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刘伟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刘伟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模式整体都发生了变化,调整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将更适宜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药都小学 刘伟 3312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模式整体都发生了变化,调整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将更适宜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高度重视,在数学课堂上,小学教师要善于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构建更加灵活有趣的情境,更深刻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数学。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
       引言:小学数学作为教学中的传统科目,本身具有深度教学意义,在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有着固定的经验之谈或许,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思维开发上还不具有一定能力,心理因素各方面也都还未成熟,对于目前的教育教学会产生思考或判断偏差,学生在课堂上容易跟不上节奏、注意力涣散。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当紧随教育潮流,教师要创新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寻找更宽更广的教学路子,注重在数学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丰富有趣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数学科目能够在教学系统中展现自身魅力和实力。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是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可以实现数学理论知识的立体化呈现。虽然小学数学的知识难度不大,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较低,对于逻辑性较强的数学问题的学习难度很大。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将数学理论知识融入立体化的情境中,实现数学知识的立体化呈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二是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对于学生并没有吸引力,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和主动性,与学生的兴趣特点完全脱节。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建立多样性的教学情境,把数学问题和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创设具有拓展性问题的数学情境
        小学数学阶段是整个数学阶段的基础,这个阶段要培养出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要通过去让学生们解决一些具有拓展性的数学问题,可以让他们锻炼培养这种能力。


老师在进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要从易到难地来学生们进行思考,首先设置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在学生们解答出来之后再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加工,这样会逐渐锻炼出学生们的思维创造力,而且在这种比较难的问题得以解决之后,学生们也会很大程度地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更深的了解,除此之外,这样的训练还能让学生们的抽象思维也有很大的提升,让以后的做题可以更加灵活多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联系故事创设有趣问题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偏重接受形象的事物,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将趣味故事作为切入点,创设故事情境下的数学问题,一来为数学知识做出铺垫,二来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许多的趣味故事中也存在数学问题,学生对于具有故事性的数学题往往能够产生更多的兴趣。例如,在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一个《西游记》里猪八戒分苹果的故事:徒四人一共有50个苹果,八戒发现没有办法平分,列出了一个式子:50÷4=10...1。八戒大方地说到:“你们三人吃十个,我吃那剩下的一个就行。”而当孙猴子看到八戒的分法以后立刻喊:“八戒讨打!”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能不能发现八戒的小心思呢?通常,学生在趣味故事面前能够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分析数学问题,给情境教学创造新的意义。
        (三)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时应融入分层教学法小学阶段的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时,要有目的地进行问题难度分层,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在问题情境中学习和收获。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将分层教学灵活地运用到小学课堂中,将创设的问题情境与分层教学融合,既可以把小学数学中难度较大的应用题具体化展示,还能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分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帮助不同水平的小学生能在问题创设中思考,得到深层次的锻炼,也促进数学教师将理论知识从时间、空间方面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扩展延伸。小学数学教师善于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能给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提供同样的机会,让每名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避免出现好的学生难度低,差的学生难度大的情况,使数学学习能力不同层次的小学生都有积极的学习兴趣,每名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实现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通过对教学现状的研究以及对问题情境创设的积极作用分析,小学数学教育目前迫切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找寻路径开拓课堂多样化教学。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利用一切资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帮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积极思考、努力锻炼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未来道路上仍然保持着正确的思维方式,用高效的方式去解决难题,最终实现个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韦昭叔.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安全教育方案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19(31):145.
[2]肖振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上),2019(10):166.
[3]刘秋环.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9):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