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范职业资格鉴定与高职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21期   作者:曹昕鸷
[导读]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进行实施期间,其中包含职业资格标准不够规范以及鉴定组织的水平各不相同和鉴定种类增长较快等一些列问题,这些问题均对“双证书”这一制度的推广产生一定的影响
        曹昕鸷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53
        【摘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进行实施期间,其中包含职业资格标准不够规范以及鉴定组织的水平各不相同和鉴定种类增长较快等一些列问题,这些问题均对“双证书”这一制度的推广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中旨在对规范职业资格鉴定的措施以及高职教学改革措施进行讨论,内容如下。
        【关键词】规范;职业资格;鉴定;高职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是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形式之一,高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以及教育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人才质量的好坏也对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进步存在极为紧密的联系。高职院校主要是对技能进行培养,其为符合新课标要求在增加大量实践的基础上还加强对职业技能进行培养,对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
一、职业资格鉴定规范措施
(一)对专门的职业资格证书管理机构进行建立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所涉及的部门中主要有劳动保障以及人事和教育以及各行业的主管部门等,但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期间,各部门之间并不承认对方对证书进行推行的情况,这便带给想要考证的高职院校学生许多困扰以及不便。因此则需要对统一且专门的职业资格证书管理机构进行建立,该机构主要负责对各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开发以及推行的相关部门进行组织以及协调,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对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进行规划以及设计和推行,并统筹规划我国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统一进行规范以及管理和监督各相关部门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情况。
(二)对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重新进行筛选以及归类和开发
        首先,需要筛选出哪些证书属于高职院校各专业适合进行考取的,哪些可以作为必考证书,哪些可以作为选考证书;此外,目前有一部分证书虽然完全符合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但却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作年限方可考取,但部分就业单位却要求应届毕业生需要持有该证书,为解决这一矛盾,建议对该类证书进行开发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子证书;另外,如室内装饰装修质量检验员以及地面供暖施工员和报检员和装饰装修工等水平评价类证书以及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认定等准入类证书的认定以及许可被国家取消后,对于部分专业的培养以及就业均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建议将该类证书均归类为水平评价类证书并将其进行保留。
二、高职教学改革措施
(一)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作为高职院校制定教学计划的蓝本
        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基础,对学生知识以及素质和能力结构进行搭建,进一步对高职教育专业的理论以及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构建,是高职院校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的首要前提。若高职院校在对教学计划进行建立时,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作为蓝本从而对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以及能力和素质进行确定,根据这些事项对教学大纲以及教材进行编写,极利于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进行规范,并将学生就业的适应期缩短,促使毕业生可以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从而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另外,实施该措施还有利于将知识视为基础课程进行设计的传统模式打破,从而将技能性培养成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2]。
(二)对“双证书”制度推行
        目前,大多数院校均对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所进行建立,并对在校生展开了职业资格培训以及考核相关内容,提供给毕业生更多的就业机会,极有一定的贡献价值。

但其中也具有一定的问题,由于职业标准在规范性以及科学性和系统性均具有一定的问题,且在建立技能实际操作环境时的高成本以及高投入导致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并未与职业资格鉴定紧密联系在一起,多数学生会对业余时间进行利用去参加培训,并获取相关证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很少会符合职业资格鉴定的需求。若我们在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时,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并将技能培训课程作为主干课程,将理论课程作为技能培训课程的辅助课程,将职业标准作为主要的考核内容,并将学生学习的具体综合成果作为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从而将高职教育的重大改革加以实现。这里的关键在于将学历教育以及职业资格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促使高职院校的课程从理论课程转变成实际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三)加强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多将对建设以及服务和管理等一线的高素质以及技能型人才进行培养作为主要任务,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特质为“职业性”以及“实践性”。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期间,校内实验实训课时所占据的比例较大,也是促使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的关键,对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质量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对实验实训设备不断的进行更新换代,并不断补充以及完善实验实训指导书中所包含的内容,还需不断促使教师对技能以及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可以接收到最新以及可以带给企业一定经济效益的实践训练以及技能。
(四)对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进行重视
        由于经济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的增长方式也产生了较大的变革,从而社会生产结构以及职业结构均存在较为重大的变化,因此人们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劳动者具有极强以及极高且极为全面的能力,还需要其可以对生产以及技术的发展和职业变化的能力进行适应。从而可以得知,劳动制只有不断的进行学习以及接受教育,持续的对知识进行更新以及补充,方可对职位工作的新要求进行适应。对于担任培养高职教育人才重任的教师也更应该适应该要求,应该鼓励并支持教师对职业能力再培训以及职业资格再认定进行接受,同时将其作为考核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
(五)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
        高职院校对生涯规划教育开展不但与学生个人成长存在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就业以及择业均存在一定的关联。将职业方向做好定位,更加利于学生决定对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考取。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对有效且合理的生涯规划教育进行开展,其中应包含职业分析以及目标、实践以及知识等内容,系统的为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并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对自身生涯规划具有目的性的实施。例如在刚入学时,可以通过自传分析以及心理测试等方式对自我进行了解,并对其自身的特长以及兴趣和个性等展开分析,将自身的优势以及劣势区分开,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方向,对职业理想进行树立;在入学的第二年,可以对职业环境进行分析,对报纸以及网络等媒介进行利用,对自己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需求进行了解并展开分析,从而进一步将职业目标进行明确,对符合其职业目标的职业资格证书选择并考取,促使其求职成功的筹码得以增加;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则需要对当年的就业形势以及环境展开了解,并参加与本专业相符合的实践实习,具有针对性的对其职业修养进行提升,促使其核心竞争力有所增强,初步将学生转变为职业者的角色完成[3]。
结束语
        学习化社会应是将终身教育体系作为基础,并将学习者作为中心,且人人均可以终身进行学习的一个理想社会。为促使终身教育更加合法化,因此则需要立即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规范,并对具有权威性以及专业性的资格鉴定机构进行设立,对科学的鉴定程序进行建立从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陈锋,金秋蓉.能力培养与职业资格相融合的高等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17):36-40.
[2]李吉莹.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9):204-205,208.
[3]伍舒华, 徐小云. 高职院校白酒酿造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 784(12):9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