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郭里镇人民政府 山东邹城 273500
摘要:针对核桃加工存在的问题和市场需求,本文介绍了核桃去青皮清洗加工技术,核桃破壳、壳仁分离技术及核桃射频杀虫技术,可完成核桃的大小分级、去青皮清洗、机械破壳、壳仁分离、核桃仁分级和贮藏前杀虫处理等作业,介绍核桃的初加工技术现状,丰富核桃产品市场,加强对核桃的综合利用开发,全面充分的利用核桃资源。
关键词:核桃;去青皮清洗;破壳;初加工;综合利用
引言
核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四大坚果”。核桃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核桃加工分为初加工和深加工,初加工主要分为脱青皮、清洗、干燥、射频杀虫、破壳、壳仁分离及贮藏,而深加工是指加工核桃油、核桃粉、核桃乳和核桃休闲食品等。
1核桃初加工现状
1.1 核桃去青皮清洗加工技术
由于核桃采收期较集中,核桃脱青皮清洗加工技术滞后,采用堆沤脱皮和药剂脱皮,核桃仁容易发热变色,残留在核桃表面的青皮发黑,影响核桃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许多核桃来不及脱皮清洗就已经霉烂变色。对于表面颜色不好的核桃,农户一般会进行漂白处理,严重影响核桃的品质。在我国去青皮、清洗等基本上大多数靠人工进行。为了解决核桃商品化加工和规模化加工的技术难题,实现核桃在种植产区的加工转化,必须对核桃去青皮关键技术,进行科研攻关,解决传统上核桃去青皮率低、碎果率高的技术难题。核桃去青皮加工设备,可以实现连续化加工作业,通过对脱青皮部件的调整,实现对不同品种和大小的核桃进行青皮剥离,降低核桃碎果率,提高青皮脱净率,减少核桃表面青皮残留。连续式核桃清洗机,可以有效提高核桃清洗生产率,实现核桃分级、剥青皮、清洗、干燥和分拣连续式生产加工,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根据核桃去青皮清洗加工关键问题,我们设计出核桃去青皮清洗加工的工艺路线:青皮核桃原料→分级→脱青皮→青皮分离→清洗→分拣→烘干→贮藏根据工艺路线,我们成功的设计出核桃脱青皮清洗加工生产线,其主要由提升机、连续式青核桃脱皮机、青皮分离机、连续式核桃清洗机、核桃拣选机、青皮水平输送机和青皮提升机等组成。该生产线可同时实现对青皮核桃的去青皮、青皮分离、清洗和拣选作业等操作。
1.2 核桃破壳、壳仁分离加工技术
由于我国在核桃加工方面的技术落后,相应的加工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远远落后于核桃生产发达国家。核桃大部分以原料的形式出售,只有少量的靠人工砸取,生产率低下,大大降低了核桃和果仁加工质量等级,且形不成规模生产。人工砸取由于敲击的力度不易控制,在破壳时核桃仁的破碎率大,碎仁的销售价格降低。国内对于核桃初级加工设备研究起步较晚,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借鉴美国最先进的核桃加工成套技术,先后从美国引进两种不同结构的核桃破壳机。通过对核桃加工成套技术及关键设备的消化吸收、创新突破,对已有技术、成果的集成配套,研制出了国内第一条核桃加工生产线及关键设备——核桃破壳机、核桃壳仁分离机,可完成核桃的大小分级、机械破壳、壳仁分离和核桃仁分级等作业,达到了企业大规模生产的要求,为核桃的精深加工提供了保障。通过国外考察和学习,组织专家及技术人员对核桃分级与破壳、核桃仁分级与壳仁分离技术设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于2009年初研制出国内第一条核桃加工成套设备6HT-500型核桃破壳、壳仁分离生产线,并在和田核桃加工企业投产运营。2010年,项目组人员对设备加工工艺、破壳机、核桃仁分级机和壳仁分离系统做了进一步改进与提升,研制出200型、600型和3000型等多种型号的核桃加工生产线,经企业使用后反馈,效果良好。核桃破壳、壳仁分离生产线主要由提升机、核桃破壳机、核桃仁分级机和壳仁分离系统组成。
