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李德强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李德强
[导读] 在化学实验中,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复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大的作用。

云南省永善县细沙中学    李德强    657300

摘要:在化学实验中,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复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引言: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教学的基本要素,作为化学有效教学的主线,通常对化学学科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应更加注重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注重实验教学对新课改下化学学科的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实验程度低
        学生参与实验的程度不高,原因是现阶段只有少数的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室里操作的,绝大部分的化学演示实验都由教师在课堂中示范,学生并不能亲自操作。这种上课形式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实验操控和动手能力差。尽管学生可以流畅地背诵实验的操作要求和实验现象,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在有限的实验室动手实操课程中,绝大部分学生因为极少动手,在化学实验室的操作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不能顺利地完成教师提出的化学实验要求。
        (二)忽略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化学教师开展实际教学期间,常常忽略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很多化学教师为在有限时间内讲授更多内容,常常压缩实验时间,通过讲授形式讲解实验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尽管能使初中生掌握一些实验内容,但掌握的仅仅是理论知识,难以对其实验技能加以培养,进而对其化学能力以及化学素养的提高造成一定阻碍。
        (三)演示实验教学为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会采用演示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实验操作的视频或者观看化学教师操作等方式来开展教学。虽然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危险,但是对于其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却是不利的。另外,部分学校由于资金问题的影响,其化学实验设施并不齐全,无法满足每个学生实验的需要。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探究学习的模式,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也是帮助学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一个相对宽松舒适的化学教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加强,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学习环境相对舒适,没有太多的课堂束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积极性。


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放开手,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不要总是担心学生们会做错、出差错,要真正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力军,将化学实验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们。
        (二)提高实验室开放率,引入生活场景
        学校要重视调整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增进实验设备的有效使用。为了保证学生圆满开展各项化学实验活动,建议学校首先可以采用定期开放实验室的制度。比如每周二、五对教师和学生开放,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多进入实验室学习的机会,进而逐渐开放外部探索环境。教师还要改进教学模式,为了弥补学校实验不足的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化学并分析相关的化学现象。既做到丰富学生化学知识的目的,又能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好奇心,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与解答能力。比如,冬季下雪的时候,为了快速清除路面积雪,市政工作人员会往地面撒盐,这是什么原理?通过生活情境探究法,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疑欲,让学生充分挖掘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三)合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实验教学
        由于部分学校的实验设备有限,再加上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及污染,针对高危险和高污染的化学实验,教师可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实验教学,这样依然能让初中生对相应的实验内容加以掌握。例如,实验课上,化学教师对VR技术加以运用,将平面的PPT变成立体的PPT进而让初中生对实验装置、现象以及分子具有的立体结构加以感受。如此一来,便于初中生对知识进行理解以及记忆。
       (四)渗透绿色化学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核心素养背景下,其通常注重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以此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在社会生活当中及其对社会问题实施解决的作用,并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化学污染的减少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并将学生具备的环保意识转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化学实验中,通常会运用到大量的药品,这就会导致污染物的产生且部分如浓硫酸、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其排出的气体通常会对学生的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注重有害气体的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物与有害气体的排放。基于此,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需加以引导,让学生从课堂做起,以此使学生具备绿色化理念,加强学生实验中的安全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化学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授课方式,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众所周知,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只有学生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才能使学生们培养出健全的人格,满足学生们身心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丽.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87.
[2]陈玺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1):48.
[3]李志强.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反思[J].当代教研论丛,2019(08):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