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的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周述平
[导读] 摘要: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庆万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0000
        摘要: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建筑业仍在广泛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亟待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业的转型和升级势在必行。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业已初具规模,但距离完整的产业链还很远。在这种情况下,关于装配式建筑产业价值链建设的讨论有助于梳理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最大化产业链的价值。
        关键词:产业链;装配式建筑;核心竞争力
        引言
        在传统建筑业的转型和新型城市化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业的发展条件越来越成熟。一方面,该领域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改革,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推导相关技术。新兴产业也可以在促进我国城市化中发挥良好作用。合理建设产业链是促进建筑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核心措施。同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也离不开产业链节点上相关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模式仍以传统建筑为主,建筑产业链的发展规划尚未形成长期的体系。
        一、装配式建筑外在行业价值链构建
        如图1所示,装配式建筑产业价值链的外在行业链与传统现浇结构建筑类似,主要分为设计研发、构件生产安装、运营维护3阶段。
 
        图1 装配式建筑产业价值链外在行业链构建
        1.1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阶段
        1)认识存在误区。建筑公司普遍认为,预制建筑物的直接成本很高,很难形成有效的利润贡献,但他们忽略了诸如人力和节省时间等隐性成本。消费者通常持观望态度,并对预制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表示怀疑。但是,现阶段我国的预制建筑技术还比较成熟,各级主管部门相继发布了技术指导手册,并不断加以完善。
        2)配套政策尚待完善。我国的建筑业已进入过渡期,但相关政策难以在短期内实施,导致许多公司的参与度较低。业内人士仍对这种房地产转型和升级方法持怀疑态度。
        1.2建筑企业生产建设阶段
        目前,已经建立了国内预制构件工厂,并大力实施了预制建筑,包括建筑或房地产公司,例如中国建筑钢结构、绿城、碧桂园等。但是,许多待开发的项目原计划使用预制技术。但最终采用了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这种现象的关键是利润和成本因素。
        (1)从收益角度看,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初期,大多数建筑公司选择传统的建筑形式以获得收益。 可以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来分析这种行为。如图2所示,A和B均为传统建筑公司。在政府的激励政策下,如果甲乙双方都选择传统建筑,收入将为零; 如果一个选择装配式类型,而另一个选择传统的现浇类型,则选择装配类型的收益为n,而选择传统的现浇类型的收益为m。如果双方都选择装配类型,则收益均为q,外部收益表明m> q> n。 对于A和B,无论对方选择装配式还是传统的建筑形式,理性的建筑公司都会选择平衡策略作为传统的现浇形式。
        (2)从成本的角度来看,根据现有技术和标准规格,较高的模具成本和安装成本是装配式建筑总体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组件的成本还受税收、生产规模、设计和施工集成以及生产方法的影响。定制或通用影响等因素。因此,一些学者认为组装型的成本必须高于传统的现浇型。但是,许多学者认为,装配式建筑在零件生产中增加了明显的成本,但在建造期间方面也节省了隐性成本。
        二、提升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2.1市场竞争机制
        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竞争。从行业角度看,市场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变化和价格波动是通过竞争机制实现的。从行业外部来看,竞争是产业链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组装行业的低成本和集约化发展。
 
        图2  建筑企业对是否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效益博弈
        行业内部竞争者的存在迫使公司不断降低成本,改善产品和服务并赶上技术变革的趋势。产业链中的节点企业在“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下不断更新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实现整个产业链中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产业链中的设计、生产、建设,销售等环节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中间产品的价格协商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内部竞争机制的构建可以提高预制建筑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使其在与传统建筑行业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与传统建筑业相比,竞争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预制建筑质量的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快速提高和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整个建筑行业。
        2.2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分析
        2.2.1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构建
        装配式建筑的产业链是一个动态的装配式建筑增值链,以各种利益相关者为载体。链中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企业分担风险,利益共享,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装配式建筑的产业链建设必须配合国家政策的变化,适应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合理调整,最终形成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动态延伸链。根据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化工作流程,可以形成图3所示的产业链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建造完成后,将通过销售部门推向市场,并制定各种营销计划以吸引消费者购买,最终完成整个产业链。
 
        图3 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结构
        2.2.2装配式建筑产业链
        (1)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追求可持续发展。装配式建筑物的各个方面将综合考虑节约土地、节能、节水、节约材料和环境保护。例如,使用装配线生产预制构件可以回收生产机器和模具。现场组装的构造方法减少了支持模板的使用。该建筑材料可以回收利用,拆卸后的回收率高。
        (2)生产效率高工期短。基于采用工厂预制构件的装配式建筑物的特殊施工方法,并由施工单位现场组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现场施工量,有效缩短了工期。
        (3)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是高度相关的。 产业链包括建筑设计,预制件生产,现场组装施工和成品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这要求建筑设计院,预制构件生产厂、运输公司、建筑单位、装饰公司和销售办事处参与每个环节。单位等利益相关者公司高度合作。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的关键时期。但是,对于建筑公司来说,如果要促进行业发展并发挥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价值,就还需要从不共享信息、管理不科学、技术基础薄弱等多个方面打破制,在未来的发展中,相关公司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齐宝库,朱娅,刘帅,马博.基于产业链的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建筑经济,2015,08:102-105.
        [2]窦晓玉,王其明,王颖楠.新型建筑工业化背景下装配式相关企业的现状和发展[J].住宅与房地产,2016,09:10+18.
        [3]沈文乐.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问题研究[J].上海企业,2019,08:48-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