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外生枝”亦美丽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张瑜
[导读] 教师上课时往往会遇到一些“意外”的话题,此时,教师应学会灵活地应对,善于利用各种生成性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使即时生成性资源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效资源,让课堂充满活力。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           张瑜

【摘要】教师上课时往往会遇到一些“意外”的话题,此时,教师应学会灵活地应对,善于利用各种生成性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使即时生成性资源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效资源,让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  生成性   多元   机智
        教师在每一节课前,都会对本课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预设。但实际上,在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节外生枝”的小意外,教师如果对课堂上“节外生枝”的小意外加以很好的利用,调动自身的教学机智,从中捕获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就能让课堂绽放出异样的美丽。
        课例:中职语文《荷花淀》实录片断:出示PPT并解说,文中这段叙述水生嫂为头的一群女人们去寻夫,作者把她们在寻夫路上,那小小菱角优美地描写一番,你觉得怎样?
        生1:我认为作者有意安排的。通过湖面上的小小的菱角描写,就知道湖面景色优美,祖国大好河山,岂能由他人占领蹂躏。
        师:很好。
        生2:作者这样写,有目的的,一则通过小小菱角说明诗情画的水乡,衬托祖国大好山河,家乡优美。二则,他们“探夫不遇”,有点失望,通过“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的举动,表示遗憾,无奈。
        师:不错,有见地。
        生3:我想补充一下,书中那一句话,写菱角很嫩很小,乳白色,暗示水生嫂依然年轻,洁白纯净,美丽。暗示中国有朝气,生命力。
        师:呀,不错。 (学生听后,竟哈哈大笑起来,我感到一惊,但很快镇定了)
        我放松的样子,站着没动,学生看了我,终于静了下来,我轻声地问大家是否同意他们观点,大家都举手赞成。
        教师在“通读课文,并回答问题”环节中,谁知竟出现了学生的“不和谐”的声音。有学生站起来,
        生1:我听刚才同学分析有问题,本篇课文背景是日寇占领了华北,荷花淀也肯定被日寇占领,水生嫂她们冒着危险去寻夫,哪里还有心思去顾及和欣赏那些小菱角。
        师:嗯---,说的有道理。还有意见?
        生2:我赞成生1同学,我要补充:水生嫂从小与菱角,芦苇打交道,不知多少年了,谁还在意那小小菱角,何况是战争年代,显然作者有点故弄玄虚,(大家感到意外,课堂一下沉寂起来了)。
        我机智的提出这一问:“有没有赞成他们观点的?”转入另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或争论,教师这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
        接着继续赏析课文,出示PPT,我指着一段文字“唉呀!日本鬼子,你看那衣裳!”这句怎样理解?
        生1:都能看清敌人衣服,说明日本鬼子的船与水生嫂们的船很近,表示很危险。
        生2:哎呀,表示懊恼,沮丧。原本认为那船是自己男人们的船,这下坏了,是敌人,死敌来了。
        大家都举手纷纷表示赞同。


此刻,一位同学高高举手,我请他回答,
        生3:我同意生1的分析,能看清敌人衣服,说明日本鬼子的船与水生嫂们的船很近,要知道鬼子是大船,敌人的船一般都是机械动力,船速肯定快。为何追不到她们呢?那么近呀。结果,小木船很快钻进去密密层层的荷花里,敌人为什么不在小木船钻进荷叶前开枪射击呢?应该再描写几局开枪射击的描写句子,更能体现敌人凶残。
        我问大家是否同意这两位学生的分析,有几个学生举手表示赞同。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有敢于捕捉不可预设的生成的勇气。更要有抓住对方思维的闪亮点,将问题灵活转变成新的教学资源的教育机智。
我对课堂上出现两种情况,没有做出回答,我请大家分析,能看清衣服,肯定表示很近了,生3分析有可能发生,而作者选了敌人没有开枪射击前小船就划进密密层层荷荷花淀里,也是可能的,课文和生3都没错。接着再次回忆上节课的作者介绍,请几个学生回忆后,我再次出示PPT回顾作者及其作品介绍---他的作品有“清新隽永 、 柔婉秀美 、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刚才两位同学不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显然作者笔下的文字就是作者的风格的呈现形式,只是从自身或大多数人的角度看这段文字,当然产生不同的观点。因此,分析作品,一定要从作者的创作背景下匀分析,才能读懂作者和了解作品。又一次,深化了语文教学,接着叫同学们从课文找出那些“柔婉秀美 、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激发学生认真细读课文,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我心里暗自高兴.课后作业是阅读书中一小短文字,填空:“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这段话写妇女们,遇到敌人追赶,这时的划船声,一声紧似一声,水声_①_,节奏__②_很好地表现妇女们_③_的品格(答案:B,①急促,②紧凑整齐,③沉着,镇静,临危不惧)。我看了作业,学生答得很好。课上的冲突,教师的讲解,又一次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课后作业的反馈便是最好胡验证。
        那么,我们如何正确地对待课堂上出现的即时生成,无可预知的问题呢?
        一、要有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和不同感悟。课堂上教师对话的态度、想法会影响甚至决定师生对话的生成质量,同时教师要保持学生对话的热情,让学生各抒己见,真正让一节语文课既有共同语言与思想,又有不同见解与个性的展现。
        二、要有解读文本的扎实功底
        文本是一个工具,让学生以一篇篇文章为依托,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以及文字背后的美好情感,并通过它们学会思考、表达、阅读才是语文教学要追求的。语文教师对文本高质量的解读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文本解读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能体现一位语文老师的基本素养.文学功底.没有准确的文本解读,不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可能给孩子以高屋见瓴的引领。对待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学情和文本的特点作一定的取舍和调整,一要保证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原动力,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体味、体验内中情味或情感,感悟文本语言背后的特殊意味、意蕴,最终让学生获得对文本的理解,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
        三、要有课堂教学的应变机智
        对待突发的课堂生成的问题,教师必须理智地有策略地应对。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控,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把即时生成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列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愿意学并且快乐学的课堂才是智慧课堂。
        一个教师的教学机智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长期磨练和用心领悟而来的。只有达到知识渊博、智慧聪颖和应变灵活,才能充分展现动态课堂的精彩瞬间!
师生的多元有效对话依靠教师的引导,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成就了学生思想碰撞,心灵的交流,生命的对话。课堂教学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唯有不断生成的课堂才是鲜活的、有效的。所以,教师要智慧地使“节外生枝”的课堂变得更绚烂美丽。
参考文献:
1.语文, 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