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良好习惯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郭晓波
[导读] 针对现如今的教学情况,教师应加以改进,从而能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在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使其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开拓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小学 郭晓波  676299

摘要:针对现如今的教学情况,教师应加以改进,从而能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在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使其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开拓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良好习惯;培养
        引言: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没有任何客观条件约束的情况下进行自主的学习。当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时,就能通过一定的目标或需求,进行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加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故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找到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将其应用的学习中,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有效提升学习的效率。
        一、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供自主学习平台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彼此沟通互动和进行思维碰撞的过程,这样才能够加深他们的理解和感悟,最大化的拓展学习空间,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样不能够缺少合作互助性的实践活动,而且合作互动活动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良机和重要平台。在既往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既能够让学生自主思考,得到一个展示自身才能智慧的平台,又可以激励小组成员密切互动和积极探讨,在彼此学习和相互促进过程当中进一步成长,有效巩固自主学习和成长能力。于是为了达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语文教师可以精心设置小组合作互动活动,给学生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学习任务,锻炼学生思维,引导学
生深入思考文本。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草船借箭》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任务:请认真梳理本篇文章,描述草船借箭的过程?分析可以体现了文章人物性格特点和品质的语句和段落,说一说给你们的启发。请你们收集一些历史故事,运用相应的分析方法进行理解,并和本文进行对比,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为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具备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可以让学生在小组探讨过程中成为自主学习活动的主人,在一系列的对比、互动和探讨过程当中自主解答问题,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二、营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创新导入环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鲸》这篇文章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鲸”字,向学生讲解此字的读法,然后让其猜测教师写鲸字的用意。学生结合以往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力,展开猜测。例如,有的学生说:鲸字有一个鱼字旁,所以鲸鱼是鱼类。教师在肯定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同时,应告诉学生,鲸鱼虽然生活在海里,但鲸鱼不属于鱼类,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这一说法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为什么“鲸”字写这么大。学生在思考的同时,纷纷猜测:难道鲸鱼很大吗?然后,教师可给学生播放有关鲸鱼的视频,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观看视频,来了解鲸鱼这一庞大的海洋动物。在观看视频对鲸鱼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文章,让其自制思维导图,了解《鲸》这篇说明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清了鲸的哪些特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养成了主动思考的习惯,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究,同时还树立了爱护自然环境和动物的观念,实现了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教师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导入富有情趣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最活跃的主观因素,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教师如果要想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走,就必须抓住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自主学习。鉴于此,教师需要通过在课堂上引入富有情趣的活动,让小学生建立起对语文自主学习的兴趣。
        以部编版的小学五年级课文《月是故乡明》这节课为例,教师在让学生通读了全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章中作者“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的思乡之情,可以创设“朗读比赛”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排练,比如同桌之间互相朗读,纠正对方在语音语调上的问题,然后选取小组代表到课堂讲台上进行“读一读”的分享体会,这样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揣摩和体会课文文字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的劲头也得到了激发。而且,教师还可以在课堂结束之后,给学生布置“收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在下节课到来时请同学们分享自己收集的诗歌,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思乡之情。教师通过导入富有情趣的活动,鼓励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束语
        自主学习习惯需要从小学培养,自主学习对学生整个人生都受益匪浅。我们需要自主学习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巩固基础,让我们得以走得更远、学得更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熠熠生辉。小学是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何义红.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现代农村科技,2020(08):96.
[2]郭菊芳.我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C].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12-215.
[3]李程.谈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