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621
摘要: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民航运输市场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就目前国内民用航空维修保障过程中航空器材的运输保障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探讨,以促进民航维修企业的高效快速发展。
关键词:民用航空;航空器材;运输保障;成本;发展
一.航空器运输维修保障中航空器材的重要性
航空公司的飞机在运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维修手册进行故障维修和定检维修,以保证飞机安全、正常飞行。航空器材供应保障就是在飞机维修过程中,要及时的提供满足飞机适航维修所需的各种型号的零备件,确保维修生产正常运行,航空器材供应保障是维修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目前国内航空公司运营的飞机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采购的,每架飞机约由四万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而且不同型号飞机的零附件也各不相同。为了保证航班正常运营,需要储备大量的零附件用于飞机日常维修和周转使用,这就导致库存航空器材品种、数量多,占用维修流动资金大。做好航空器材保障管理是维修企业控制成本核算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点工作。航空器材保障由航材计划采购、送修、索赔、附件控制、海关申报、入库验收、质量检验、包装、运输、仓储管理等环节构成。在这些航空器材保障环节中,航空器材的运输工作贯穿整个生产支援保障过程。航空器材运输保障的准确、及时、到位,对航班正常率和飞机利用率起着关键性作用。在AOG情况下,合理高效的航空器材运输保障,是实施快速维修飞机故障和恢复航班运力的关键性因素。
二.目前航空器材保障概况和运输保障模式
据民航局计划发展司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9年底国内民航飞机总数为3818架。近年来国内和国际航空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国内商用飞机交付量每年以12%的增速递增,连续三年新注册通用航空器的数量每年均超过400架。
由于国内航空公司新飞机的大量引进,航空器材的订货采购量、送修厂家修理和索赔数量激增,给航空公司的航空器材供应保障带来巨大的挑战。根据近年来航空器材数据统计,正常情况下订货采购的航空器材从订购、包装、发运、海关申报、验收、质检和入库上架,流转周期约20-30天;国内送修的航空器材周期约20-30天、国外送修的航空器材周期约45-60天。航空器材在途运输时间几乎占了整个周期的三分之一。加强航空器材运输保障管理、缩短运输流通时间,对提高航空器材供应保障能力和加快完成维修生产计划起着巨大的作用。航空器材运输保障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航空器材的保障能力和航空公司维修生产计划工作的正常运行。缩短航空器材运输保障供应和航空器材在保障能力。
目前航空器材保障运输主要采用空运、陆运和海运的运输方式。空运是用时最短、速度最快、运费成本最高的运输方式,也是现在国内、外航空公司采用的最为主要的运输方式。陆运的特点是灵活、便捷,运费成本相对空运要低很多,适合运输体积、重量较大、大宗的非AOG航空器材和距离较近的短途运输;海运是用时最长、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一般采用海运方式运输的航空器材大多是从国外计划性采购进口的飞机轮胎、油脂、化工类的危险品等非紧急器材。
各大航空公司航空器材的运输主要采用自给自足的空运方式,优点是有效的利用各自航空货运空余业载来运输航空器材以降低运输成本,缺点是航线航班不足和空余舱位有限、运输环节多、物流衔接不流畅,航空器材运输保障能力低、时效性差。同时,各航空公司也采用航空货运外包和陆运外包运输的方式运输航空器材。外包运输虽然节省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但运输成本费用较高,而且在外包航空器材运输流转过程中,对AOG紧急保障航空器材不可控,一旦在AOG紧急航空器材运输中出现失误,就会造成AOG飞机维修计划工作延期,飞机不能按时投入正常运营,严重打乱航空公司航班结构计划,导致航班延误率增加和航班取消,以及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三.当前航空运营市场情况下的航空器材运输保障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严重影响了世界航空市场的正常运行,出行人数锐减、航班大幅取消,全球航空公司严重亏损。由于航班被大量取消,航空货运舱位紧缺、运费价格上涨,导致航空器材进出口和运输保障业务流转环节用时更长,降低了航空器材使用周转率,增加了维修生产周期和维修管理成本,加大了航空器材运输保障的难度。
当飞机自身故障不能立即修复而发生AOG(Aircraft on the ground)停飞事件时,如何才能快速提供维修飞机所需的航空器材和设备是解决AOG保障的最重要的事情。航空器材AOG紧急保障应遵循先内后外、先近后远的原则快速开展航空器材紧急支援保障。首先要优先使用内部可用调配资源;其次要积极寻求航空公司和厂家支援保障,同时还要充分利用IATP(国际航空技术共享组织)平台,积极寻求IATP成员共享航空器材和维修技术支援。在实施AOG航空器材内部紧急调配和外部求援过程中,周密灵活、快速高效的航空器材运输方式是AOG航空器材紧急保障成功的关键。制定运输方案时应综合考虑航空器材实际情况和运输受限的各种因素,结合维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并制定出用时最短、成本最低最优的AOG航空器材运输保障方案和备份预案。同时也要协调各航空器材物流运输部门、海关申报部门、货运订舱部门、目的地收货等部门密切配合,提前安排做好相应运输工作,才能用最快的速度顺利完成航空器材AOG紧急保障任务。
四.浅述未来航空器材运输保障的发展方向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启和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国内各行各业迅速蓬勃发展。国内商用大飞机的制造业和物流运输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将来国产大飞机会逐渐被世界航空公司认可和广泛使用。中国航空市场为世界航空公司提供优质的航空服务保障有着巨大的潜在商机。
作为航空企业要抓住机遇不断开拓视野和提升管理理念,优化内部网络运营管理、合理配置航空器材资源,不断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运行管理模式及物流运输保障措施,针对国内、国外协议运输代理实行量化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竞争淘汰机制,提高航空器材运输保障服务水平。广泛应用数字化管理手段,深化航空运输物流数字化运营理念,依托航空器材租赁公司及国内发达的物流快递行业,运用现代化的航空数字化信息技术,搭建航空器材运输平台,建立“航空器材物流数字化”运营模式,共同发展数字化航空运输保障服务市场。利用航空公司自身空运优势资源向外拓展AOG航空器材运输保障业务,发展新型AOG航空器材紧急支援运输点对点的快速服务,建立一个完整的AOG航空器材运输保障产业服务体系,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航空器材运输产业。为全球航空公司提供优质快速、全方位的航空器材运输保障服务,提升国内航空企业在全球航空运输产业的地位。
未来的世界是万物互联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化管理的应用将遍及各个领域。供应链、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全面数字化以及全球物流和全球数字化通关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了航空物流运输全面数字化的飞速发展和应用。
五.结语
航空器材管理是航空维修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航空器材保障管理对航空维修企业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起到突出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航空维修企业的发展,各航空维修企业要不断深入研究、共同探索和发展多元化的航空器材保障模式,以应对未来航空维修保障发展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超峰.航材资源管理的研究进展:国内外文献综述[J].物流技术2015(3)
[2]吴亮德,朱新宇.航材管理现状及我国的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1(3)
[3]胡勇,郑金忠,高双峰.航材供应链保障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