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化施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21期   作者:马开亭
[导读] 水稳施工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两台(或以上)摊铺机梯队作业、全幅摊铺的施工方式
        马开亭
        江苏镇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镇江 212400
        摘要:水稳施工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两台(或以上)摊铺机梯队作业、全幅摊铺的施工方式。通过试铺段确定各项工艺参数,规范各道施工工序标准化管理,明确相关技术要求,全面提升水稳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化;施工
        1 水泥稳定碎石的概述
        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稳定类的材料,在道路中有广泛的应用。它将碎石、水泥、石屑等普通的建筑材料进行搅拌、摊铺并且压实,最终形成一种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具有板体性、水稳性、抗冻性等优点,在道路的基层中常被用到。
        水泥稳定碎石的压实度接近密实度,同时需要足够的灰浆将骨料之间的间隙填满。这种材料的强度主要依靠碎石间的嵌挤和锁结,刚成型时的强度很高,随着时间的累积,这种材料会结成板体,因而,这种材料的强度、抗渗以及抗冻能力都很好。水泥稳定碎石的基层材料是半刚性的,一般在沥青层的下面,作为沥青面层的下承层,当有车辆行人通过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沥青面层传递的垂直负荷承载者,最重要的是,这一层能将负载均匀地分散在路基中。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沥青路面的主要承重层,在整个道路中对沥青路面进行必要的稳定和支撑,所以,这一层面的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沥青层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研究。
        2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完成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临时用电、水稳拌和站临建、路面交通组织、水稳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审批,并完成水稳施工配合比设计及验证工作。试铺段施工前开展技术、安全交底,并完成试铺总结,试铺成功后方可开展正式施工。水稳施工机械配置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高效、节能环保”为原则。设备配置与施工能力相适应,最大限度发挥机械设备使用效率。水稳拌和站建设应严格按照临建方案实施,分为生产区、材料存放区等。
        水稳松铺厚度采用钢丝绳挂线控制,施工前应进行道路中线及高程放样,根据水稳松铺系数及过程检测方式确定钢丝绳挂线高度。水稳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上、下基层施工前须系统验收顶面水稳裂缝,并根据设计要求及时处理到位。水稳摊铺前应确保下承层干净整洁,两层水稳层间应撒布水泥净浆,确保水稳层间黏结质量。
        3 混合料拌和
        水稳混合料生产前应每日对集料含水率进行检测,确定当日施工配合比,并在水稳拌和站进行公示。混合料拌和过程中,拌和楼操作室应安排专人值班。上料装载机应禁止兜底铲料行为,防止使用污染集料拌和。上料斗及材料运输带应配备钢结构棚,防止淋雨或污染。上料斗应设置隔板,高度不低于0.6m,严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串仓”现象。
        4 混合料运输
        水稳拌和站应配备自动洗车平台,运输车辆进出场站应对车辆轮胎进行清洗,禁止带泥上路。混合料运输车辆应保持车仓干净清洁,并配备自动盖布装置,提高质量及效率。混合料装车应专人指挥运料车前后移动,分“前、后、中”三段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
        5 混合料摊铺
        水稳层间撒布水泥净浆,水泥净浆自高向低撒布,喷洒段落长度应控制在摊铺机前30m左右。
        水稳摊铺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两台摊铺机前后距离控制在5~10m,摊铺重叠宽度宜控制在10~20cm。前一台摊铺机通过钢丝绳和铝合金支架控制松铺厚度,后一台摊铺机通过既有铺面和钢丝绳控制松铺厚度。摊铺过程中应保持摊铺速度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横坡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摊铺过程中,螺旋布料器埋深应不低于2/3高度,并配备柔性挡板控制集料离析。水稳摊铺速度宜控制不超过1.0m/min,摊铺机熨平板夯锤振级不低于4级。运输车辆应在集中区域调头,倒车至摊铺机前20~30cm位置挂空档,由摊铺机推动料车边前进边卸料。


        6 混合料碾压
        水稳碾压应按照“紧跟慢压、由低到高、先轻后重”的方式进行,分初压、复压、终压三个步骤。碾压分段一般以50~80m为宜,并通过齿状过渡。初压采用双钢轮,先静后振,紧跟摊铺机碾压,严禁出现长段落表面失水未及时碾压现象。复压采用单钢轮振动碾压,复压应与初压断面循环流水作业,不得出现长距离空缺或压路机挤压现象。终压采用胶轮收面碾压,消除压路机轮迹。
        为保证水稳两侧边角压实效果,初压在两侧钢模附近采用专用布浆机撒布水泥浆,提升边部成型质量。压路机碾压过程中应匀速行驶,碾压重叠1/2轮宽,碾压分段部位采用齿状搭接,应安排专人跟踪碾压分段搭接平整度,如发现“拥包”现象,应及时安排工人用铁锹铲平。终压完成后应即时开展压实度检测,压实度检测区域应用水马隔离警示。
        7 成品养生
        非低温季节水稳养生采用透水土工布洒水方式,低温季节养生采用“两布两膜”蓄热养生方式。土工布应纵向分幅搭接,搭接部位推荐用尼龙绳缝接方式,配袋装碎石压顶防风,不应使用袋装砂或土。用透水土工布养生时,应时刻持续保持土工布湿润状态,完工当日洒水车不得驶上铺面或直接对铺面冲水。用“两布两膜”蓄热养生时应塑料膜对外,防止土工布受潮。水稳养生期间应严格封闭路面交通,禁止任何车辆在养生路段行驶。
        8 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化施工控制的要点
        8.1 拌合料控制
        碎石应粉碎,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5mm,配料应准确,拌和应均匀,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不同粒级的碎石或砾石以及细集料(如石屑和砂)应隔离,分别堆放。
        8.2 摊铺控制措施
        保持熨平板前的混合料的高度不变,保持螺旋分料器有90%的时间的在工作状态,减少停机/开动的次数,避免运料卡车碰撞摊铺机,做好横向接缝,立即用直尺检验,经常检验控高钢丝和调整传感器,经常用直尺检验表面平整度,保持摊铺机在良好工作状态。
        8.3 碾压控制
        在压路机过重的情况下,稳定层可能遭受过大的应力,从而破坏水泥碎石稳定层结构,同时也要避免碾压时间过长。过大的应力和碾压时间过长,都可能使水泥稳定基层裂缝在水泥水化过程中刚形成的结构遭到破坏,从而降低水泥碎石稳定层的强度。
        8.4 养生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完成后立即用土工布进行覆盖。养生期间不过湿(每天喷洒水的次数随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喷洒四五次),一般养生7天。养生期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不应忽干忽湿,确保整个养生期间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潮湿状态。养生期间一定要加强水泥稳定层的保护,设专人防护,严格禁止大吨位载重车辆通行,养生用洒水车的行速度不宜大于15km/h。
        9 结语
        简而言之,文章围绕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艺而言,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应全面把控各项技术指标,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施工质量。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中,本文着重探讨的是混合材料的拌和、运输以及摊铺和碾压等工序技艺环节,同时还有针对性地提出和具体施工环节相关的质量管控举措,以确保施工标准以及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福建.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中的水泥稳定碎石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4):153+155.
        [2]张璐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5):121-123.
        [3]周诚玺,吴晓明.掺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微结构研究[J].粉煤灰,2018(1):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