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程中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 叶龙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叶龙
[导读] 体育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其他科目的教师甚至将体育作为一门副科,大量抢占体育教学的时间,进行文化教学。如此一来,学生很难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教育体育局  叶龙 333000

摘要:体育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其他科目的教师甚至将体育作为一门副科,大量抢占体育教学的时间,进行文化教学。如此一来,学生很难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新型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有效的田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质量,强健学生体魄,让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感知田径运动的乐趣,并有效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基于此,对小学体育课程中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教学
        引言:田径教学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整体而言,走、跑、跳、投等都属于田径的范畴小学生对这个概念并非毫无认识。基于实际的生活经验和学校活动,学生有参加校运动会的体验,也就自然可以从田赛和径赛的区分中发现其中的不同。
        一、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田径内容
        教学的好处体育课的开展本身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体魄,另外调节上课的压力,到室外进行活动,舒展身心。那么,对于田径教学内容而言,它们对所需要的场地要求不高,虽然有的项目需要有器材,但是相比球类或其他项目而言,器材的花费就明显减少了。另外,田径项目的学习与开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防护措施也不难,比如长短跑,只要做好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将身体肌肉拉伸就不会有很大的问题。
        二、如何有效进行小学体育课程中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基于生活视角,培养学生跑步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对体育项目的学习与训练有最原始的需求与向往。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状况也时有发生。究其根源,和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有直接的关系。小学生爱跑好动,并不是说随意地跑,不停地动,而是基于个人习惯与人际相处中的跑和动。例如,在学校里经常看到学生“追逐打闹”,这是个屡禁不止的问题。甚至有些在体育课上跑不动、懒得跑的学生,一旦开始追逐,也能有较好的跑步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先考虑学生的内心诉求再来安排跑步教学。以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无论是课间的嬉戏,还是放学后的奔跑,都从侧面体现了学生的爱好。教师在有效观察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训练来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跑步兴趣,就能事半功倍。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推人跑”练习的时候,教师就能看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有益影响。
        (二)创新教学方式,让课堂更具趣味性
        时代在改变,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这不断的变化也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更高的要求就意味着小学体育教师不能固步自封,守着老一套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要不断地学习创新,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素质特点等,有针对性的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不再排斥体育课能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在课堂训练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各不相同,体能、耐力都具有一定的差异。面对这样一个情况,我在进行耐力训练时会采用图形跑、自由结组以及自我纪录等方法。例如在训练过程中,400米这么一个较长的距离对于学生而言会相对枯燥,此时我就会画一个图形出来让学生根据我所给的图形进行耐力训练。事前我不会告诉他们图形是什么,要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去感悟跑的图形是什么,学生们面对未知的事物都产生了好奇,从而转移了注意力。又或是对于一些体能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我会采取校园定向越野跑这一模式。将一些地标作为定向点,每一个定向点都有一个小任务,完成任务后即可继续前进。这样就提升了训练时的趣味性,学生的注意力不再是集中在我要跑完这400米而是想着图形是什么,下一个任务是什么。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耐力训练,收获了较好的训练成效。
        (三)改善教学设施,增加教学器材
        体育锻炼的器材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学习时使用的笔墨书本一样。人教版小学田径课程的校本教材中有很多的田径项目,比如撑竿跳高、跨栏跑、掷铁饼等等,这些项目都需要器材。对于小学生而言,体力与成人不一样,就需要为他们专门定制小的铁饼和短长度的竿等等。将体育教学的设施和器材得到改善,也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四)确立班级领头羊,引导学生互相帮助
        无论是文化课教学,还是体育课教学,教师确立好班级领头羊,都能够提高班级整体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劲头,这也是教师可以采用的一大重要教学辅助方案。在具体的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所教的一些田径运动动作很有可能不能向所有学生普及。这时,教师可以选出班级内学得较快、较好的学生引导他们帮助其他学生。在这样层层递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提高班级教学效率,还可以营造较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如在教学沙坑跳远时,由于掌握能力的差异,一些学生跳了很久也没有掌握基本的跳远要领。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五人为一个合作小组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去引导、帮助其他学生。这样一来,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教学也应当注重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全面素质与综合拓展教育,并结合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状态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将课程选择的原则与注意事项充分的纳入考量范围,全面打造学生体育课堂的良好氛围,树立正确的思想,锻炼身体的同时收获身心的愉悦。
参考文献
[1]马宁.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的优化和创新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1):52.
[2]彭荣华.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196-197.
[3]严素凤.小学田径教学趣味化的方法与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9):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