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秦福进
[导读] 所谓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指的就是在有限的课堂实践之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从而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镇中心小学 秦福进  657611

摘要:所谓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指的就是在有限的课堂实践之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从而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基于此,对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数学;生本课堂
        引言:生本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强调学生个体的发展。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以学生有无得到预期发展,为衡量课堂是否高效的金标准.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视角来思考教学方案、实施方法以及课后的复习巩固,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获取知识和能力。
        一、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构建的意义
        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老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带领现代的小学生努力学习了,让他们有了惰性不会自己动脑思考只会接受老师们给灌输的一些死知识。生本课堂构建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的脑子转起来不再懒散,不再是只会接受老师给予的内容与知识,对上课重新恢复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生本课堂就是说要开放式教学,让学生技能独立思考又能通过沟通得到结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放在学生手里,让他们懂得学习的乐趣,知道学习的意义,然后就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二、现阶段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以学生为主体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往往都是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并且也影响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式死板,上课枯燥无趣
        这是当今中国很多小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老师上课的方式很简单,上课之前让学生预习,然后老师讲,学生听。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学生预习五分钟,老师讲课四十分钟,之后下课,由下一位老师继续循环上一节课的过程。整节课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交流,这样的一节课下来,也不知道学生是否听懂了,反正是已经讲过了。上课枯燥无趣,将近一个小时,只有老师的讲课声,所以才会有人形象的将老师讲课的声音比作是最有效的安眠曲,试问,这样的课堂模式,哪个学生能受得了,所以很多学生没有兴趣听讲,更别说做题的积极性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效率低下,成效甚微。



        三、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构建的策略
       (一)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要想构建小学数学生本课堂,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提升和德育品质的提升,教师首先就要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才能为生本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圆周率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想要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本节知识点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就需要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与圆周率相关的历史故事,在课堂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重视导入环节,力求生动有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实践证明,课堂导入生动有趣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教师必须研究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并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导入环节,就其趣味性、启迪性、引导性进行把关,如教学“小数除法”一课内容时,老师没有直接出示概念,而是考虑学生年龄小、对故事感兴趣的实际,以下面的故事导入新课:“‘联盟一号’飞船因为一些故障无法正常降落,宇航员科马洛夫在飞船坠毁之前告知全国小朋友要认真对待每个小数的运算,而且要点对小数点的位置,因为‘联盟一号’飞船的悲剧就是因为计算过程中忽略了小数点造成的。”如此导入,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快速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三)师生有效互动,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是“生本课堂”顺利实施的关键。“生本课堂”讲究的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所以相比较与传统的授课模式就发生了明显的角色转换,老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能够帮助老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便于因材施教,既培养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上课除了有效的互动以外,老师在辅助讲解的时候也应该联系实际。因为很多学生对于课上的纯粹理论知识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老师应该拿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来辅助学习。例如,老师在讲解“比例”这一章节的时候,就可以临时模拟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准备两倍不等量的水,然后在两个杯子当中分别放入两块儿完全相同的糖,问学生哪杯水会比较甜一点儿,很明显学生知道水少的肯定甜,因为一样的糖在水少的杯子当中所占的比例大。之后,老师再向水多的杯子当中放一块儿糖,再问哪杯水甜,学生可能会回答不上来,但是他们有知道的欲望,想要知道,所以就会紧跟着老师的步伐进行探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完成了生本课堂的目标。
        结束语
        数学这门课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提高学习能力就需要老师有新的适合现在的教学理念,使得同学们愿意跟着去了解学习。有一个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形式就能使学生积极地去学习。
参考文献
[1]张驰.小学数学生本课堂小践行[J].新课程(小学),2019(12):7.
[2]徐爱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