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孙晓晨
[导读]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尤其是培智学生而言,生活语文,更侧重于引导学生扩大生活经验范围,丰富语言积累。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湖北省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  孙晓晨  442000

摘要: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尤其是培智学生而言,生活语文,更侧重于引导学生扩大生活经验范围,丰富语言积累。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为了让这一特殊的群体身心获得良好的发展,实施语文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字:培智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一些语言方面的障碍,这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相对于其他正常的学生来说比较薄弱,生活化教学就是一种适合他们的语文教学方式.本文立足于笔者实践,就培智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探析。
        一、培智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概况
        (一)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就是学习时间最长,并且在人的一生中都在运用它,对于语文学习的奠基阶段是在小学,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聋哑学生来说,教授知识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有一些重要的语句或者词汇需要一些情感来表达,会导致在聋哑学校中教学的缺失,无法进行学生情感培养。
        (二)因为语文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现在的语文教学中进行着一定的教育改革,当前教育的方向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那些聋哑学校的学生来说,更加需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一些品格的培养,通过进行语文的生活化教学,让这些特殊的孩子融入社会。
        二、培智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一)运用新的教学器材,让学生在学习方面变得多样化
        在现在的发展背景下,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为教学形式的创新创造了条件。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本与网络相结合进行教学,运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其次,利用这种多媒体技术对于教学来说,更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有趣的学习环境,让这些学生能轻松地学习语文知识,充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
        教师对聋哑学生进行授课时,如果讲到与生活相贴近的事物时,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地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感知社会的美好与美妙,并让学生用一些特殊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培养其语文表达能力。让学生爱上与生活相结合的语文课文,让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体会到即使自己是特殊儿童,依然可以拥有美好的童年,依然会爱上学习、爱上语文。
        (三)融合生活元素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将语言和学科知识相结合,进一步理解生活中的实际知识理论。然后进一步加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但是,部分学生在智力方面有一些障碍。因此,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非常辛苦,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比较抽象或难以理解的问题时,他们没有力量。


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了积极性和兴趣,传统的教育模式在现阶段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要把这一部分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例如,在学习“电”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电,冰”一词,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相关物品进行教学(如电视、冰箱等)。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的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教育的顺利实施,通过学习生活化,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学习这一节的知识内容,还可以激发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四)观察、经验、写作的生活化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除了文字的生活化外,还包括作文的生活化。写作是语文教育的难点之一,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想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把写作教育融入生活,在生活体验中写作。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根据作文的主题,将主题与现实联系起来,鼓励细心观察。通过观察积累素材,丰富文章内容。例如,教“我的植物朋友”这篇作文时,首先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由探索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植物和各自的特点。在彼此讨论的过程中勾起回忆,让他们能够表达日常经验和生活。一些学生把兰花形容为“叶子又长又细”这是“室内空气的净化器”。一些学生说芦荟是“美容神器”。以讨论为基础写植物,可以丰富写作内容,使写作更加轻松有趣。这种在课堂上提问的方式牵扯到生活现实中,引起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表达欲。另外,通过彼此的讨论和表达,在学生的思维能力、表现力等各方面进行锻炼。
       (五)创造生活教育状况
        除了引用课程的生活化外,创造有助于吸收知识的生活化领域也是其中之一。每个学生都有差异。具体教学时,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建立出生激活教室。这样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加强接收知识的素质能力。另外,生活化的教育状况会增加学生的感情体验。还要注意课堂教学方式的生活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和讨论,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结合课文阅读和生活实践经验。例如,在传授“柳树和枣树”的过程中,可以指导他们在教室里讨论自己熟悉的柳树和枣树的知识。一些学生观察到柳树的纸条又长又漂亮。一些学生观察枣树的结果时间。互相讨论的话,自然会把课文和现实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还活跃课堂气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因材施教,通过多元化、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及手段来实施教学。将语文学习生活化,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以及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燕.浅谈特殊教育学校语文生活化教学[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48-250.
[2]金璟.培智学校高年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
[3]潘娇娇.培智学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