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升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张云致 张燕
[导读]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主导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而深刻。有相对简单的物体运动,也有未知领域需要不断探索。

四川成都西华大学理学院 张云致 、张燕 610039

摘要: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主导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而深刻。有相对简单的物体运动,也有未知领域需要不断探索。同时,物理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物理实验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我们应该对物理教学采取谨慎而重要的态度,特别是对于初接触物理的初中生,要正确引导他们理解物理,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扣紧学习物理的第一个按钮,这应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1]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升方法
        引言:在素质教育的强烈呼唤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初中物理课程应注重综合性的两个特点,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意识。因此,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2]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创新思维不断涌现,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充满无限生机。然而,毫无疑问,新事物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转型期,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传统教学法在中国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其实用性不言而喻。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培养似乎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课堂教学活动不活跃,师生互动不强。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下,初中物理教学趋于单一的口语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一定的主导地位,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较少。教师习惯于完全控制课堂和教学节奏,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的讲解来学习物理知识,这使得初中物理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降。而且很多物理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只注重灌输和独白,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同时,部分教师随意扩大教材内容,刻意追求深度和难度,未能实现个性化教学。[3]这不仅会导致教材中对学生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还容易导致学生对物理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物理很陌生,很难偏离,从而导致他们对物理的恐惧,大大削弱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阻碍他们未来的发展。
        其次,物理实验教学中严重缺乏实践。实验作为物理研究的必要手段,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被弱化了。一方面教师没有意识到物理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学生实践机会很少,理论与实践始终处于分离状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受到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许多学校普遍存在实验时间和设备不足等问题,没有实践经验,就更难获得真正的知识。因此,实验的缺乏会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很难理解教材中的知识,不利于学生被动的学习现状,使学生无法完全掌握知识,大大降低了物理学习的有效性。[4]
        二、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具体探讨
        1、以个性化教学,构建新型课堂
        物理教学离不开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加强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更准确有效地掌握相关关键点。


但是如何使互动教学更有趣、更艺术、更有效呢?这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有效的互动要求教师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互动中既敢于互动、愿意互动,又能激发思维。具体措施是:
       (1)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
       (2)结合教材中的物理相关知识,营造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情境,吸收和理解物理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新鲜感。
       (3)物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将这些物理现象引入课堂教学。
        2、创新教学手段,突显学生主体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将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和发展的认识淋漓尽致地引导起来,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让学生找到快乐和成功,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出发点,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特殊学习需求,构建探索性物理课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索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3、完善教学设备,注重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知识与实验相结合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尽可能多地进行演示实验,将演示实验与讲解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2)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为学生安排相应的物理实验任务。实验任务尽量从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3)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独立设计和操作小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5]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物理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总之,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任重道远,我们应该不懈地探索和实践,改进现有教学方法的不足,创新和发展更具适应性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伍至波. 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升研究[J]. 儿童大世界, 2018, (5)
[2]邱若英. 如何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 儿童大世界, 2019, (3)
[3]陈莉红.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 2019, (2):71-72.
[4]杨俊华.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 魅力中国, 2019, (19):151-152.
[5]黎小鹿. 浅析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 2019, 第35卷(35):85.
作者简介:
张云致(1999-)男,汉,河南省驻马店市,本科,研究方向:应用物理学
张燕(1998-)女,汉,四川省南充市,本科,研究方向:应用物理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