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中水彩的教学实践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陈小武
[导读] 小学生创作的水彩画既具有美术作品的共同性,也具有其他美术作品无可比拟的独特艺术魅力。

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    陈小武    518101

摘要:小学生创作的水彩画既具有美术作品的共同性,也具有其他美术作品无可比拟的独特艺术魅力。小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色彩分辨能力往往不高,因此创作的水彩作品往往缺乏表现力。教师应该反思这方面的教学工作,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迎合当今小学生对于水彩画学习的要求,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小学美术;水彩教学;实践探讨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学校对美术课程的教学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教师要积极采用多元化、多角度的教学形式,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小学美术教师应如何结合水彩的特点、优化改进课堂教学的结构,促进水彩的有效教学呢?
        一、奠定学生的认知素养
        理论是实践的支撑,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才能更好地实践,但从现阶段的美术教学了解到,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画水彩画的能力,忽视对水彩画理论的教学,于是造成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学习现状。所以,在美术课堂中,对学生讲解水彩画的内容时,教师应调整教学结构,对学生进行水彩的理论知识讲解,让学生在认识水彩的起源与发展中,逐步奠定自己的美术素养。例如在教学中,采用系统教学的方式,使用框架图,向学生展示有关水彩画的理论知识结构,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随后对学生讲解水彩画在西方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在追本溯源中认识水彩画。接着向学生讲解水彩画的美术价值,引导学生从功能观的角度认识水彩画,从而提高他们对水彩画的重视,能主动去学习。同时,将一些优秀的水彩作品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对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的作品鉴赏。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讲解水彩画的理论知识,能提高他们对水彩画的认识也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从而不断地发展他们的美术综合素养。
        二、关注创新思维,加强美术色彩训练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由于色彩透明,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但调和颜色过多或覆盖过多会使色彩肮脏,水干得快。因此,加强学生美术色彩训练对学好水彩画这门艺术十分重要。为了训练学生们的美术色彩把握能力,我要求学生们画出几幅一样的美术作品,并上色。其中一幅需要淡淡的颜色,另外一幅则是染上重重的色彩,还有一副画被多种色彩所覆盖。同学们听到后,马上动起笔来,完成了我的要求。只见第一幅作品颜色淡雅、十分好看;其余的两幅作品色彩混乱,毁坏了美术作品原有的表达意图。见此情景,我为学生们讲解了相关美术知识,并亲自进行了示范如何在不破坏美术作品表达意图的前提下上色,提升作品质量,希望学生们可以在模仿中体会到色彩的魅力。


小学生们的模仿能力很强,见到我刚刚展示的动作行为后,学生们马上进行了模仿。虽然在此过程中,有些孩子没有掌握动作要领,还是出现了刚才的问题,但是在我的耐心引导下,能够及时改正错误,加强了色彩感受力,提升了美术素养。完成这一教学活动后,我要求学生们画出一个橙子,希望学生通过刚才所学的知识点能够有效地处理色彩明暗搭配问题,突出橙子形象。同学们听到后,感到十分困难,因为他们没有学习过相关知识点。在我的耐心鼓励和引导下,有些学生大胆尝试,把橙子染上黄色后,把背景颜色染上偏暗色,以此突出橙子颜色的艳丽。其他学生见此,也纷纷动起笔来,最后,我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张贴在教室前面,方便学生们在不同的背景颜色变幻中体会明暗之间的关系。等到学生们自己观察和对比完后,我知道大家为了突出橙子的形象,需要把橙子的颜色画淡一些,而把背景颜色画深一些。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为了提升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色彩训练,使学生在水彩画学习中正确处理色彩变化问题,更好地完成绘画作品。在本次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利用多种教学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色彩把握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强化学生对色彩的感知
        水彩画与素描、油画中的颜色不同,更具多样性、丰富性的色彩,这也成了水彩画的特色。因此,提升学生对色彩辨别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色彩意识,是小学美术教学重要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讲解色彩的层次,提升学生辨别色彩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对色彩进行欣赏,逐步提升他们对色彩的搭配能力,从而创作出色彩丰富的作品。以“记录色彩”的教学来说,从课本的内容可以看出,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明白色彩的概念。在教学中,笔者将含有丰富色彩的“大草坪”等画作引入课堂之中,让学生对画作色彩的构成进行分析和记录,让他们在直观的鉴赏中,认清色彩的分布和对比、冷暖等,建立色彩意识。随后,再组织学生按照自己所记录的色彩进行美术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强化他们的应用意识,以此提升他们的绘画能力及对色彩的熟悉度。在开展小学美术知识的讲解中,教师以水彩画为媒介进行色彩教学,能提升学生分析色彩的能力,强化他们的感知力,进而建构高效的美术课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对水彩理论、色彩以及意境的细致讲解,能促进学生的绘画技法,提升他们的美术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思路,在建构完整体系的过程中,提升水彩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宋国衡.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方式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32-133.
[2]陈秀环.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36-137.
[3]陈菁.浅析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