,2018(06):206-207.
[2]秦国强.浅析电网基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0):236-238.
[3]周顺霞.电网建设安全施工管理[J].贵州电力技术,2016,19(05):90-92.
[4]王智.电网基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1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