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陈海涛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陈海涛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由于小学语文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所以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建立起属于自身的完善教学完整体。

江西省井冈山市招生办   陈海涛  3436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由于小学语文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所以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建立起属于自身的完善教学完整体。但由于在现代教学理念中认为教师并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承担的作用应该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引导和组织,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完全的控制和主宰。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引言:近些年来,素质教育逐渐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要素。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是其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渗透和融合德育教育的内容,能够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和革新,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了德育教育,逐渐培养和增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小学生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由于现在教学考核标准单一,仅仅凭学生的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好坏,因此,教师会更加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导致现在出现一大批的“高分低能”的学生出现。即使学校老师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但是迫于成绩的压力,也无力改变现状。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教育,习惯性的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忽视了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很少有能真正独立的思考一些问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不高,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重视德育教育资源的挖掘以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的德育教育资源值得我们去挖掘。在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的内容都渗透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只要语文教师稍加指导和传播,就能够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既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更好进行,同时也有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从而促进德育教育的内容更好地渗透到语文教学内容当中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增强德育教育质量。
        (二)开展国学阅读,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国学阅读是我国近年来语文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现代化语文教学发展的亮点之一,其主要方案是通过在课堂内建立国学阅读课堂,使小学生理解并体验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获得足够的文化认同感。


由于小学是学生三观建立和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有效的国学教育,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个人格形成的关键时间段使素质教学符合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认知发展规律。
        (三)在课文创作背景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育最大的乐趣,在于学生可以从他人的经验中,自己得到经验。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学生要充分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以及作者创作的背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代入,将自己置身于当时所处的时代中,设身处地的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一篇课文时,要充分的将每篇课文的创作背景讲述清楚,尤其是一些古诗词的创作背景,毕竟小学生的年龄有限,所经历的事情很少,有些东西没有见过就很难理解,但是他们学习的课文,尤其是文言文,通常都是我国的名家大师所作的,其作品的背后,通常具有深刻的含义,因此要想使学生理解,必须尽可能的理解作者的创作缘由。
        (四)重视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营造德育教育的氛围
        众所周知,环境影响人,也塑造人。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重视自身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不断增强自身的品德素养和综合能力,给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与此同时,在语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上,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学习的具体实际出发,将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融合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上,积极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创设巧妙、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同时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融合到语文教学内容当中,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德育教育思维和理念的渗透和熏陶,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使得小学生在积极、正向、乐观、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与品质。
        (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与其他学科一样,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因素,此时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来深入地钻研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借助其中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德育资源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进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以期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课程体系建立的重要环节,为了进一步发展德育的综合价值,教师需要将引导教学和教师自我反思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尽可能提高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改善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以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杏芳.浅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19(20):160.
[2]赵颖颖.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与融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158.
[3]赵德信.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天津教育,2019(20):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