工作时,先对原果核桃进行分级,分级后的原果核桃经提升进入一次破壳机,破壳后进入核桃仁分级机,分级后的核桃壳与仁被导入壳仁分离系统,在壳仁分离系统的作用下实现核桃壳、仁的分离,分离出的壳和仁由出仁口与出壳口分别排出。少量壳仁分离不完全的核桃进入二次破壳机再次破壳、分级与壳仁分离。经过整套设备加工后,核桃仁最终分级为1/2仁、1/4仁、1/8仁和1/16仁4个等级。
1.3 核桃射频杀虫技术
由于干核桃的含水量在8%以下,采后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品种劣变,因此对核桃的贮藏通常不重视,使其在长时间贮藏过程中出现虫害,品质变劣等。在核桃的主产区,由于核桃的贮藏保鲜技术和设施跟不上其产业发展,从而导致其商品质量下降,货架期缩短,生产成本提高,影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发达国家的干果大都经过杀虫灭菌处理,进入冷库或气调库贮藏,采用冷链的形式进行运输和销售,保持其固有的营养成分和风味,其入库贮藏率可达70%以上,损失率为1.7%~5.0%。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贮藏不当造成核桃采后的损失占其总产量的12%,核桃在贮藏过程中损失严重,其中虫害是引起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地影响了核桃的生产和销售。射频技术的出现为杀灭核桃害虫和提高核桃贮藏性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具有杀虫效率高,速度快,处理后无污染,可杀灭果品深层和内部的幼虫和虫卵等特点。射频杀虫技术作为核桃贮藏前处理技术,主要是由箱体、射频发生装置、输送带、控制面板和物料箱等组成,物料装在物料箱中,当开启机器时,物料箱在输送带的带动下匀速向前运动,通过射频发生装置后,物料箱由输送带带出机体外,最终达到对物料进行均匀加热的目的,使干果在不损害其内部品质的情况下,有效杀灭害虫,延长核桃的贮存期。
2主要制约因素
2.1资金投入不足,核桃种管集约化经营规模小、单产低
(1)核桃产业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核桃产业发展步伐,国家扶持的项目资金主要投入前期工程建设,后期的水肥配套、中耕管理没有更多的资金保障;(2)林农对核桃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经营意识观念还淡薄,忽略了核桃后备资源潜在的经济利益。
2.2加工规模小、品牌效应不突出
核桃加工企业呈分散竞争格局,核桃加工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滞后,注册认证的品牌还没有形成品牌优势。
2.3采收加工技术滞后、核桃品优质低
现有的机烤核桃加工企业满足不了全市核桃“机烤加工”的提质要求,受加工手段的制约,出现了优质核桃品优质低的境况,极大地影响着楚雄泡核桃产品的市场形象。
2.4市场流通机制不全、缺乏营销向导
核桃产业在市场购销、流通渠道上没有一个统一的购、销经营导向机构,严重的损害着我市核桃产业的发展,缺乏强劲有力的核桃市场营销经营导向管理。
3结束语
核桃去青皮清洗加工生产线、核桃破壳取仁生产线等生产线及初加工技术的研发成功,意味着核桃精深加工有了保障,对核桃如果能加以综合利用,合理开发,产业化发展,在加工出好产品的同时,树立自己的品牌,将会使我国核桃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充分体现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核桃产业优势,使之完美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崔宽波,李忠新,杨莉玲,等.6HT-600型核桃破壳加工成套设备的优化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3(9):159-162.
[2]李忠新,杨军,杨莉玲,等.核桃破壳、壳仁分离生产线的研发[J].新疆农机化,2010(4):16-17.
[3]伍季,章银良.核桃的综合开发现状与利用前景[J].食品工业,2006(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