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管分层挤堵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21期   作者:王玉波
[导读]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减少出水层、出砂层等层间的相互影响,需要对生产层以外的层系进行封堵
        王玉波
        中原油田分公司濮东采油厂   河南濮阳   457001
        摘要: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减少出水层、出砂层等层间的相互影响,需要对生产层以外的层系进行封堵。分层挤堵作为化学堵水工艺的手段之一,在前些年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风险,以往的分层挤堵工艺常采取下顶封挤堵工艺,该工艺存在施工风险高、封堵效果不理想等因素的制约,未得到有效推广应用。因此开展了插管式分层挤堵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分层挤堵、工艺、化学堵水、封堵
1  插管式封隔器结构的设计
1.1工作原理
        插管式封隔器与输送工具入井后投球打压座封及脱开。再下入密封插管,使插管底部顶在活瓣锁套阀底部台阶上,加压使锁套阀的内套及活瓣爪下行,活瓣爪卡在插管的卡槽内,当锁套阀的内套行至插管式封隔器底部,这时,插管循环孔、锁套阀内套通孔、桥塞底部通孔相通,使油管与桥塞以下形成通道。施工结束后,上提插管,由于活瓣爪卡在插槽内,使得锁套阀内套也随之上行,当活瓣爪被提出锁套阀内套时,自行张开与插管脱开。提出管柱,活瓣锁套阀又堵死了工具下接头的孔眼,实现了插管式封隔器上下通道的断开。

图1:座封工具
1.2技术参数
        型号 KFQSC-80-50/ KFQSC-114-70
        外径 :80mm/114mm     长度:784mm/1009mm    工作压差:50MPa/70MPa
工作温度:120/150/180℃    解封载荷:10-40KN/40-60 KN
1.3挤灰
        将封隔器挤灰工具连接于挤灰管柱上,然后将封隔器挤灰工具下入井内。封隔器挤灰工具进入挤灰桥塞主体内,推动铜滑套向下运动,当铜滑套的挤灰孔与桥塞本体的挤灰孔相连通时,即可开始挤灰,挤灰完毕后,上提封隔器挤灰工具,封隔器铜滑套回到起始密封状态。
        
        图2:封隔器插管
        解封:用专用的封隔器打捞工具下井即可解封起出封隔器。
1.4优点及不足
        ①承压能力高,能达到40MPa以上;
        ②挤堵完成后无需起管柱,可严格控制塞面;
        ③施工出现异常时,压力突然升高等情况,可直接拔出插管,底部通道关闭实现密封,确保管柱安全及封堵效果。
        不足:施工工序复杂。
1.5特点:
        灵活的坐封方式:液压坐封工具送进、坐封;
        准确的坐封控制:坐封力由张力环控制,保证桥塞坐封安全可靠;
        可靠的防卡设计:瓦部分采用内置式卡瓦结构;
        独特的锚定机构:有良好的双向承压能力,可适用于各种级别的套管;
        安全的解封机构:解封按锁定机构、密封机构、卡瓦机构的顺序逐级进行。
2  插管封隔器打捞工具的配套
        由于在打捞过程中,井内杂质未冲洗干净,在桥塞上方堆积,灰造成打捞上提解封过程中卡管柱。为避免这一现象出现,配套专用打捞工具。并从设计上规范封隔器打捞工艺操作标准,规范操作,大大提高了打捞成功率。
        打捞工具特点:一是具有拨叉结构,实现鱼头上部的简单清理,
        二是具有洗井通道,实现封隔器打捞后的洗井。实物图如图4所示。
        
图3:封隔器打捞工具
3  现场试验
        井例1:H5-C182
        2020年1月20日该工艺在H5-C182井一次性试验成功,H5-C182因固井质量较差,无法满足下步开发要求,需对下部层位二次固井,通过该工艺的挤堵施工,达到了良好的固井效果。H5-C182井为胡5块一口侧钻井,固井质量差,决定补工程孔二次固井,下4寸套水泥承留器至2325m保护上部生产层S3中4.5,2237.8-2285.8m,7.7m/8n实施分层挤堵二次固井。挤入堵剂15m3,最高施工压力22MPa,清水顶替到位后起出插管,关井候凝24h,打捞出承留器钻塞,测固井质量合格。
        井例2:Q10
        Q10为庆祖集一口长停井,按长停井封井要求下入插管式封隔器挤堵,封隔器深度为2200m,封堵层位S3下13.19.20,2263-2641.2m,15.1m/7n,挤入堵剂15m3,顶替清水2.4m3后,还剩余4.2m3堵剂未出油管,施工压力突升至38MPa,为保障管柱安全,立即停止施工,上提管柱从封隔器中拔出插管,封隔器自动关闭,由插管反洗出油管内全部堵剂,施工管柱安全无事故,堵剂因封隔器关闭无法返吐,保障了封堵效果。
4  现场应用
        共实施13井次,措施一次成功,均验效合格,其中生产油井3井次,累增油98t。长停井封井治理10井次,封堵效果良好。
5  结论与认识
        5.1项目实施前分层挤堵工艺较单一且风险较高,该工艺的实施提高了措施安全性和封堵效果。丰富了分层化学堵水手段,避免了意外情况造成的卡管柱与堵管柱施工风险。
        5.2 通过对封隔器本体和打捞器的改进,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
        5.3预留塞面得到了严格控制,降低了钻塞劳动强度与成本。
        5.4该工艺在长停井封井措施中的实施,丰富了高压、大跨度等井的封堵手段,且提高了封堵效果及施工的安全性,并做到封堵双保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