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伟 徐佳明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化分公司 广东 揭阳 515200
摘要:丁辛醇混合气中含有大量乙炔、乙烯、乙烷、甲烷、一氧化碳等C2及较轻组分,在物性接近的情况下给混合气组分分析带来了困难,不利于丁辛醇生产质量的管控。基于此,本文利用气相色谱法开展了C2及较轻组分定性分离和定量分析实验,从结果来看可以快速实现混合气组分分离,得到精准分析结果。
关键词:丁辛醇混合气;C2及较轻组分;气相色谱
引言:作为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丁辛醇能够用于生产消泡剂、增塑剂等多种化工产品,但长期以来却依赖大量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近年来伴随着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不断有丁辛醇装置建成投产。但相较于进口丁辛醇,国产丁辛醇存在质量不稳等问题,缺乏足够市场竞争力。结合生产工艺可知,丁辛醇混合气为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还要采取有效分析手段为产品质管工作开展提供可靠数据依据。在石油化工行业,气相色谱法在气体组分含量分析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测量效果带有先进性。而在丁辛醇混合气中,C2及较轻组分为主要成分,带有难分离特点,可以采用先进的气相色谱法展开分析,使测量精度得到保障。
1实验条件与方法
1.1实验条件
实验采用Agilent 7890A气相色谱仪,系统A以氮气为载气,达到99.995%以上纯度,系统B的载气为氢气,纯度达到99.95%以上,准备混合标准气样品纯度在99.995%以上。为实现复杂混合组分分离,另外准备热导检测器,利用十通阀和六通阀进样,并配备填充柱和定量环。
1.2实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利用取样瓶从气罐中取样,然后倒置,使样品通过气化系统A。在系统A的长1.2m、内径3mm的柱1内,提前注入经过180℃、16h烘烤的40-60目硅胶。老化处理12h后,将5A分子筛在300℃、2h的条件下烘烤,注入系统柱2(与柱1尺寸规格相同)。取样注入系统B,需要提前在长4.5m、内径3mm的柱2内注入在300℃、3d的条件下烘烤的5A分子筛。按照1:1的比例对聚苯乙烯色谱固定相N和R进行混合后,注入系统B中柱1。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需要达到80℃,柱箱达到50℃,进样量为0.5mL,载气流速为40mL/min。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先通过关闭十通阀使样品环进行取样,然后对系统A连接的十通阀进行打开,使样品进入A后计时。1min后,可以将系统B连接的十通阀打开,使样品进入。直至氢气组分出峰后,可以将系统A连接十通阀关闭,利用载体对A柱进行回洗[1]。经过0.5min后,将系统B的六通阀打开,使氢气、氧气、氮气、甲烷等组分在B柱2中存留,对柱1中的组分进行检测。在系统B柱1中组分经过回洗出峰后,可以将十通阀关闭,然后将六通阀也关闭,使柱2中的组分出峰。
开展定性分析,可以通过获取甲烷、乙烯等标准气体质量完成标准混合气配置,通过色谱分析得到气体质量参数。围绕混合气内标校正因子进行实验测量,能够用于对丁辛醇混合气组分含量展开分析。在色谱条件下,重复进行5次测定,能够得到对定量分析结果进行重复性验证和回收率分析。在定量分析阶段,考虑到C2及较轻组分响应存在差异,无法利用面积归一法完成定量分析,还要进行校正[2]。此外,考虑都样品中各组分并不稳定,采用相对校正因子分子较为繁琐,实际利用标准气体谱图进行校正归一处理:
式中,Xi指的是样品中各组分体系分数,Ai则为峰面积,xsi和Asi分别为标气中各组分体积分数和峰面积。
2实验结果与分析
2.1定性分析结果
利用多柱实现组分分离检测,从分析结果来看系统A中的硅胶能够对C2及以上组分进行有效吸附,此时载气为氮气,能够将混合气中的氢气组分被洗出,并保证C2及以上组分不会流出。通过回洗,能够避免C2及以上组分进入5A分子筛,因此可以顺利实现组分分离。系统B中载气为氢气,利用柱2对甲烷、氢气等进行存放,并使二氧化碳、乙炔、乙烯和乙烷进入检测器被洗出,能够使混合气中C3及以上组分在柱1中存留。经过回洗后,可以进一步实现组分分离,然后利用柱2回洗将C2及较轻组分得到分离。经过样品环连接,能够完成样品复制,确保各组分得到较好检测。比照各组分分析结果,发现最终取得了良好分离效果,C2及较轻组分的分离度达到了0.92,能够满足检测标准要求。从实验操作时间上来看,每个气体从注入到最后分析得到结果需要的时间较短,因此可以满足丁辛醇生产中混合气C2及较轻组分的快速分离与分析需求。
2.2定量分析结果
在定量分析中,可以得到乙炔、乙烯、乙烷、甲烷、一氧化碳等组分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分别为0.98、0.96、1.03、1.07和1.01。通过多次平均测试,完成归一化计算,能够对不同气体质量参数进行确定,得到几种气体标准偏差分别为0.04、0.01、0.04、0.03、0.04,均不超0.05,说明分析方法具有较好重复性。对相关数据偏差和特征差异展开分析,能够对气体变异系数情况进行确认。从分析结果来看,几种气体变异系数依次为0.509、0.589、0.599、0.694和0.605。根据气体的特异性,能够加强质量控制,使气相色谱分析的精准度得到提高。从C2及较轻组分的回收率山过来看,在98.46-102.36%之间,说明方法的准确性良好。因此从实验结果来看,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丁辛醇混合气中C2及较轻组分展开分析具有一定可行性,不仅能够使各种轻质组分得到分离,也能使气体含量得到快速、精准确定,可以成为控制丁辛醇质量的重要手段。
结论:在丁辛醇生产装置大量投入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加强混合气组分分析加强产品质量控制。而相较于传统检测技术,气相色谱法可以保持较高敏感度,同时可以得到稳定检测结果,能够满足C2及较轻组分的定性分离和定量分析要求。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气相色谱法的了解,以便使方法应用得到改进,成功实现各种较轻组分分离,从而使数据分析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刘鹤.气相色谱分析天然气组分过程中提升质量效益的方法[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04):217-218.
[2]缪海平,刘新,庄锐,任梵.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顺酐生产中间物料组分[J].云南化工,2019,46(10):4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