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问题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21期   作者:张建澎
[导读] 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农村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
        张建澎
        郓城县交通运输局,山东 菏泽 2747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农村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下,农村公路建设也在加快发展,搞好农村公路建设,才能拉动农业经济发展,确保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虽然在长期建设发展中,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与养护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也不可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农业和农村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农村公路应保证其技术等级、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达标,才能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因此,要建设优质工程,强化建设管理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问题;探析
        引言
        中国的农业文明发展历史相对较长,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间相对滞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四十多年来对“三农”问题的持续性关注与政策性解决,当前中国农村、农业、农民已经在整体上达到了“旧貌换新颜”的水平。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政府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各种资源的配置性投入,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正如同邓小平同志所说“要致富,先修路”,经过对这一政策的现代化应用,中国农村在现阶段已经基本实现了道路的“村村通”,也在实际上给全面解决“三农”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时期,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问题的有效探析,有助于为城乡的统筹发展提供技术路径与管理路径支持。
        1 农村公路工程特点
        作为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只有提高农村交通运输的畅通性和便捷性,才能实现农村内部和外部有效的资源互通,继而实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只有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才能提高农村交通运输的畅通性和便捷性。但是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公路工程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总结来说,农村公路具有以下特点:
        1.1 分布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虽然城市内部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我国仍然有超过50%的人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面积大,这就决定了农村公路分布广的特点。
        1.2 数量多
        农村公路除了分布广的特点外,还具有数量多的特点,这些农村公路聚集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张复杂的公路网络。
        2 新时期农村公路工程发展现状分析
        在“十九大”提出的“总体经济体系”建设框架下,农村公路的生产制造需要从传统时期单一的公路建设路径,转型到农村总体经济发展路径;一方面,需要吸收国际上其他国家农村发展经验,规避其他国家曾经陷入的“问题与陷阱”;另一方面,应该在国内农村公路工程发展的新时期,积极运用总体经济体系建设思维,从中牵引出农村产业发展思想,将农村公路工程项目产品的生产制造与“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方案统一起来,从而推进以市场起基础作用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因此,在总体经济体系下的农村公路生产制造要注重市场机制导引下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也需要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建设技术与农村公路管理技术之间的资源整合,进而将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经过实践证实有效用生产效率的体系管理方案运用到新时期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及养护之中。
        3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策略
        3.1 重视施工准备工作
        在农村公路建设前,要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确保可以连续、协调进行。一方面,施工单位应完善施工管理制度,通过考核和激励机制等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落实具体责任,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则要补充调查公路沿线存在的影响因素,标注出平面位置图,通过分析论证作为编制和控制预算的依据。


        3.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1)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农村公路施工中,需要依据施工进度合理调配人员、材料和设备等资源,合理编制各项资源进场计划。依据主导机械配置,合理选择使用配套附属机械。(2)增强质量意识,对质量通病重点治理。第一是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施工中施工单位需做好地表清淤、路基分层填筑压实作业;第二是路面平整度问题,施工单位在修筑农村公路过程中,需依据工程设计严格要求路线标高和线型,避免纵横坡不适等问题影响到工程品质。
        3.3 建立科学养护管理机制
        农村公路在投入使用中,其养护管理工作相当重要。要为此制定科学的养护管理机制,制定从巡查到整修的完整管理机制,一方面推行群众性监督机制,群众可以通过劣质工程举报的方式参与管理。另一方面则要配备高素质养护技术人员,能够对公路实现有效、科学的养护管理,尽早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3.4 优化筹资渠道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需要足够的资金支出,对于当前常见资金断流问题,要积极转换资金筹措方式,对多渠道筹资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先养后补、以奖代补等多种资金补助方式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鼓励单位和个人捐助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支持利用农村公路冠名权、绿化经营权、广告经营权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运营。
        3.5 规范施工工艺,强化建设质量
        一是做好片区划分,并且在不同的片区建设混凝土拌和站,所有农村公路建设需要应用到的混凝土必须出自搅拌站供应。为了保障混凝土品质,务必应用专业的车辆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施工期间严禁施工队伍随意更改材料配合比。如果道路运输条件较差,且超出了混凝土搅拌站的铺设范围,而且附近原材料较为丰富,可以向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申请就近单独建设一个搅拌站。二是施工队伍必须备齐所有的机具,比如,混凝土浇筑需要应用槽钢模板作为浇筑模具,为了更加持久的养护路面,还需要购置保水性较好的土工布。三是务必将检测工作贯穿于农村公路整个施工过程,确保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建设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新动力,近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过城乡道路一体化建设,农村公路不仅从单一的农村生产力要素中解放了出来,也在城市与乡村的互动,通过农村公路实现了互动层次、互动效率方面的全面升级。新时期正值农村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中国进入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节点,因此,解决好农村公路建设问题,保障农村生产力的基础支撑要素,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农村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将中国现代化转型成果逐渐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使农村地区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福利重要途径之一。结合以上分析可看出,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在整体上属于现代农村公路工程产业化发展的两大组成环节,要真正使二者在体系化管理路径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防治结合”,一方面,应该加大在生产制造全要素组成方面的环生产环节剖析,另一方面,应该积极探索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用的养护方案,尽可能发挥市场力量,通过对养护环节引入竞争机制而达到养护效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江绍敏,黄佳鑫.农村公路沥青路面修复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3(22):288-290.
        [2]吴及.基于GPS和GIS的农村公路基础数据普查实践与评价[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43(5):163-166.
        [3]陆继刚.预防性公路养护在现代农村公路养护中的运用[J].砖瓦世界,2020,19(14):204-205.
        [4]王俊霞.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公路工程管理评价体系研究[J].四川建材,2020,46(8):153-154.
        [5]张亚东.浅谈农村公路建设中公路工程质量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7(16):2594-2595.
        [6]马辽强.分析农村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4(20):2054-20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