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教育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朱懋萍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落实,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起农村的教育教学工作。

博白县东平中学  朱懋萍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落实,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起农村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而言,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农村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以及教学形式相对单一等问题,这一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进一步的去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甚至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况,为此本文基于均衡教育的背景下来对农村的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均衡教育;农村;初中数学教学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教育教学行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教育模式和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着.但是在当下的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主要是采用灌输式教育的教学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为此这就要求相关的数学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的模式和观念,合理的利用互联网的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喜好程度。
        1对目前我国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
        1.1教学理念的改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是目前乃至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对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农村的初中数学教学而言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农村的教育教学的理念相对滞后,为此,这就要求身为教师的我们要去看清目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充分的去意识到均衡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自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从而使得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1.2要去转变教师的角色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数学教师要去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不平等的地位,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这种形式的变化使得数学教师从传统课堂上的管理者和主导者变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使得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1.2.1教师从管理者变成组织者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师要从管理者变成组织者。当数学教师在课堂内容的教学过程之中变成了组织者,那么就能为数学的课堂环境营造出一个活泼有趣的课堂环境,这样学生就会积极的参与到数学的课堂之中来,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之中教师要去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方能将教师是数学课堂的组织者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1.2.2教师从主导者变成引导者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师要从主导者变成引导者。当数学教师在课堂内容的教学过程之中变成了引导者,那么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创设好情境,让学生学会质疑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思想品质。特别是在新的数学教材之中教师更要让学生去积极的提问题,引导并鼓励学生思考更多深层次的数学问题。



        1.2.3教师从传授者变成合作者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师要从传授者变成合作者。当数学教师在课堂内容的教学过程之中变成了合作者,那么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要充分的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该肯定和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热情;对于学生遇到的每一次失败和挫折,应该耐心的听取学生的感受,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和鼓励,不挫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1.3学生学习方式出现转变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主要强调的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往学生的学习模式是数学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来让学生被迫的去接受课程内容,而当前新课改所倡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自主的进行交流和探究。通过新课改的形式能够充分的去调动学生对数学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均衡教育的背景下实习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策略
        2.1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使得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结合起来
        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除了交给学生一些数学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可以给学生充实农业生产过程之中所需要用到的知识点内容。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若是单单的给学生讲解枯燥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那么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利于数学教学的持续开展,为此,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将生活化内容与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点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到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点,而且还能使得学生将这一些知识点运用到农业的生产过程之中去,实现了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走出数学课堂,到农村中去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就能进一步的去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彰显数学的价值。
        2.2借助互联网手段,延伸学生的知识面
        由于农村地区的地理位置相对闭塞,信息传递相对较慢。为此,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要活用互联网技术,将在互联网上的知识转移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一些于农村生产相关的数学内容,增加学生的数学知识,从而实现延展学生知识面的目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均衡背景下开展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这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农村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为此这就需要广大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之中要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使得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结合起来和借助互联网手段,延伸学生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农村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中清.教育均衡下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1:81-81.
[2]闫春琴.素质教育形势下初中数学均衡化教学再探[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23-23.
[3]韦小荣.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法的探讨[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4: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