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文化传承应用研究 侍娥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侍娥
[导读] 摘要:水本身就与人类生存及发展紧密杂糅,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水源充足的地方基本发展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因其可调节局部小气候且改善人居环境,对体现城市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311231
        摘要:水本身就与人类生存及发展紧密杂糅,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水源充足的地方基本发展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因其可调节局部小气候且改善人居环境,对体现城市文化起到重要作用。而城市滨水系统也是城市景观中具有多样性的景观设计,合理规划可成为凝集城市文化内涵的理想景观空间地带,对城市景观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含义。虽然当前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在体系、理论面向并不成熟,在建设中存在或多或少的生态破坏及设计方式陈旧等问题,尤其缺失文化传承性。于此笔者将以城市地域文化传承,在滨水景观建设中所体现演化过程展开论述,研究目的在于探求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的完整体系,期望为今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更好的传承地域文化。
        关键词:滨水景观;地域文化;景观元素
        引言
        自古就为“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水域发展势必会促生城市发展及文化产生,而城市的繁盛也随水系演化而发生变化。城市滨水景观是水陆景观的过渡带,通常是自然与人工景观形态的交叉呈现空间,若能融合当地人文元素,则会让城市景观空间具有代表性。本身城市滨水区就具有开放边缘性的特点,将信息、情感及娱乐纳为一体吸引城居者,展示城市独有风貌的同时,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且优化城市景观类型,推进城市文脉稳步发展。眼下滨水景观建设多受到“广场、绿地热”设计影响,整体缺乏规划指导且展开仓促,在设计过程中基本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地域特色的呈现,而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使得景观面貌并未彰显城市所独有的历史人文气息。总体来说就是滨水景观与地域文化结合中存在问题,忽略了城市地域文化因素,使得滨水景观呈现性不强。
        一、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相关概念理论
        1.滨水区、滨水景观
        城市空间中靠近河湖、海洋等自然水体的陆地区块就是滨水区,其周边地带本就有生态景观,随着人类活动汇聚历史文化要素,得以呈现特殊的滨水空间带。滨水景观就是人们对区域环境内的物质实体改造后,所反映出的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它能够促进城市自然生态的协调稳定发展,增强各个城市的可识别性,有利于城市整体优化,对城市文化传承也极具重要意义。
        2.地域、地域性、地域文化及地域文化景观
        在《汉典》中解释地域为:一为土地范围,二为乡土地域观念,并不是对滨水景观建设的约束,而是作为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媒介。地域性则是说在时空范围内,某一区域内景观受到在地性人文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的景观特殊性。而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某个特定地域中与自然和历史环境交融出现,具有地域差异性。它承载着城市的文化积淀,有着周期渗性及容纳性,吸收外来文化融入当地再呈现新状态。人类创造的人文景观就是地域文化景观,能反映城市文化形态,运用文化元素创造城市自然的环境模式。当下在景观设计空间中,十分重视文化策略面向,对设计者提出建设发展地域文化特征的新趋势。
        3.相关理论研究
        早先滨水区主要为城市提供军事防御功能,临水建城能有效抵御外敌,如古希腊就是利用爱情海来防御战争的。而我们现在不单利用自然生态,同时还需要重视城市景观学等学科发展城市景观。景观生态一词由德国学者提出,主要就是以生态学、地理学等多学科融合,研究地域景观格局差异性。重点强调空间分布上的多样性、规模变化在地域空间的重要性。理论内涵为“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多用于森林、郊区和建成区等景观建设;城市设计主要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三维式景观设计,更重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及精神文化面向的设计。早在《周礼•考工记》中就由“匠人营国”的设计模式,基于此在城市滨水景观中设计时,要重视滨水区与城市总格局之间的模式,能否良好塑造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景观地带。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持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高效优质推动成城市进步。滨水区作为城市文明的缘起,在发展进程中会有古迹文物遗存,这需要在设计中重视历史文脉的延续,对这些元素加以修复利用。如赛龙舟这个人文元素,就是与水文化有关的历史延续。
        二、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中应用的误区
        1.功能缺失
        地域文化不仅包涵着历史文化,而且还包涵地方民俗、地方自然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传说、艺术精品等。当前在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的方式方法不合理,存在着开发地方文化的内容不全面,地域文化应用面较为狭窄,没能实现生态、社会与民俗文化的协调利用等效果。仅在滨水景观中融入小部分城市文化现象,没能在滨水景观中弘扬地域文化的精髓,无法使游人在滨水景观中感受到地域文化全面性。
        2.地方特色不明显
        虽然有些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十分重视展示地方文化,但是展示地域文化的手段单一、方式陈旧、缺乏新意,无法真正展示地方特色文化。例如,当前滨水景观在展示地域文化时主要运用的是铺装、喷泉、雕塑等方式,其展示形式无外乎造型、文字与视频等。这使得各地滨水景观存在大同小异问题,既没能在细节刻画上真正诠释地方文化的特征,又没能把滨水景观与地方文化环境融为一体,存在着滨水景观空间不和谐,文化特点不突出,甚至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三、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传承
        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营造城市滨水景观势必要对当地的水文环境、历史进行分析,将地域文化内涵、自然地理资源、历史人文特征融合,力求营造出具有地域人文特征的滨水景观环境。文化是思想意识、精神上的层面,城市中最需要传承和探究的东西就是文化,需要我们了解、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将人文元素融入在城市景观设计之中。
        地域文化内涵反映了城市的历史价值观念及文化艺术内涵,同时涵盖民风习俗、历史文脉及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若能很好的把地域文化的内涵特性契合到滨水景观空间中,就使得滨水景观设计具有当地的历史韵味。首先要让滨水景观营造统一的氛围,以保持景观整体的活力发展;而后因地制宜,使用当地材料,挖掘当地文化内涵,善用地域特色,保持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重塑城市滨水区的景观新形象。重要的是坚持历史遗迹保护原则,本身遗迹就是不可再生的城市文明,在景观创作中要谨慎对待。当滨水景观设计能巧妙的融合城市自然、历史人文及景观特性于一体时,也是对现实生活情境和行为状态的真实反映。若要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特性,并不是单纯将历史遗址成为营造元素,而是作为提升游人参与感悟的历史承载物,给予场地精神的诠释,使滨水景观设计成为自然、历史以及人类和谐共处之地。
        结束语:水系承载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其亲水特性为城市滨水区景观营造发挥重要作用。滨水景观将城市景观开放呈现,聚集人类公共活动的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窗口。因而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好坏,影响着整个城市景观质量。本论文在阐述了自然、人文以及文化等相关特征后,从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出发,重点分析如何在营造过程中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到具体设计中并能在实践中体现,在设计构思上把握滨水景观项目的整体功能性,从细部节点剖析,运用景观构成方式将具象的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在滨水景观空间场景之中。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人们对滨水景观设计需求、品质十分关注。在今后的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加强实践科研能力,不仅分析地域及人文,同时更重要的是实现可持续、可传承、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滨水新景观。
        参考文献:
        [1]李文鹏.城市景观带中滨水景观的地域文化研究[D].西安: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2]杨杨.城市滨水环境亲水设施设计的研究[D].西安: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3]徐从广.试析水生态文明的小流域景观规划设计[J].智能城市,20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