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彭雨嘉 张艳
[导读] 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数学教师接受这一教学理念,并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的操作,这样才能够形成现代教育的基础。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小学   彭雨嘉  张艳  628015

摘要: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数学教师接受这一教学理念,并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的操作,这样才能够形成现代教育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要懂得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改变传统教学流程,将知识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出来,促进教育的开展,实现数学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
        引言: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将具有图文并茂、交互性、开放性等优势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数学课堂,不仅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具体,而且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了解,同时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借助信息技术,增添课堂活动趣味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事物的注意力保持时间大约在20分钟。由此得知要想让小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持久的注意力,需要教师设法创新教学形式,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活动,为课堂教学增添趣味,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有效的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实效。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立足教材设计“气球爆破”的Flash动画游戏。把学生分成男生组、女生组和教师组,然后每个组依序进行击球,被击破的气球后面都设有一个奖品——橘子或者苹果,最后哪个组得到的橘子多,哪个组就胜利。比赛结果为:男生组得到了6个橘子,女生组得到了2个橘子,教师组得到的全是苹果。趁着学生兴趣高涨,教师引入教学内容:为什么比赛结果会是这样的呢?有没有人想知道?学习完今天的知识大家就会知道啦。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的动画情境不仅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课堂活动中,还紧紧抓住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后续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在动态展示中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又是极其抽象的,因此,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还是比较吃力的。


那么,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就可以很好地把抽象问题形象动态化,让复杂抽象问题简单具体化,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思维的纵向和深度发展,利于学生高效地学好数学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用“底×高”,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对小学生来说就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于是笔者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动态画面,通过这样的展示,学生很容易发现: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很容易地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转化原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通过动态的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将抽象知识形象具体化,这样,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很容易就突破了,学生也很轻松地掌握了本课新知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锻炼学生能力  
        数学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为学生未来的生活以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促进教育的发展。例如,教师在教学时想要证明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180,但是单纯的口头叙述很难让学生理解,所以,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动态视频通过旋转拼接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拆开,拼到一起,以此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形式看到最终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三角形的拼接过程进行想象,有利于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
        四、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浪潮影响下,数学教师手头的教案和教学参考资料极有可能会被电脑取代。利用网络技术,将轻而易举地检索到各种材料,教师可以摆脱以往重复性的工作,不必再埋头于写教案和出试题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数学教师,而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教学场景的创设者。可以说,深刻地理解、掌握和创新信息技术势在必行。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运用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去宣讲教学的重点。如此一来,学生将面临新的问题,产生新的困惑。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的互动性特点,搭建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堂类型应选用最合适的电教手段。比如,进行几何形体的分割、搭拼学习,就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把图形的分、移、拼演示出来;而进行填数、计算等练习时,则运用实物投影,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是教育发展之必然。信息技术具有的便捷性、交互性、集成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和优势,给课程教学改革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和优势,并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以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安智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143.
[2]唐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8):234.
[3]强巴卓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N].西藏日报(汉),2018-09-21(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