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宋淑香
[导读] 摘要:档案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中最绚丽的瑰宝。
        烟台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3
        摘要:档案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中最绚丽的瑰宝。档案文化的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现代化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文化功能。本文对档案文化的属性进行简要论述,并对档案文化及其建设意义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档案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有效策略,旨在有效提升档案文化的建设水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档案文化;建设;发展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因此,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作为“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应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历史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一种力量。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文化自信战略下的档案文化建设,自觉把档案文化建设放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工作大局中来审视、思考和谋划,在实践中多角度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积极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1档案文化建设的作用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风俗习惯、价值观等统称。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档案是社会活动中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保存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档案文化是社会活动中形成档案呈现的文化及保存管理中形成制度活动等精神文化。档案文化建设在现代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条件,是发展科研事业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档案在历史活动中形成,是对历史社会活动的见证,蕴含丰富的人生哲学。档案文化建设能挖掘档案中蕴藏文化精华,利用档案文化建设能传播正能量。档案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档案文化建设能提高档案利用率,简化档案利用流程为现代科研服务。文化精神目标是为社会建设服务,档案文化建设目标是为社会发展服务。档案文化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档案文化作用。社会认同论由英国社会心理学家Tajfel在1986年提出,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体认识自己在群体中局部的资格及价值情感的重要性,是社会成员拥有共同信仰的集中体现,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具有稳定性。社会认同是了解认知基础上对人事物等充分认可信任。社会认同是档案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社会认同为档案文化建设创造群众基础,是增强内部凝聚力的必要条件,是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档案文化建设需要社会认同取得最优目标,是支持档案文化建设内外部条件发展的前提。档案以历史的记录存在,对档案文化属性认识不够深刻。档案馆档案储存机构不同于图书馆行政机构发挥文化教育作用,档案馆社会文化建设未重视档案文化功能,导致档案文化事业发展迟滞。无论从社会教育功能发挥,经济发展需要档案文化建设支持,必须重视档案文化建设,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2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措施
        2.1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对档案从业人员的培养和管理
        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是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职责。要履行好这一神圣职守,就必须坚持政治方向,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为党和国家事业服务。筑牢政治意识,不是脱离档案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空谈政治,而是要用党的政治性指导工作,在做实上下功夫。

在档案文化建设中,政治属性是前提和条件,是刚性要求,我们既要大胆讲政治,又要善于讲政治,把讲政治、提高政治站位融入档案文化建设的角角落落。在新时代,档案工作者要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依法履职,在积极开发档案信息、为服务发挥作用的同时,把新形成的档案及时收集好、管理好,真实记录这个历史发展的脉络。同时,国家应该有顶层设计,应积极推动设置档案职业资格,完善档案人才评价机制,努力探索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档案人才队伍,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设置档案职业资格,将其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以更好地适应档案工作的专业化需要。推进档案人才培养管理,事业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档案工作横跨多种行业、多个部门,工作任务繁重复杂,如果没有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的高素质档案人员队伍,将阻碍我国新时代文化发展。
        2.2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档案文化服务的质量
        要提升档案文化服务的质量,则要加强档案文化建设。首先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对互联网时代对档案文化建设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要积极采购,确保紧跟时代的步伐。要调动档案机构各类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应用到档案文化建设过程中。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入第三方参与到档案文化建设中,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但对于比较重要的档案资料,则要严格保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除了技术建设之外,还要重视制度建设。档案机构要树立互联网意识,制定新的档案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加强了自身档案文化建设,还要重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档案文化服务的质量。但是,在传统的模式下,档案机构作为主体的主动性并没有发挥出来。虽然平时用户对档案咨询、查阅的量比较大,但在主动宣传档案文化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因为很多档案用户都是带着功利性目的来查阅档案的,对档案机构的馆藏档案情况并不是太了解,所以难以了解自己想要的档案信息。如果档案机构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工作,则很难提升档案文化服务的质量。[3]基于此,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要想办法从提升档案用户服务质量着手,而且要对馆藏档案和自身管理的档案足够熟悉,清楚整个服务过程,能够围绕档案文化相关主题来为用户提供档案资料,从而为用户传递更多的档案信息。这并不是简单的档案查阅和借还的工作,而是要围绕充分满足档案文化服务的需求去工作,尤其是要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关联性、针对性等方面的特点,从而切实提升档案文化服务质量。
        2.3加快信息程度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保障档案文化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档案文化建设的规范性和科学合理性。通过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档案信息资源的采集和整理、储存、共享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因此在当前阶段信息化的档案文化建设将成为主要趋势,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都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实际的开展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化程度,为档案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社会认同是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档案文化建设对推动社会经济文化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社会发展中档案文化建设滞后性制约了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如何进行档案文化建设成为档案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因此,将档案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结合现代社会背景对档案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自琼.试述档案工作如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J].科技展望,2016(26):253.
        [2]王晶.浅谈档案文化的建设[J].机电兵船档案,2019(06):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